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觉转入此中来。”
这是白居易老先生写的《大林寺桃花》诗,从诗的内容看是他在公务闲暇之余的一次短暂记游。
以当时的交通工具,他也不可能走得太远,最远也就是今天咱们从麦积来到武山这样远吧。
然而他的这首诗却把世事从“芳菲尽”到“始盛开”在时空上近距离的变化传扬得很远很远,一直从古传至今天,当然这种传扬更多的是存在于诗情画意当中。
当你真正走近这种时空变化的现实当中时,你又会获得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也许好多人在不经意之间便无数次错过了这样一种真实。
但若你是有备而来,你会发现这种一年之季对于桃花开了谢,谢了再开,开了再看的赏花体验,确有一种心爱之物“失而复得”的感觉,这感觉会给人带来一份幸喜,一份梦幻般的错觉,是时光倒流?还是春梦未醒?所以,白诗传递给我们的是他在一季之内两次看到桃花的那种无法言说的惊喜和极简的禅意。
他的这种惊喜也给细心的后人带来些许无可名状的一种思考。
五一刚过的第一个星期天,我们一行数人驱车百里,风尘仆仆来到了武山,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一睹油菜花的芳容,也是为了寻找白氏所说的那种体验。
近年来,武山县着力打造的油菜赏花基地逐渐成为好游者一日短程游值得一去的看点。欣赏武山的油菜,去滩歌、龙台都是不错的选择,然尤以龙台为最,这次我们去看的就是龙台的油菜花。
山高地深,与平地物候自然不同。
龙台位于武山县城的南部山区,属于高山油菜花,山北水南,平均气温低于渭水河谷川道好几度,所以油菜生长缓慢,开花较晚,花期稍长,相对于天水其他地方的油菜花,这里油菜花期推迟将近一月左右。
今年立春之后,天气一直多阴雨,少晴天,所以,今年的油菜花就龙台来说也要晚于去年。
虽然已经过了五一小长,但油菜花却迎来大美时节,竟相绽放。
本周由于五一调休,只休一天,所以看花人不是太多,车辆也不拥挤,相对倒也清净,很适合平心静气,随心所欲地观赏油菜花。
此时的龙台油菜花正是枝繁花茂,芳香四溢。
菜花稠密处,近看一株接着一株,一朵簇拥一朵。
远看一片连着一片,下边托着上边。
每个来这里的游人似乎都忘记了一路的风尘劳顿,车子一停下,便急不可耐地奔向花海。
那些早到的游人已经徜徉花海之中,个个格外欢快,十分精神。
游弋在花海之中的男男女女,尽皆盛服亮装,对着镜头喜笑颜开,媚态百出。
他们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尽显亲近大自然之喜悦。
但凡来到这里的每个人,人亦看,花亦看,我们也是如此。
你在看着看花的人,看花的人也在看着你,无论是看与被看,一定都在相看两不烦之中。
人要看,但更多的是要看花,这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
山区看花要比川原所见丰富得多。
这沿着山形地势怒放的油菜花,要是你站在不同的位置去看便会有不同的观感,例如当你处在某个视野开阔的高处位置去欣赏四面山坡的油菜花时,你会发现高低错落的油菜花海像极了地形图中的等高线。
看着这巨大的人工绘制的又好像是天然的等高线图,哪里高,哪里低,何处是山脊,何处是沟壑,甚至鞍部何在,都看得清清楚楚。
眼前这一切都如同翻开了一页等高线地形图一样十分直观、真实。
此处厌观,再换彼处,角度变了,层层叠叠的油菜花海,在“等高线”不甚分明处则像从高处流向山谷里的黄色洪流,似乎万马奔腾之声充斥耳际,排山倒海之势扑面而来。最后在那谷底堰塞之处,逐渐聚集,安静下来,层层堆积,形成了一个个别致的黄色堰塞湖。
春天的黄色始于迎春,迎春花的黄色只是春天绽黄的序曲,除了来得早之外,别无是处,因此比起油菜花来说,真是不值得一提。
只有每年在油菜飞黄之际,黄色才算真正登台,久违了的黄色一经亮相,真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此时漫山遍野黄灿灿的油菜花,在午后阳光地明媚之下,金色熠熠,空灵人心。
单纯的黄色也许有些过分,过犹不及,不及就失去了精神。
山区看花不同于川原之处就在于多姿多彩,多姿自不必说,多彩就在于金黄色的曲线之间,流淌着春麦油油的绿色。
油油的绿被浓浓的黄挟裹着,似乎不能自已,早已失去了自己。
但恰恰正是这不能自已,随波逐流的油油的绿,精心妆扮了浓浓的黄,才让这些菜花占尽了春色,出尽了分头。
看罢龙台的菜花,你是不是觉得人间的“芳菲”,转眼间就会凋零枯萎,而“大林”的芳菲,却能穿越时空,流光溢彩,恒古常新?“千车万马九衢上,回首看山无一人。”这正是无数人无数次错过大林芳菲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