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示儿示儿的名句?
《示儿》中的名句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分析:“王师北定中原日”一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
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
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关于陆游诗怀念国土思念家乡的古诗文名句?
①
1、《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得道如良贾,深藏要若无。
冶金宁辄跃?韫玉忌轻沽。
儒术今方裂,吾家学本孤。
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2、《示儿》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
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
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
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
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
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
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
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
3、《示儿》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
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
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
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
4、《示儿》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
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5、《示儿》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
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
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
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
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
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
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
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6、《生查子》
还山荷主恩,聊试扶犁手。新结小茅茨,恰占清江口。
风尘不化衣,邻曲常持酒。那似宦游时,折尽长亭柳。
②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陆游表达对未见祖国遗憾的句子?
是陆游《示儿》中的两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他生前未看到祖国统一的遗憾。
示儿诗句中陆游表达了自己的遗憾是没看到国家统一;遗恨是没能等到祖国统一的那天;遗愿是希望儿子看到祖国统一了,不要忘记告诉他的父亲;遗嘱是让儿子看到祖国统一,家祭的时候告诉陆游!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四、陆游给儿子的信应该怎么写?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目是《示儿》,给儿子看的,相当于是一份遗嘱,但我们仔细读来,却发现这不仅是儿子的遗书,更是给大宋皇帝的诫勉书!
五、陆游死后给儿子写的信是什么?
陆游死前给儿子写的信是一首“示儿”诗。诗的全文如下:人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莫忘告乃翁。表达了作为一名坚持抗金的将领和爱国诗人的陆游,对在有生之年没有看到“九州同”的遗憾,盼望有朝一日南宋能“北定中原”。
陆游临死前写下一首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瓮
六、示儿表达了陆游遗憾的诗句?
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是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里面最让作者遗憾的诗句是,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已经年过古稀,可是北伐的大军,已然没有收复中原,只能遥望北方,生起无比的思念,在人生弥留之际,故乡不能回,故土没收复,这是这位爱国诗人的最大遗憾之处
七、示儿蓝蒂裕古诗?
示儿
蓝蒂裕
你一一耕荒,
我亲爱的孩子;
从荒沙中来,
到荒沙中去。
今夜,
我要与你永别了。
满街狼犬,
遍地荆棘,
给你什么遗嘱呢?
我的孩子!
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
把祖国的荒沙,
耕种成美丽的园林!
1949年10月就义前夜
蓝蒂裕,四川梁平人。共产党员。1948年冬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9年10月与陈然同志等同时牺牲于重庆大坪。
这首烈士抒情诗,是烈士蓝蒂裕临刑前在渣宰洞楼上第六号牢房留交同志转给他的孩子的遗嘱。它体现了千千万万英烈对祖国的深沉眷爱。
烈士不惜流血牺牲,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后来人把苦难的中国“变秋天为春天”,“耕种成美丽的园林”。这是任何拜金主义者所做不到的,是烈士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具体表现之一。
八、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妙在何处?(简短回答)?
这是世说新语里的小故事。这个回答巧妙的地方是运用了谐音的方法并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人家用"李姓"与"李果"的谐音来开玩笑,而小朋友则用"孔姓"与"孔雀"的谐音来作答,有趣而巧妙,机智而有节。婉转对答,表现了杨氏之子应有的礼貌,这是以反应杨氏之子的委婉机智。
这句证从回答问题和表现人物形象来讲都很巧妙:
1、孔以儿姓和杨梅果的“杨”相谐,调侃杨姓儿。杨姓儿聪明伶俐,用其人之道反施彼身,用孔雀的“孔”和孔姓相谐,反唇相讥。恰到好处。
2、杨姓儿在讥讽下,沉稳作答,滴水不漏,展现出很高的知识修养,也展现了极高的情商。
③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意思就是:我可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孔君平开玩笑说:杨梅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姓杨)
孔君平姓孔,因此杨氏子以孔雀作答,可见其才思敏捷。
④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21世纪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从这里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个聪慧、能言善辩的孩子。他的一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
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杨氏子表现了孩子应有的礼貌,他的语气委婉、机智、幽默而思维敏捷,又表达了“孔雀不是夫子家的鸟,杨梅又怎么是杨家的果”,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既没有伤了两家的和气,又让人一笑而过。
⑤
妙处是: 借用对方的思路,“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使对方无言以对,而且委婉有礼,机智敏捷。
扬氏之子的回答妙就妙在这里九、《示儿》三四句的诗意?
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诗意: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赏析: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
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
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
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