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一很拥堵,央视报道,国庆前几天,出行的火车客流量达到7亿多人,这是一个叹为观止的数字。
小舅子要回来了,我和老婆商量抽空陪他们两天,也记录下相处的部分点滴。
伴随着车站滚滚人流,小舅子拖家带口,站了十多小时的火车,千里迢迢回到了信阳,带着疲备,充满期待;此时街边正唱着那首安和桥的歌“那些夏天就象青春一样回不来,你回家了,我在等你呢”……
地处豫南的小城信阳,民风朴实,注重传统。小舅子经过努力,上了大学,通过打拼,在外早已买房、买车,户口也迁到了那座城市。生活安逸了,但老家的情节,是深入骨子里的,每年的十一或春节,总要回来一次,尽管城里的媳妇和农村婆种种不适应,内弟每次回老家,媳妇却颠颠的从不缺席。
像农村大多数老人一样,丈母娘是一个人在家生活的,因为内弟要回来,老人早在一个月前已将屋子收拾利索,本就爱干净的她,每天不停地打扫,并准备着孩子们喜欢的好吃的。
内弟一家四口一到家,空寂的屋子里立马变得热闹起来。城里的孩子到农村,见什么都新鲜,找小虫子,抓小鸡,忙的不亦乐乎。
对内弟来讲,老屋的一切,熟悉又亲切。每次回来,房前屋后,左瞅瞅,右看看是少不了的,此时院内院外的花在雨中开的正欢,叶,苞上挂满晶莹剔透的水珠;菜园里应季的萝卜、绿油油的韭菜长势正旺;门前的香樟,木瓜树又长大不少,内弟向遇到久违的老友,一一打着照面。
最幸苦的还是老太太,慌前慌后,忙个不停。中午吃饭时,一大桌丰盛的饭菜是少不了的,还借机叫来搬到县城的二爹过来作陪。饭后稍得清闲,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话也开始多起来,左亲右邻的事,多年前的事,唠叼个不停,一直到深夜。
第二天,趁着雨,陪着他们到大舅和三姨家走亲戚。忽大忽小的雨点砸落在车窗,叭叭作响;路过的山野里时而苍茫,时而迷蒙,连绵的群山云遮雾罩一般,连见惯了江南山水的弟媳妇也发出阵阵感叹,不得不承认信阳山美水美。
三姨的儿子在信阳开个店,住的是租赁房,三姨临时帮忙做饭。信阳是吃货的故乡,贤惠的三姨人不仅善良,一手家常菜做的也是扛扛的,看似简单的食材,往往能化平常为神奇,做出咸淡合宜,微辣带爽的美食,伴上米饭,吃上很过瘾。我们家离的近,每次馋了的时候,常过来蹭饭。
今天也不例外,什么粉嫩的麻婆豆腐,入味的红烧鲫鱼,微泛焦黄的爆炒豆角。她忙活了大半天做出的饭菜,十来分钟就被大家消灭干净。
小舅子有很多同学,大部分在外地,这个时候,也都往回赶,有开车回来的在广东韶关竟堵了几天才到。同学们络绎不绝地回来了,聚会是免不了,内弟为了陪母亲,不敢耽误太长,往往去见个面就回来。
时间像车轮推动着归去的脚步,十一长假还没过完,小舅子一家就要返程了,不为别的,只因5号要值班,空气中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临走时,小老妞做了一件时光宝盒,画了一幅和小表弟在老家聚会的场面,相约二十年后再打开来看……
内弟走的那一天,依旧顶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带上大包小包的老家特产,还有老家秋雨洒落身上的印痕……
语录网网友观点:我的家乡在鸡公山,多年前母亲在时,每次回家母亲都会忙前忙后给我做好吃的,我也会去小时候玩过的地方走走看看,无论外面有多好,故乡是永远不会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