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观沧海中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达诗人开阔胸襟和宏大抱负的诗句?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达诗人开阔胸襟和宏大抱负
二、观沧海中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气象的诗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气概?
《观沧海》是写景抒情诗描绘了一幅( 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 景象 抒发了(作者统一中原 建功立业 ) 的抱负。
三、观沧海中际是全诗的高潮又夸张创造开阔的意境写出大海吞吐日月的景象书写作者理想抱负的句子是什么?
曹操的名作观沧海中,即是全诗的高潮,又夸张创造开阔的意境写出大海吞吐日月的景象,书写作者理想抱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意思是,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幸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四、观沧海,书写鲜明的季节特征描绘了大海壮阔的景象?
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深秋季节大海波翻浪涌的壮阔情景的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潇瑟,洪波涌起”写大风大浪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大海那令人惊心动魄的气势。
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
五、观沧海中哪两句运用了想象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①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了想象和夸张。
前面几句诗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②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这首诗运用奇特的想像,以及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手法;“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则是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与“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构成了隔句互文。而互文修辞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六、以诗人的角度写观沧海?
观沧海魏晋.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是曹操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所作。
期间,他已统一北部中国,确立和巩固了北方根据地,对南征孙权和刘备、最后一统天下的局势胜利在握。
此时的诗人满身征尘,健步登上碣石之巅,登高远眺,面对眼前浩瀚无际、碧波荡漾的大海,难免不一腔热血、满怀抱负,浮想联翩。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四句,诗人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和含孕星辰的壮阔气势。
九霄的日月,仿佛各自在旦暮分别从海中冉冉而升,又各自从银汉回落于大海之中;星月当空、繁星璀璨、银河迢迢横贯无垠的长空,似乎它首尾皆垂落于海面。
沧海之大,它包容了世间万物,更包容了整个宇宙。
大自然雄伟壮阔的气势,在诗人笔下被渲染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场面令人振奋惊叹!
以描写沧海之壮阔气势,抒自己一统天下之雄略情怀,非单纯为写景而为,诗言志矣!
七、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怀的句子?
《观沧海》是东汉诗人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全诗以登碣石山,远眺沧海入笔,对于沧海的波澜起伏、山岛竦峙、丛生秋树劲草、夜晚星辰大海进行了动静结体现诗人合、虚实相生的描写,其中尤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一统寰宇,建不世之功的伟大胸襟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