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四川的喇叭河,这里雪景美到让人不敢说话!生怕惊扰这纯粹的透明世界!

四川的喇叭河,这里雪景美到让人不敢说话!生怕惊扰这纯粹的透明世界!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1)

我顺着下雪的方向,从成都沿着318国道一路向西,开到二郎山的喇叭河边,那是12月底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在温暖的南方实属罕见,雪花从漆黑的夜空中飘落,飘落在远处漆黑的邛崃山上,落入身旁静静流淌的雅江。

撰文、摄影:李烨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4)

飞扬的雪、山、河在车窗外迅速卷土重来,山路蜿蜒曲折,它会带我去哪里,当我拐过虎口隧道时,接我的朋友告诉我,我的运气真的很好,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大的雪了,明天山里的风景会很好。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6)

落雪无声,悄无声息,从远方传来,只是一夜之间,对面的丛林和山谷变成了童话,像是被施了魔法。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8)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10)

地理上,二郎山的腊八河位于四川省雅安地区天全县西部,二郎山东麓在邛崃山南缘,北与甘孜州康定县、宝兴县接壤,西以冷水河、黑玄沟、一牛沟为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狭长,呈条状分布。腊八河在这山谷的风霜雾中千转千回,最终汇入青衣河。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12)

我们从一个叫河套坪的地方爬山,从车窗望出去,车窗两侧,森林一片蔚蓝,高耸的树冠直插灰蓝色的天空,积雪压弯了云杉的枝条,沉甸甸的。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14)

这里植被以冷杉、铁杉、天狮栗、樟脑、云杉等常绿树种为主,绵延数十公里,从海拔1000多米到近4800米,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16)

沿着蜿蜒的山路,走到半山腰,有一条分岔的小路通向鹿塘,在湖边,你可以发现许多深深浅浅的蹄痕,从山谷深处蜿蜒到湖边,那些是水鹿晚上下山喝水时留下的痕迹,鹿塘因此得名。因为鹿塘里的水含有丰富的盐分,有利于水鹿的消化,所以晚上它们会成群结队的待在这里喝水,据说它们因为吮吸着清澈的湖水而拥有晶莹剔透的眼睛,可惜我没能遇到它们。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18)

飞雪在空中自由飞舞,纤细而闪亮,湖面尚未结冰,雪花飞入湖中,再也找不到了。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20)

第二天,天空放晴了,我们一大早就开车进山了,天空和大地都被白色覆盖着,四周没有声音,时间似乎静止了,没有月亮,星星像神一样隐藏在夜空中,此时天空没有开放,但大地上的一切都很好,广阔的森林和庄严的山脉。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22)

山路两侧是银色的丛林,整个世界呈现出白色的质感,闪耀着神秘诱人的光芒。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24)

细看,灰褐色的枝条包裹在近乎深蓝的冰雪中,有着说不出的细腻与雕琢。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26)

树干上卷起的树皮被倾泻的阳光修剪得金黄,在风中轻轻摆动。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28)

清晨,紫蓝色渐渐远去,隐隐的晨雾缠绕着森林。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30)

薄雾从浅浅的胭脂粉变成了半透明的橙色,最后变成了梦幻宁静的白色,像淑女轻盈的面纱一样盘旋在远处的树梢上。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32)

远处的山脊一寸一寸地亮了起来,天山交界处出现了一条柔和的银线,那是积雪覆盖的森林之巅。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34)

然后灯光慢慢蔓延下来,原本宁静黑暗的丛林熠熠生辉,鲜亮的银色波浪四溢,像泉水一样渗入山体的深蓝色。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36)

山峦起伏各异,加深了山峦褶皱不同层次的阴影,在山风林声中,鸟儿从林间惊起,哗啦啦地掠过枝头覆盖的白雪。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38)

站在半山腰,高处远眺,阳光无限,林海绵延,雪后的丛林银装素裹,浩瀚无垠,整个世界清冷静谧,仿佛透明。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40)

山谷脚下,河水在雪菇中缓缓流过,水鹿渐渐离开林间空地,回到被树叶掩藏的丛林深处。

当光线以一定角度溢出时,整个森林都变得熠熠生辉,每一根伸向天空的树枝都镀上了一层银光,地面上齐膝长的杂草挤在树木周围,雪白脆脆的,像一大簇盛开的花朵。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43)

植物不会说谎,它们对空气的敏锐判断力远远高于人类,以杉木、铁杉、云杉为主的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在雪地里闪闪发光,或高大或苍劲,但无一例外,它们的枝条上挂着柔软的菠萝,菠萝像瀑布一样优美的曲线飘落下来,在阳光下几乎透明。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45)

我在云南香格里拉、西藏鲁朗都看到过类似的场景,松萝的生长离不开海拔和负氧离子,只有空气极其纯净的地方才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47)

进入山谷,越往里走,越觉得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慢,雪地晶莹清脆,空气清澈纯净,在柔软的雪地上,小小的爪印,生动地跑进密林深处,鸟儿低吟,若有若无;再远一点,就能看到雪地里的莲香树,姿态优美,力量雄浑。这种主要生长在温带地区的古老木本植物濒临灭绝,是印刷钞票的必备材料。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49)

丛林深处,成片成片的高山杜鹃花,锈迹斑斑的褐色树枝上覆盖着新鲜的雪,枝头细密的绿叶静静地折成伞,紧绷的花苞轻轻托起一捧洁白的花朵,春天来了,一定很美。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51)

红色的野果精致地挂在枝头,雪地里这鲜艳的颜色是多么醒目。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53)

曾在吉林松花江、黑龙江伊春等地见过玉树琼枝般的雾霭,却没想到在四川深山中再次见到如此梦幻的景象,再次相遇的惊喜真是难以言喻。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55)

腊八河地形起伏较大,气候跨度从亚热带到亚寒带,独特的地形使其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同时也是华西雨幕中心,雨量充沛。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57)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谷底的地球大气朦胧地上升,溢出了丛林和山脉。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59)

当大量雾气遭遇极寒空气时,形成童话世界般的雾霭奇观。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61)

这里的清晨如梦如幻,远山雾蒙蒙,绿坡上的树林布满了雾霭,细长柔软的树枝仿佛被施了魔法,它们在晴朗的天空中熠熠生辉,悠闲而静止,充满了自然的神性。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63)

当阳光洒满丛林,整个场景有着辽阔无边的梦幻,奢华的阳光,洁白的丛林,近乎透明的蓝色阴影闪耀着欢乐的玉石。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65)

枝头布满雾霭,如琉璃般灿烂。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67)

我们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谁也没说什么,生怕一丝一毫的声音就把透明的世界震碎。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69)

初晴的新雪寂静无声,偶尔听到融化的雪从树枝上沙沙作响,如指间流沙,牦牛谦虚地站在雪地里,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拍这张照片时,我站在齐膝的雪地里,抬头一看,树枝枝繁叶茂,洁白的新雪映照着冬日灿烂的阳光,闪烁的人睁不开眼。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71)

清晨,我走进山里,阳光照耀着高高的森林,不经意间,古诗中的意境出现在眼前,像是神的启示,光有一种清澈的美,却像梦一样迅速逝去。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73)

在山间,我看到小熊猫在丛林深处蹒跚而行,踏着厚厚的积雪,拖着长长的尾巴,这里的物种种类丰富,起源古老,种群众多,深谷里还有大熊猫、金丝猴、云豹和森林麝香。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75)

半山腰有个岔路口可以走到河谷的红石滩,这块鲜红如血的石头不是石头本身的颜色,而是来自附着在表面的一种空气传播的丝状藻类:乔利橙藻橙藻之所以鲜红,是因为它的外层富含虾青素,对空气、海拔、湿度、温度都非常敏感。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77)

河面多岩石,周围丛林幽静,雪中的红石鲜艳而温暖,与周围浩瀚的墨绿色形成鲜明对比,为了不破坏石面上这些珍贵的植被,我们小心翼翼地涉水过河,向它们走去,仔细一看,那红色像一条五颜六色的丝绒,金光披在青石上,充满迷人的生机与光彩,潺潺的溪流从它们汇入山谷。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79)

这里温暖的溪流为橙藻提供了充足的养分,独特的湿润气候为其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环境,当然极其纯净的空气也是必须的,在贡嘎山下的雅家岗地区,同样的表层藻类也出现了。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81)

目前,橙藻为何只生长在海拔2100米以上的特定区域以及繁殖规律仍是一个有待科学界解开的谜团,科学界也尚未有定论,它们究竟从何而来,是自古以来优胜劣汰的品种,还是普通的绿藻因为一些特殊的自然事件而发生了基因变异,我们无从得知,只能等待进一步的科学探索。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83)

从红石滩出来,继续上山路,徒步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焦山,漫长的辛苦在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一扫而空,当我们看到远处的风景时,才知道所有的坚持都是值得的,这里是喇叭河的主峰,海拔3700多米,当远山的山峰与自己的视线处于同一高度时,你就可以远眺了。群山蜿蜒,有许多美丽的山峰,在茫茫云海中,远处的山尖像一艘小船,静静地漂浮在茫茫烟波中,天气好的时候,从这里可以看到贡嘎神山。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85)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87)

大卫·芬奇导演的电影《本杰明·巴顿奇案》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希望你有时能在这个惊艳你的世界驻足,体验从未有过的感觉,这里就是惊艳你的地方,走吧,选个好天气,临水而居,望着寒山清雪,明月高悬,岂不悠哉?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将世界收入囊中!

喇叭河的句子-家乡的河句子(图90)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90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