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偶然通过亲人第一次知晓此书的存在,但当时对此书无甚感觉,只是在简单地翻阅后上网查找关于隐士的纪录片。
未曾想数年后的一天灵光乍现,忽然忆起此书,遂买来重新认真阅读,在感动之余比数年前多长了一些知识,多悟了一点道理。
华山翠云冠薛泰来长士曾言:“如果你准备好要学道,你不必去找师父,师父会找你的”,修行悟道是需要机缘的,每个人所见所遇都早有安排,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自己要有修身正心的诚意,如果有,自然会遇见有缘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比尔波特是美国当代汉学家、翻译家和作家。他曾在台湾的寺庙住过数年,每天吃斋念佛坐禅爬山,背诵王维的诗,每记下一首后,就在一座坟墓上打坐,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国的隐逸文化,由此萌生了来内地寻找隐士的想法。
《空谷幽兰》就是一本记录比尔寻访隐士所见所闻的书籍。
此书一经问世,就引发大批欧美人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这本书一直处于热销的状态。
一本书大热有很多因素,抛开书名翻译优美、语言细腻幽默等原因不说,我想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在于它揭开了中国隐士这一群体的神秘面纱,唤醒了潜藏在每个人意识深处的田园梦,很多隐士散发着智慧光芒的言语,绽放着中国传统文化希望和生命,深山中隐居道士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也给读者带来很多耐人寻味的思考和启示。
按照书中所言,隐士文化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萨满(巫师),这是一群负责与自然力量沟通的特殊群体。
随着文明的发展,萨满与神灵的交流过程被礼仪性的行为举止取代了,于是萨满被贵族弃之,逐渐远离人群与高山亲密,这就是一直延续到今天的隐士传统的开端。
在接下来历史发展中,随着文化繁衍,隐士文化逐渐占据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崇高、最重要的地位,以其“遁世不见知”的存在形式,不在任何一个交位上而保持绝对冷静和客观,成为隐藏在九五之尊后操持中国文化的主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道德和政治的矛盾是隐士传统的核心,“隐士们的升降沉浮与来自都城的‘风的变化’息息相关”。
周朝的伯夷和叔齐面对乱世和无道君主选择隐居首阳山(该山位于黄河北岸,终南山东端的对面),秦朝时期的商山四皓因为秦朝残暴的统治拒绝应召,隐居终南山南面的商山,汉初的张良在成功帮助刘邦建立新王朝后,功成身退,隐居在了终南山留坝。
但是面对道德和政治的矛盾,并不是所有隐士都选择从城市回归山林,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选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明朝僧人姚广孝隐于永乐大帝朱棣身后,亲自参与北平城的规划设计,成为配享太庙的一代功臣。
诸葛亮在去世前曾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纸《诫子篇》,文中的经典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精确诠释了中国人尊重隐士的原因,那就是不管他们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他们都坚持着不变的道德原则,保持举世皆浊而我独清的清高和纯粹,隐士们彰显了圣贤品德,代表着智慧力量。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
终南山冬天白雪皑皑,到了晚上更是寒冷刺骨,常年雾气迷蒙,生存条件非常恶劣,为什么能成为隐士的聚集之地!狭义的终南山指位于西安南面四十公里处的那座两千六百米的山峰以及与之相毗邻的东西一百公里以内的山峦。
而在古代,广义的“终南山”是指包括昆仑山脉在内,并延伸到中国和巴基斯坦边境线上的乔格里峰的长达3500多公里山脉。
这里是连接生死的桥梁,是人们试图接近月亮的神德和它的力量根源的地方,所以这列山脉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神秘色彩,被称为中华民族的龙脉。
由此代代相传,终南山成为真修行的出家人去的地方。
另外从地理上看,终南山毗邻王的都城西安,一部分隐士把终南山当作亲近统治者的捷径,形成“终南捷径”一说。
自古以来,终南文化包括了隐逸、宗教、哲学等诸多内容,内涵深广,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占据一席之地。
关于终南山,历史上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此山是老子完成《道德经》的神圣之地。
传说与孔子会面后不久,老子就骑上青牛远走隐退。
尹喜在终南山的望台上看到一朵紫色的云从东面飘来(紫气东来),他根据自己天象知识推断有一位圣人将会从这一带经过,因为从东方来的行人一般都要经过函谷关,为此他谋得了看守函谷关的职位。
在老子经过函谷关时,他认出了老子,随即邀请老子到位于终南山的楼望台。
在那里,老子写就了万经之王《道德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的天人合一和顺应自然的思想不仅成为道教的基本教义,也对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黄帝时代至今,中国在历史上出现无数的隐士,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笔下,隐士是“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神秘莫测,是“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自在悠闲,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孤独冷寂,中国传统隐士以遗世独立的清高姿态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他们在清晨阵阵鸟鸣和潺潺流水中醒来,仰望莽莽之天,拥抱太阳,然后静坐高山之颠,于宁静祥和中融入绿色。
此时此景,唯有用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这样美妙诗句来形容。
他们摆脱了世俗的羁绊,不留文字,不立功名,犹如在悬崖边上安静绽放兰花,散发着无人问津的幽香。
用《红楼梦》里的诗句来形容,就是“质本洁来还洁去”。
他们以特立独行的姿态向我们诠释了他们的风骨气节。
但是经过经过一个世纪的革命、战争和压迫后,隐士还有可能存在吗?中国当代隐士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抱着这些疑问,比尔和友人在经费极其有限的情况下,用双脚丈量了终南山、华山等诸多名山,以平实细腻的语言为读者还原了隐士思想的智慧。
在书中,中国当代的隐士并非鹤发童颜、武功高深,而是“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他们仍然遵循隐士文化传统,隐居于终南山,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不同的是,时代更迭,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终南山的宁静冷寂被日益增多的游客打破了。
真正想要修行的人为此搬到了大山的更深处,但是搬到了山里去,衣食成了问题。
“在穿着上,一年四季都穿同一套衣服”,有时只披几块破布,然后通过练习气功来抵御寒冷;在饭食上,他们“有时一天吃一顿,有时三天吃一顿,有时一个星期吃一顿”(辟谷)。
为了尽可能地节省开支,他们自种土豆和蔬菜,有时吃松树的松针和花粉。
偶有余钱,他们甘愿用来修复寺庙道观或者买书。
因此住山修行并非我们想象那样悠闲舒适,而是一件艰苦而危险的事,如果没有师傅指引教导,随时有可能丢掉性命。
修行也不是一蹴而就,悟道是一个自然漫长的过程,要有投入一生时间的心理准备。
但就算如此艰苦,这些隐士依然可以坚持数十载直至魂归圆满。
这就是“道”给予隐士们的内在力量,只有持戒修行,才能摆脱对物质世界的依赖和困扰,只有不被外在环境困扰,才能超越人生的痛苦。
讲到这里,或许有人心有疑惑,隐藏于深山之中,在孤独寂寞中了此残生难道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方式吗?“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正道。
后人引用孔子的“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来表达对隐士的鄙夷,但这是对孔子话语断章取义的曲解,他只是表达人各有志,各行其是的感慨而已。
孔子本身是肯定“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大智若愚的处世方法,也提倡”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的处世态度。
按照南怀瑾所言:“其实老、庄做代表的道家“隐士”思想,与孔、孟做代表的儒家思想救世治平的宗旨是一样的。
所不同的,就是采用的方法与态度,各自别有主张。
儒家的作法是积极的强行人世,冀图挽救世道人心;道家“隐士”们的主张,是潜龙勿用,因势利导,处之于无形。
”
在书中,比尔所遇到的那些隐士很多隐居终南山也并不一定是为了与世隔绝,而是认为在教导别人以前,自己要先修行。
“我们不能只靠书本上看到的话来解释内在修行,我们必须先自己先实践书上的理论。
我们自己得通过自己的修行,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修正真理。
”马尔克斯曾在《百年孤独》中写到:“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因此,中国当代的隐士们从本质上来讲,是看透了生命的本质,放弃了对物质的执着追求,但凭着纯净的信仰,在天地之间来去自如,超然物外。
因此隐士的实质不是拒绝,而是接纳,接纳生命的本质——孤独,在旷世的孤独中参透了生命,享受真正的自由。
2015年,同样一篇关于隐居生活的文章《借山而居》成为当年微博第一热文。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画家兼诗人张二冬,在终南山花4000元租下一处废弃老宅的20年使用权,又花了几千元置办家居用品和改造房屋,就此过起了“悠然见南山”的隐士生活。
然后把自己的隐居生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发在网络上而引发轰动。
虽然“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愿意在这样的文字和图片里为自己留点念想,做个好梦。
但这就是比尔冒着生命危险踏遍名山寻访隐士后想要告诉我们的吗?
在西安的最后一天,比尔来到了位于西安城中小巷里的卧龙寺,经过文革时期红卫兵的破坏以及年久失修,寺庙已经破败不堪,但是里面的和尚却不接受政府的资助和维修,因为花哨的建筑只会吸引游客,打扰他们的修行,他们每天把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禅垫上,成为城市中的隐士。
因此道不只在极乐世界,在传说中的沙漠仙岛,大道也可以入尘,只要我们保持修行的坚韧,遵守道德和良知,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在心田开出一朵圣洁的兰花。
正如书本自序中比尔写道:“我希望它能像鼓励西方读者那样,鼓励中国读者追寻并找到生活中独处的乐趣----不是离群索居,而是因为更深的觉悟和仁慈 ,与大家和谐地共处。
”
“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灵山就在每个人心中,心就是佛,佛就是心,世外桃源虽远在天边,却可近在眼前。
新时代的“隐”,与其说是一种行为,不如说是一种心态,隐与其说是拒绝,不如说是接受,接受人世百态,对这个世界保持独立观想。
中国历史上的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正合我意:地偏,不必强求,心远,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