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起古战之前的鼓舞士气的文字,下面小编就用3609字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古战鼓舞士气的文字,估计阅读需要10分钟!
在中国古代,无数军事家一生都在为一件事头疼,那就是:
如何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出士兵的作战意志?
即我们常说的“士气”。
众所周知,军人的作战有效性可以说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败的关键之一,一支军队的整体作战有效性取决于每个军人的个人意志,另一方面,无数强大的个人作战意志集中在一起,足以让一支军队展现出其特有的凶猛和勇敢。
而古代的军事家、思想家在这个问题上早就总结出了一套实践经验,并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在实践中甚至相当有效。
首先,我们来说最常用的方法:
1.赏罚并重,恩威并施。
“奖励”可以看作“积极激励”,“惩罚”可以看作“消极惩罚”。两者都是为了加强激励而存在的。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较高的“赏赐”可以突出积极作用,比如古人用击杀敌人的数量来讨论战功,并进行赏赐等等。
更严厉的惩罚也可以通过与奖励的比较来突出奖励的丰富性。同时,它也可以限制士兵的行为,消除军队中可能存在的内部隐患。
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子早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
谁有主的道?谁有将军的力量?谁获得天地?谁做法律?谁更强?谁练习士兵?谁理解奖惩?
吾以此知胜负矣。——《孙子兵法·始计篇》
孙子
这段话的意思为:
孙子说:“君民合力吗?带兵的将军有军事技能吗?天气和地理对我们有利吗?法律可以畅通无阻地颁布吗?士兵们在一起战斗是否强大?你通常做多少训练?奖惩的标准名称不清楚吗?
如果这些事情都很清楚,我就可以在战前直接断言战争的胜负。"
《孙子兵法·始计》中的这段话,正是《孙子兵法·始计》中克敌制胜的七计,从他收录的赏罚分明可以看出,孙子兵法将赏罚作为制胜的关键之一。
先秦时期的著作《六韬》之“兵法”中也说:
赏如高山, 罚如深溪。
这是当时的军事家们,对“赏罚激励”最为深刻的阐述。
扩展来说就是:
如果对军人的奖励不丰厚,就无法调动军人的情绪和意志,进而达不到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目的。
相反,如果惩罚不重,就不能警示士兵的错误,这将进一步助长不良因素的滋生。结果,士气将无能为力,人心将无法凝固。
由此可见“赏罚激励”对于提高士气的作用所在,即:
用赏来激励贤者。
用罚来惩戒恶者。
在此基础上,鼓励官兵退出,营造积极的氛围,可以调动士兵战时的战斗意志,充分发挥他们的战斗有效性。
同时,不会因军队中潜在的不利因素而阻碍作战命令的发布,也不会因士气低落、人心缺乏凝聚力而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局面。
只要做好这两点,就能做好战前准备,最大程度地将胜利的天平向自己这边倾斜。
这也正是古人所总结的治军八字真言:
赏罚并重,恩威并施。
2.将帅律死,身先士卒。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这句话虽然粗糙,但却是对军队领导者所扮演角色的完美诠释,军事行动是集体意志和集体行为的结合,因此需要领导和管理团队来最大化部队的有效性,因此部队有效性的强弱直接取决于领导者自身所拥有的个人才能和领导气魄。
吕布影视剧照-何润东饰
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在《江源历时》一书中强调了江的重要性:
先之以身, 后之以人, 则士无不勇。
总之,将军在战斗中要冲锋陷阵,撤退时要对后方负责,这样才能激发士兵心中的“勇气”。
而且,事实上,这种冲锋陷阵的概念与上述赏罚并重的概念不同,冲锋陷阵的概念是古代兵家提出的感性概念。
这是对将军作战表现的深刻诠释,能从心理层面激发士兵意志。
《史记》中夸赞一位将军如何勇猛,寻常都是说:
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可见,古人判断将军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是“个人勇敢的程度”。
然而,勇敢的程度只在于将军们对战争的个人理解和对“奉献精神”的理解,而不是像奖惩机制那样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
比如张三从小娇生惯养,成年后继承了父辈的称号,率领重兵在边境抵御外敌,这一点很好理解,但由于他前世对“勇敢”缺乏深刻的理解,加上从小就受到别人的保护,需要别人付出才能获得安全感的优越环境,他自己的性格也会缺乏很多血性。
如果真的需要他上战场,带兵冲锋,他自然会从心理层面表现出对敌人的恐惧,而这种恐惧可以说是生物本能,即使通过科学的方法训练他的心理意志,短期内也不够勇敢,会让士兵无法完全信任他,也无法获得军队的威信。
另一方面,如果张三从小就与父母并肩作战,从十几岁起就用长刀作战,那么当他成年后真正成为军队总司令时,他对战争和“奉献”的认识会比上述例子深刻得多,他会通过“带头”来展示自己的勇敢,以调动所有士兵的意志。
这种将领独有的奉献精神,以及他们通过带路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是千百年来兵家公认的核心理念,即通过将领展示自己的勇猛无畏的死亡,在心理层面上提高士兵的战斗意志,但与第一点"奖惩并重"不同的是,这确实是一种情绪化的精神,完全取决于指挥员个人的理解,如果理解不到位,他很可能第一个在战场上被吓尿,这将成为全军的笑柄,大大降低他的士气。
综上所述,冲锋陷阵的确是提高士气最有效的思想方法之一,就连唐玄宗也曾感叹:
玄感每战, 身先士卒, 必所向摧陷。——《资治通鉴》
3.士为知己者死。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后面当然还有一句:
女为悦己者容。
其实两句话合在一起,都突出了一个核心观点:
不论是带兵打仗,还是男女爱恋,都离不开一个“心”字。
古人在这方面的认知是一样的,作为部队领导和指挥员,通常会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同时要以自己的行为和行为来扮演模范领袖的角色,在此基础上,用心去了解军人生存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比如军饷低、家庭困难、前途迷茫等现实问题,有效地了解他们的困难,满足军人在战争之外的各种情感需求,能够最大限度地拉近与军人的关系。
可能这样说不是很好理解,那让我们再来举个例子:
李四是秦朝军队中的一名普通士兵,但是在战争即将开始之前,他收到了家人的来信,信中说他的母亲病重,所以他的心会一直想念家里的母亲,这样他在战斗时就会有所顾忌,他的战斗有效性也会受到影响。
但与此同时,作为军队的统帅,王二得知李四的母亲病重,命人多拿点钱,去看望和医治李四的母亲,李四自然对王二心存感激,更愿意为王二的好意抛头颅洒热血,同时,这件事在军队传开后,会进一步提升王二的威信,士兵会认为王二是个可以依靠的将军,很有人情味,所谓对待士兵如出一辙。
孙子在一千年前就总结了这一点的巨大作用,他在《孙子兵法·地形学》中明确指出: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相信这句话很好理解,正是:
如果把士兵看成婴儿,则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如果把士兵看成爱子,则可以同生共死,相依为命。
将军和士兵互相理解,在战争之外互相帮助,也是军队的朋友。在战争时期,他们就像亲戚一样,一起浴血奋战。
由此看来,古人特别注重感情,孔子早在千年前就提出了仁义有礼的道德观念,使古人对忠义极为认同,如果老百姓和士兵认为领袖或指挥员待人以礼,以德服人,以心待人,自然会忠诚地为他们服务,从而不计较物质利益的得失,甚至不怕牺牲,不怕死亡,从情感的角度做出个人最大的贡献。
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比比皆是,辅之以古人的忠义教育,使人们追求君子之道,用君子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同样的道理改之于军队,以将领的模范作用和君子之道的展示,指挥下的士兵就会对将领产生认可和极度信任,最终通过舍身取义,实现个人对国家的最大价值,从而在军队中形成凝聚力的集体精神。
这样的军队,何愁打不赢胜仗呢?
这些是我个人认为古代军事家提高士气的主要方法。
当然,我不否认还有其他方法,由于篇幅的原因我也不细说,但纵观古今,古代的治军理念整体上离不开这三个核心观点,也正是我前面解释的:
赏罚并重,恩威并施。
将帅律己,身先士卒。
以心比心,为知己死。
其实,这12个字,我个人认为,不仅适用于军队,古今中外,无论战争、商业、职场,只要在日常沟通中做到这几点,就能发挥出你团队的最大效率,从而获得成功、事业目标、人生理想,不外乎如此。
——————
跟随作者:钱品菊,了解更多历史文化趣闻,带你发现更大的世界~
——————
参考文献:
孙子兵法——计划的开始:谁是主?谁有权力?谁获得天地?谁做法律?士兵中谁更强?谁练习士兵?谁懂得奖惩?
吾以此知胜负矣。
《六韬·兵法》:赏如高山, 罚如深溪。
《将苑·厉士》:先之以身, 后之以人, 则士无不勇。
《史记》: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资治通鉴》:玄感每战, 身先士卒, 必所向摧陷。
孙子兵法——地形:把兵卒当成婴儿,所以你可以和它一起去深溪。把兵卒当成儿子,所以你可以和它一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