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式园林文案短句干净?
①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花窗的美,恰似琵琶女的含羞端庄,有隔景朦胧之感,又有半藏半露之意,虚实相合,实在妙哉!
“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怀我千载心,岁晚更幽绝。”而亭廊大概算得上是园林的点睛之笔,悉步而过,扑面而来的是素雅古朴,宁静厚重,偶有小雨,它让你可避雨休息,烈日炎炎,亦可遮阴清凉。
“山月窥檐入,溪风掠坐来。炉薰兼茗饮,净拂绿琴埃。”园林建筑里真真契合着一句歌词“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一起躲过雨的屋檐”,在中式建筑里,屋檐是道别样的靓丽之景,碧瓦青黛,随意曲展的飞檐将视线延伸之天际,平添一缕惬意。
②
一迳抱幽山,居然于诗间
二、中式园林的卖点?
中式园林的优点是:
1、无水不活。因此,园林一定要凿池引水。古代园林的理水方法,一般有掩,隔,破三种。掩就是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隔是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有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
2、植物繁多。花木有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了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也很严格。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都追求自然美。
二讲色美,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斑驳的狼榆,白色的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园中自然之色,不衰不减;三讲味香,要求植物淡雅清幽,不可过浓,有娇柔之嫌;也不可过淡,有意犹难尽之妨。四讲境界,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的衬托作用,往往和园主的精神境界有关。
3、各种建筑的运用。如漏窗的运用,让空间既不是一望无垠,又不妨碍视觉流畅。在漏窗里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青竹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园林建筑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楼有台。人工的石洞,石阶,都显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大地等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三、中国古典园林介绍开场白?
中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它们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中国古典园林开场介绍?
朋友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参观领略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之上,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现。中国的风景式园林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的风景式园林与西方规整式园林、伊斯兰规整式园林是世界公认的三大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是以汉族文化为背景的风景式园林体系,曾对周边汉文化圈的国家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以“道法自然”的方式,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标,从而达到“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是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
下我们就一起通过参观游览,来体验先人们巧夺天工的构思和精美打造的这一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的感观和精神上的盛宴!
五、欣赏中国传统园林并指出特征及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含蕴。
中国园林文化:又不是单纯的描摹自然,而是要在对自然进行选择和加工中,融入人的审美情趣和理想,将自然美提升为意境美。
诗文入景是中国园林意境创造的独特手法。
所以,追求自然美和意境美的和谐统一,是中国园林美学的核心思想。
计成论造园之道,既讲客观自然条件,又讲主观设计精妙;既讲选景、造景、借景,又讲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既强调天然之趣,又推崇神游之乐。
所谓“因借无由,触情俱是”,“物情所逗,目寄心期”,“触景生奇,含情多致”,等等,就是对园林意境美的创造及其与自然美相统一关系所作的精辟概括
中国人喜欢在园林内堆假山。中国人看树赏花看姿态,不讲求品种,赏花只赏一朵,不求数量,中国的园林艺术源于中国传统绘画,因而从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传统绘画的又一表现形式。
从审美主体来说,长期受深厚的哲学、美学的陶冶,而主体本身又是经过各种成熟的艺术诗词、绘画、工艺美术和建筑交融渗透独立发展起来的一个形态完善的艺术类别。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审美境界。中国园林与绘画有缘,将建筑自然化,表现出形象的天然韵律之美。
中国园林则以曲径通幽,追求意境取胜,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是以含蓄、蕴藉、清幽、淡泊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
对自然物的各种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前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追求含蓄的境界,是一种摹拟自然,追求自然的封闭式园林,是一种“独乐园”。
③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构思,她那出神入化的造园风格,曾让世人叹为观止从观赏、总结和实践出发,我们发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有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构景要素,通过巧妙绝笔的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点景、借景等造景手法,融情于景,构思新颖,让人们觉得有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艺术效果。
1、依山傍水,贵树名花,综合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和建筑等组成的综合艺术品。
常用观赏花木有松、竹、梅、兰菊、荷、玫瑰、迎春和牡丹等,其选栽一般与园林的地理环境和园主所寄托的性情有关。
园中理水也通过类型和形式的选择来体现意趣。
园水有各种形式:湖、池、河、溪、涧、泉、瀑布。
在园中有根据水源和园内地势的具体情况,加以自然疏导,在大小、动静、曲折的对比和联系中实现目的。
其造型就落实在对岸水徘,似分还连的追求上。
文震亭在《长物志》对理水论述甚详,尤其是论广池、论小池、论瀑布非常精辟。
的确山水的造型是提领园林的主要构架。
所以有人这样认为园林之有山,如人之有骨骼:园林之有水,如人只有血脉。
2、追求立意,概括提炼,力求神似
中国园林集天下名山胜境,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立意新颖,展示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这种历经艺术加工得到的艺术美,富有身临其境,似曾相识,又不知其所的玄妙之感,给人以诗情画意或触景生情的美好灵感。
3、造景含蓄,那人寻味,一点方悟
中国古典园林的绝妙之处为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
美人峰越细看才像;鸳鸯厅一点方悟;亭榭匾额成了赏景说明书。
又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身临其境,虽无荷风,但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
再如拙政园西部的扇面亭,仅一几两椅,却凭借宋代大诗人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佳句,在感受诗人古孤独心境的同时,会萌发一种高雅的情操与意趣。
④
中国传统园林讲究结构布局,小桥流水,几出几进。
六、中式园林水廊介绍?
廊是中国园林中最富特色的建筑之一,因廊的主要功能是游走,故又有走廊、游廊之称。
相对于园林中其它建筑来说,廊是线,它不但具有遮风挡雨和交通的实用功能,而且还能增加园林景深层次、分割空间,是组合景物和园林趣味的重要设置。
作为游赏风景的导游线之外,廊自身又是独具魅力的园中景致:廊的形体大多狭长而曲折,空间轻盈通透,有虚有实,非常美妙,可以将人们慢慢引入园林的胜境。
七、中式著名园林有哪些?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以一个风景秀美资源丰富的大国 毅力在世界的东方。秀美的山川河流,秀美的江河湖海,秀美的园林景区,及巧夺天工的建筑,无不让人惊叹不已。就拿中式的园林来说,其精美绝伦的创意,让世界各国叹为观止,例如苏州的园林留园、拙政园,北京的颐和园等等,数不胜数。
1、苏州拙政园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江南古典园林典范。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
拙政园占地5公顷,总体布局也以水池为中心,各类建筑皆临水而立,亭树楼阁倒映水中,相互映衬。拙政园分东、西、中三部分,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
2、北京颐和园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明清时期皇家园林。公元1750年,乾隆在原有四座皇家园林基础上改建,名清漪园,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并改称“颐和园”,后几经破坏和重建。
颐和园占地290公顷,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世界第一廊”。
3、承德避暑山庄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
4、苏州留园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
留园占地23300平方米,以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园林分为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原留园所在),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5、无锡寄畅园
古典园林建筑。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万历时,传至秦耀。
秦耀解职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借王羲之诗意,改名寄畅园,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康熙、乾隆两帝各六次南巡,必到此园。
6、嘉兴绮园
原为“冯氏花园”,为江南典型私家园林风格。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园主冯缵斋于此建宅三进,次年,综合其岳父黄燮清经营的明代故园拙宜园、砚园两废园之精华,在自己住宅“冯三乐堂”后辟地修建园林,建成了现在的绮园。
园林面积10000平方米,水面约2000平方米,树木遮盖面积达7000平方米,其中古树名木四十余株,均经数百年风雨。造园风格上兼收苏州、扬州、杭州园林三种风格之长,妙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叠山理水园论,以树木山池为主,建筑仅略做点缀。
7、顺德清晖园
岭南园林建筑,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清乾隆年间,为进士龙应时购得。其后,经龙氏数代精心营建,格局始臻定型。
清晖园面积2.2万多平方米,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步移景换,兼备岭南建筑与江南园林之特色。集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画、灰雕等艺术于一体,凸显出我国古园林“雄、奇、 险、幽、秀”的特点,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神韵。
8、扬州个园
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基础上拓建而成。因园内种竹千杆,因竹叶形如“个”字,故名。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宜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9、扬州何园
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何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分为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
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很多。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
10、保定古莲花池
中国十大园林之一。始建于金元之交的公元1227年,原名雪香园,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它历经私人、官府、书院、行宫和公共园林的历史变迁,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
古莲花池总面积2.4万平方米,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以环水筑榭为显著特点,兼有中国南北园林之美。不仅以“林泉幽邃,云物苍然”闻名,更因与莲池书院同处一址而声名远播,前人曾用“几疑城市有蓬莱”形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