框哥说:“当海洋撞上飞鱼,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在台湾本岛东边的兰屿岛上,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民族——达悟族。
岛上的族人通过观察海洋的喜怒哀乐、云雨潮汐,接受着来自大海的馈赠。
达悟即人的意思,对他们而言,飞鱼是天赐的美食,也是民族海洋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他们在出海捕鱼前要举行飞鱼祭典,捕捞季也充满了神秘的禁忌。
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民族,一段瑰丽的传奇故事正在上演……”(Fans互动请加微信号:huangkuangdili)
撰文:夏曼•蓝波安
摄影:潘小侠
出海捕捞前举行飞鱼祭典
达悟族居住在台湾本岛东边外海的兰屿岛上,曾被日本人类学家误称为雅美族,近年来才改用自己的称呼,达悟即人的意思。对他们而言,飞鱼是天赐的美食,也是达悟族海洋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他们在出海捕鱼前要举行飞鱼祭典,捕捞季也充满了神秘的禁忌。
飞鱼是一种体型呈流线状的鱼,在每年的春夏季节间,随着潮流大量涌向位于台东县东南外海49 海里的兰屿近海。
达悟人视飞鱼为天神恩赐的鱼,而掌管飞鱼多寡之神Si Omima 是天神爷爷的副手之一,达悟人在大小祭典的仪式歌会里常吟唱感恩他的歌曲。
春夏季节正是兰屿达悟族原住民捕捉飞鱼的季节,也是达悟人最忙碌之时。
传说中的鬼头刀鱼像切割波峰的刀刃,达悟人因它切浪的雄姿激发了船的造型。每年的飞鱼季节一到,掠食鱼群如鬼头刀鱼便紧随而至,成为兰屿捕鱼勇士额外的收获。
兰屿的达悟人长期观察海洋的喜怒哀乐、云雨潮汐,深知海洋的脾气,他们为了与天神、海神共享海洋资源,借着定期洄游的飞鱼,通过祭典仪式的宗教行为把一年分为三季:飞鱼汛期(Rayun),约阳历的2~6月;渔捞飞鱼结束的季节(Teiteika),阳历7~11月;期待飞鱼来临的季节(Amyan),12月到来年的2月。
这三个季节构成了独特的达悟海洋文化,成为岛民价值观的核心。
达悟民族“飞鱼神话故事”里的天界诸神,诚如其他民族的传统信仰中的神祇,对于没有文字的部落民族而言,这原初的信仰即是他们的宇宙观。
而飞鱼神话故事便来自于红头部落Keingas渔团家族祖先的轶事。
他们从小就学习游泳、潜水、捕鱼等本领,练就高超的捕鱼技巧。
当Keingas 家族的父祖辈还居住在力玛西克时,红头部落里有八大渔团家族轮替担当年度“飞鱼招鱼祭典”的主祭船主,除了作为渔捞的领航者和最先品尝鱼鲜外,主祭船主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赐给族人“有鱼汛”的消息。
若领航渔团首航捕获到飞鱼,即说明主祭船的祭典仪式祷词应愿,Si Omima 敞开了他的渔场,给全岛族人带来了丰腴的飞鱼,那将受到全部落族人的歌颂与赞美。
相反,若领航的主祭船出海无所斩获,将受到族人集体的谴责,因为带来了“饥饿的讯息”。
后来,红头部落集体从力玛西克移居到现今的红头社,家族中有两位精于航海渔捞、擅于观测天候海相潮汐的兄弟SyapenKeingasan和Syapen Zezeken,各自独立门户。
这种传统的织布技术今天几近失传。
有一年,Keingasan带领家族晚辈划船到小兰屿作业,就在准备回航时,目睹了飞鱼来到的景象,海湾被无以计数的飞鱼密盖,如黑夜的天宇,仿佛验证着流传在耆老们中燃烧火炬引来飞鱼群族的美妙故事。
这让他在感悟天神爷爷神圣的同时,也萌生了触犯传统禁忌的念头。
翌日,Keingasan的船组员再次来到小兰屿,就在夕阳可以被钓鱼竿触到的距离时(约是冬天午后四时),他们又见飞鱼群族一批批从外海游进小海湾,被掠食大鱼追逐,如同昨日。
Keingasan那触犯传统禁忌的想法愈加坚定起来。
晚餐后,Keingasan便请他的家族渔团船员来家屋商议。
他说:“我将破坏传统招鱼祭典的日子,从月圆提前14 天,就是月亮上旬夜的第一天,持火炬照明招来飞鱼,你们明天去抓公猪,作为献给天神的礼物。
”禁忌是天神要求地上的人(达悟)遵守食用飞鱼的戒律,是区别地下的人(恶灵)订定的。
触犯禁忌给族人带来了很沉重的忧虑,但在飞鱼汛期吵架或是械斗,比触犯禁忌更为天神不喜。
部落的人只能忍耐,等待他被天神降下咒语。
一对夫妇在“拼板舟”模型上刻画古老的花纹,出售给观光客。
这年到了飞鱼汛期的首月初夜,只有Keingasan渔团家族提前举行招鱼祭,并把仪式场地移向右边滩头。
当夜Syapen Keingasan就决定出海到小兰屿,献礼给天神的仪式让他心安,而上个月对飞鱼的观察也使他坚信可以尝试改变渔捞的时间。
上旬的月光暗,火炬照明恰是适合飞鱼的习性,多半个月的渔捞可以减少族人挨饿的日子。
至于部落族人的谴责,他希望以渔获来塞住他们的毒舌。
此时,他的弟弟坐在船屋望着哥哥出海,诅咒多于祝福,忌妒多于羡慕。
Syapen Keingasan渔团抵达小兰屿时尚未入夜,他们就在海上等待夜色的降临,然而,飞鱼群族已在此时染白了海面。在掠食大鱼的追逐下,鱼儿惊恐飞跃,浪沫飞溅。Syapen Keingasan暗暗感谢天神爷爷顺了他的祈福。
1981年核能废料运储至兰屿,造成极大伤害,达悟人逐展开反对核废、驱除恶灵的自救运动。
入夜,灰白的云层封住星辰的微光,小东北风夹着微寒,船员一身黑色藤盔抵御恶灵的护身装备静待船长指命。
也许,掠食大鱼填满了肠胃正在消化,海面显得非常平静。
一段时间之后,潮水逐渐涨起,船首与船尾的桨手燃起火把,火光染红了海面。
数不清的飞鱼看见火光,便不由自主地飞到船里,噼噼啪啪——噼噼啪啪——一群又一群主动飞上船,其它船组员也不时地用掬网捞船边的飞鱼,一网又一网的飞鱼被灌进船内。
同时,其他船组员也放下木制鱼钩,猎捕浪人鲹、黄鳍鲔鱼、梭鱼等掠食大鱼,捕获的鱼占据了船身一半的空间,这样的渔获量还前所未有。
兴奋的人们不时说着感恩天神爷爷的祷词。
Keingasan 认为所获足够后,便要求船组员划桨回航。
他说:“我们等最后一颗星星隐没后,使劲以桨搅翻海面,向部落的人宣示满载,宣示男人在飞鱼季节属于海洋的讯息。
”
随意涂画在简陋房屋上的字迹,显示出兰屿人曾经的历史沧桑和受到的外来文化冲击。
黑夜将退,部落的人刚刚起床,他们本来等着看这些触犯天神戒律的人的笑话,却在遥远的海面上看见一粒黑点,黑点两边搅翻海面形成两道白浪,满载的歌声沿着浪的路径飘到他们的耳膜。
他们知道,如此壮阔而优美的划姿是“满载”的意思,他们如毒蛇般的咒语渐渐化为羡慕的眼神。
回航的船只愈逼近滩头,部落的人脖子拉得越长。
Keingasan家族突破多年来的渔捞禁忌是近来部落人的主要话题,但现在他们带来了对族人多利的信息。
达悟人生活简朴,主食只有水芋、番薯两种,猪羊等家畜只在重要的节庆或祭典仪式时才可宰杀,献给天神。
弟弟Syapen Zezeken坐在凉台上观望,孩子们看着他们的堂表兄弟从船内取出渔获,羡慕极了。达悟人年度飞鱼汛期首月的渔获,分享食用是禁忌的,Zezeken 理解这项传统的礼俗,却又忌妒他们最先品尝年度首批鲜美的飞鱼。
自然与人 岛上处处可见成群山羊。
第二天过后,Keingasan 渔团船族再次航海到小兰屿,再次满载而归。
Zezeken 吩咐给孩子们说:“我将假装生重病,你们备妥即将出殡的藤盔藤甲、长矛。
”于是就在Keingasan 家族陶醉在丰收的氛围,准备饱尝肥鱼鲜汤时,忽然听到他们的亲戚Zezeken家族高喊家有亡者。
Keingasan听到弟弟暴毙的噩耗,立刻命令家族__的人把已经煮好的大鱼、飞鱼尽速丢弃给猪吃,而后换上驱魔的装束飞奔而至,高喊着弟弟在世时航海的英勇事迹,加入到出殡组员中。
当他进屋准备吟诵最后的祝福祷词时,却看见弟弟好端端坐在地板上吃槟榔,便知道弟弟捉弄了他。
很久之后,当他的气愤平息时,问弟弟:
“你的行为除了捉弄我外,也严重冒犯了天神,害我们整年不得捕捞飞鱼,吃飞鱼。”
“我的行为没有冒犯天神,触犯禁忌,只是忌妒你比我先吃新鲜的飞鱼。”
头戴银盔的男姓族人赶往祭典,他们将向大海做出邀请的姿势以招来飞鱼。
哥哥只好暂时停止捕捞飞鱼,并与部落耆老共同商议改变招鱼祭的时日。
时至今日,在每年飞鱼汛期的月初,长老们便择日举行招鱼祭,一艘艘造型优雅、雕刻精美的木舟停放在海滩上,穿着传统丁字裤、头戴银盔的男性族人,向大海做出邀请姿势以招来飞鱼,再以猪血、鸡血涂在海边的鹅卵石上,象征渔获丰收如石头般长久,仪式庄严隆重。
老一辈的达悟人仍习惯选择在晚上出海捉鱼,但年轻的一代,已经引进现代捕鱼设备,捉起飞鱼,轻松愉快多了。
在代代流传的口述历史中,天界诸神的存在与否无关重要。
但“飞鱼神话的故事”为达悟人对待其生存环境、采食鱼类、使用树材建立了一套生存律则,并赋予了宗教的意义。
这绝非迷信的表现,而是神格化与民族集体命运有关的自然物种。
这是达悟人从海洋萃取的民族经验,起源肇始于“飞鱼神话的故事”。
框哥 Want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