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唱敦煌的歌 千年的,下面小编就以4591字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敦煌的歌,预计阅读需要12分钟!
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古人用一千多年开凿出南北长1680米的敦煌石窟群;从1944年至今,一代代“敦煌人”把中古时代的繁华之地再现于世人面前。
交脚弥勒佛像 莫高窟第275窟西壁
敦煌密室:震惊与伤心
代表作:莫高窟第17窟
1900年初夏,莫高窟,朝山进香者日渐增多。眼见人气兴旺,王道士让文案杨某在某窟的甬道内摆桌设案,以接待香客、收取布施。6月22日,杨某边吸烟边记账,偶尔返身,朝北壁磕烟锅头。他隐隐感觉不太对劲:当烟锅头敲向墙壁的时候,回音很空洞。难道这背后暗藏玄机?他告诉了王道士。当晚,两人破壁探察,结果,发现了一间密室。
这就是今天编号为第17窟的“藏经洞”。该窟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三年(851-862)间,为晚唐僧人洪辩的影堂。所谓影堂,指寺院用来供奉祖师画像或塑像的地方。第17窟内有一尊洪辩彩塑,高0.94米,身着田相袈裟,通肩裹体,结跏趺坐,已进入禅修状态。
藏经洞仅7.8平米,然而王道士发现,这里居然堆满器物——写卷、印本、画幡、铜佛等。据后世统计总数多达5万件!经学者考证,这些珍宝是莫高窟三界寺的僧人藏于此处的,时间大约在11世纪中叶。随后他们砌墙封闭了洞窟,并往外墙绘饰壁画,进行遮掩。
如此刻意的举动必然有其目的,会是什么呢?法国人伯希和认为,当时西夏攻占敦煌,莫高窟僧人们在慌乱中将重要文献密封起来。此为“战乱避难说”。英国人斯坦因则推测,洞内佛经多为残篇,所以,这应该是堆放废弃物的场所。此为“石窟废弃说”。历史已湮灭无闻,哪一种假设更接近事实,难有定论。这迄今是敦煌学的热门话题。
不过,整整115年前的王道士可没心情刨根问底。他只知道自己挖到了好东西,或许,可以用它们来改善生活。
王道士先拿出若干写卷、佛画,分赠本地的官员和乡绅。慢慢的,藏经洞文物向外传播。几年后,甘肃学政、文献学家叶昌炽获得了一些经卷,意识到这是批珍宝,建议将文物运省保存。最终,因筹措不到五六千两运费银作罢。而藏经洞的名声已被海外探险家知晓。
1906年斯坦因首访莫高窟,从王道士手中购得写卷和印本文献24箱、绢画和织绣品5箱,花费白银200两。一年后,伯希和以区区500两白银入手写卷、印本文献和绢画等6000卷。1911年10月,日本人橘瑞超又带走几百卷文献及两尊彩塑。
数十年间,藏经洞文物流落海外,以至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中国学者对此痛心疾首,陈寅恪先生感慨:“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此次《敦煌:生灵的歌》大展上,藏经洞是所有复原洞窟中最不起眼的,朝内望去,只见洪辩的塑像不悲不喜地安坐其中。敦煌人都说,那种庄重矜持的神情和气派是夺不走的。
第257窟 北魏 九色鹿王本生 常书鸿临摹 部分
早期石窟:汇聚与演变
代表作:莫高窟第275窟、第249窟
莫高窟为佛教圣地,却由一名道士来掌管,确实吊诡。王道士,本名王圆箓,1850年左右出生,祖籍湖北麻城。光绪初年到甘肃酒泉当兵,后受戒为道士。四十多岁云游至敦煌,在莫高窟落了脚。彼时莫高窟荒废近千年,王道士发愿看护。他清理沙石,供奉香火,通过布施和募化攒了笔钱,建起一座太清宫道观。
此番景象看似别扭,其实并不荒诞。因为历史上,敦煌就是各种文化汇聚的地方。“自汉武帝元朔三年,即公元前126年建郡起,敦煌逐渐成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这世界四大文化的交汇点。”敦煌研究院前院长、《生灵的歌》学术顾问樊锦诗说。
从地理环境看,欧洲和中亚文明跨过帕米尔高原,将进入中国西域地区(今新疆)。另一方面,受青藏高原阻隔的印度次大陆文明势必绕道中亚,抵达西域。无论它们从何而来,如果想继续向东,穿越祁连山、合黎山及乌鞘岭之间的河西走廊是最经济的路线。反之,中华文明要西传也离不开这条走廊。而敦煌,正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为丝绸之路重镇。
千百年间,源自我国中原的儒教、道教,源自印度的佛教,源自波斯的拜火教、摩尼教,乃至于欧洲景教(基督教),都在敦煌汇合交流。敦煌大展共复刻了8个石窟,最早的建于北凉、最晚的建于元末,横跨千年。敦煌兴盛之持续性,可见一斑。
据史料记载,敦煌石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属前秦时期。可惜已湮灭无闻。而此次现身上海的第275窟为北凉作品,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石窟之一。
北凉于公元401年立国,由匈奴支系创建,鼎盛时势力涵盖今甘肃西部、宁夏、新疆及青海一部。北凉统治者采用佛教治国,遂开凿第275窟,以示虔敬。该窟供奉的是大名鼎鼎的弥勒佛。佛像高3.4米,扬掌交脚坐在狮子座上,神情宁静、庄重。这和后世流传的“笑脸弥勒”差异很大,说明弥勒佛传入我国后,形象经过了一番改造和演变。
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魏太武帝拓跋焘一度命令灭佛,是为史上第一次“法难”,至文成帝即位才下诏复兴佛教。公元535年北魏分裂成西魏和东魏,西魏统治者推崇佛教,建有第249窟、第285窟。这次复刻的是前者。
第249窟内塑有善跏趺坐佛,高2.4米,绘火焰纹背光。敦煌研究院专家介绍,“善跏趺坐”是一种坐姿,即佛像端坐椅上,双足自然下垂。唐以后多采此坐姿,第249窟则早了近300年,十分珍贵。另外,此窟壁画上出现了中原神话系统里的人物——东王母和西王母。将本土的神仙思想融入外来的佛教艺术,风格新颖,也演示着“佛教汉化”的过程。
涅般佛像 莫高窟第158窟 西壁佛台
盛唐气象:博大与融合
代表作:莫高窟第220窟、第45窟、第158窟
隋唐,莫高窟进入全盛期,现存735座石窟中有300多座建于此时。其中第220窟为初唐最重要的石窟之一,内部左壁画阿弥陀变、右壁画东方药师变、东壁画维摩诘变。
何谓“变”?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庆华解释,它是指将佛经的主要内容表现出来,构成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幅绘画,“俗称变、变相或经变,是我国特有的佛教画。”今日已融入日常用语的“变相”一词,即源出于此。莫高窟壁画中共有33种经变,尤以东方药师变数量居多。从古至今,人们对健康生活都有着美好的祈愿。
专家们还发现,第220窟的壁画上有两处墨写题记,落款为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这一年玄奘法师仍在印度,说明其归国前,敦煌已是佛教胜地。
如果说第220窟比较简单,那么,第45窟堪称“盛唐气象”之典范。石窟正壁敞口龛内有7身塑像,释迦牟尼居中,右手上举、左手抚膝,正讲经说法。两侧各3尊塑像,依次为弟子、菩萨和天王。他们身形婀娜、神态各异,是唐代雕塑精品。窟内壁画为观无量寿经变、观音经变——观音原作观世音,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改称“观音”。
值得一提的是,唐皇室自称太上老君后裔,使道教在唐代发展迅速。由此,道家文化也向西传播。藏经洞内就发现了500多件道经写本,可分为长安写本和敦煌写本两大类。据说唐代敦煌曾建有10座道观,如此看来,王道士成为莫高窟当家人也不算突兀。
“唐代的石窟繁华富丽、内容多元,体现着一种博大、包容的胸怀。”罗庆华说。
公元755年末“安史之乱”爆发,席卷大半个中国。朝廷急调各地精兵,致使河西走廊兵力空虚,吐蕃趁机进军,攻占了沙州(即敦煌)。吐蕃统治60余年,给敦煌带来了藏文化。同时,吐蕃统治者也推崇佛教,开凿了不少石窟。第158窟就由他们营建。
该窟形制简单,却极富视觉震撼——走进长方形石窟,迎面就是一尊卧佛像,长度达15.8米(复制为13.6米)。“这是释迦牟尼佛涅槃像。”敦煌研究院专家说。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教化众生满八十载后,说了一天一夜的《大般涅槃经》,“即于是夜,右胁而卧,汩然大寂”。这尊卧佛像就保持着这种姿态。第158窟是莫高窟仅存的两个涅槃窟之一。
三国志·步骘传残卷 东晋 长24.2厘米 宽42厘米 敦煌研究院收藏敦煌文献第0554号(一级文物)
最后背影:没落与重生
代表作:榆林窟第29窟、莫高窟第3窟
吐蕃统治者还经营了榆林窟。榆林窟,位于今甘肃省瓜州县城南70公里处,从石窟形式和题记推断,隋唐前已动工。从唐、宋至元、清均进行过开凿和绘塑,其规模和技艺仅次于敦煌。因两地相近,内容和风格互相影响、渗透。
唐亡后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907年-960年),至11世纪,形成了北宋、辽、西夏鼎立的格局。位于西北部的西夏,管辖敦煌将近200年。西夏统治者笃信佛教,在莫高窟新建和重修石窟;在瓜州,也兴建了4座石窟。最具代表性的有榆林窟第29窟。
此窟以“水月观音图”著称。其灵感源自唐代画家周昉的“水月之体”,壁画中的观音菩萨端坐金刚宝座,通体笼罩着一层半透明的圆光,意境深邃、气氛神秘。石窟前壁门两侧还画着供养人,左侧第一个供养人为西夏国师,地位尊隆。所谓“供养人”,罗庆华解释,是指那些出资开凿石窟、制作佛像者。“他们出了钱,就把自己的画像画在石窟里。”
因耗资巨大,供养人往往富有权势。当然,也可以好些人集资,共同开凿某窟。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创始人戴志康的话说,这相当于“众筹”。
有趣的是,供养人不限于男性。此次来沪的莫高窟第61窟壁画中就有女供养人像。专家考证,她们是敦煌望族——曹氏的女眷。曹氏虽为汉姓,在敦煌却有两大渊源:一为中原;二为中亚粟特人,来定居后改姓曹。这又是敦煌民族融合的例证。
宋元时期,随着海洋贸易的兴起,丝绸之路开始萧条。因此,元代晚期的莫高窟第3窟几乎是敦煌石窟的绝唱。该窟虽小,壁面制作却与《营造法式》记载的方法相符合。窟内的千手千眼观音像绘制细腻、精美,被誉为元代绘画艺术的巅峰。
及至明代,边防重心由西北转移到东北,驻兵只到嘉峪关,敦煌的战略地位丧失,加速度衰败。19世纪末莫高窟已十分荒凉,崖面塌毁、杂草丛生。1943年3月,当油画家常书鸿首度踏上敦煌时,看到的是一片颓败景象——国内外劫掠者已将成批的文物运走,石窟成为贫民居所,他们在里面生火煮饭,壁画被熏黑……
1944年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任所长,着手对莫高窟进行清理、调查、保护和临摹。1950年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石窟的调查和保护工作全面展开。之后六十多年,一代代“敦煌人”在此守护。为了复原修复和临摹,很多人投入了整整一生。此次大展命名为《生灵的歌》,这既是对敦煌的赞美,也是对敦煌人的礼赞。
敦煌文化知多少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与酒泉、张掖、武威并称“河西四郡”。
●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原作“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通称“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持续一千多年。
● 莫高窟现存735个石窟、45000平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5座唐宋木构窟檐。
● 最大的洞窟达200多平米,最小的不足1平米。
● 735个洞窟中,492个绘有壁画、立有彩塑。
● 藏经洞(第17窟)共封存了各种历史文本、绢画、刺绣等文物约5万件,包括汉文、藏文、梵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等。
● 时值晚清,敦煌文物流失海外,留存者仅8000多卷。4万多件文物散落于英、法、德、俄、日、美等国的数十家收藏机构中。
● 2010起,敦煌研究院启动“敦煌壁画数字化项目”,将147个重点洞窟的壁画进行数字化,涉及壁画面积23706.75平米。
● 现在莫高窟一共开放60个石窟,分为12条线路,其中4个洞窟必看。但每一组参观的游客只能看8个洞窟。
下图:第257窟 北魏 九色鹿王本生 常书鸿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