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奇思妙想和江郎才尽谐音,下面小编就以2136字给大家详细介绍,预计阅读需要6分钟!
本文转自数英网
简介简单,一语双关,逗趣十足,这就是为什么谐音梗流行了这么多年,依然流行并活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广告主喜欢用各种谐音梗写文案,推广品牌;但写谐音梗简单,要写好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何将谐音梗玩得风生水起?一起来看看这些品牌的答卷。
01
Thank U,唯有自豪
UZI退役,他的老东家RNG俱乐部告别。这段文字不仅包含了UZI的球员ID"UZI"和他的真名"Uzi",还代表了职业球员UZI已经离开了舞台,现在只剩下普通人Uzi。这句谐音不是有趣,而是感人,清晰地表达了俱乐部对他八年来的奉献精神和对自己卓越成就的骄傲的感激之情。它也显示了俱乐部的真挚感情,因为它出现在UZI因悲伤而退役的悲伤时刻。
02
嘿~知妈乎诶~
知乎与南方黑芝麻糊联合推出的芝麻糊,采用在知乎中间插入妈妈二字的方式,实现了双方品牌名称的谐音,同时利用母亲节这个营销节点,宣传知乎全新的新妈妈栏目。而这个谐音因为之前的一句嘿~,所以整体轻盈活泼,所以广告片也充满了欢乐的气氛,重点表现南方黑芝麻糊想要传达的童年味道。
03
陆游气坏了
360凭借路由器和陆游七的谐音,套用陆游的名字,完成了自家路由器的谐音梗文案,还为此推出了小条,早在2019年,360路由器就已经发布了陆游梗的文章,但在今年4月底,谐音短语陆游七坏了突然出现在搜索最多的话题中,于是360顺势而为,再次推出系列文章,借着热度宣传了一波产品。
04
吱敷宝公狮招瓶碧叶大学僧辣
支付宝这次的招聘广告把谐音梗玩到了极致,整个广告都用谐音代词来指代代词,比如"吱福宝" = "支付宝""雄狮" = "公司""招聘瓶" = "招聘""毕业" = "毕业""大学僧" = "大学生",极其考验脑筋急转弯,而这整个谐音梗传递的是一种充满鬼畜的意味,一下子拉近了支付宝和沙雕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他们吸引到同样有创意的年轻求职者。
05
一起哈啤
“一起来哈啤”这句广告语作为哈啤的一系列营销,与品牌的契合度很高,一方面,“哈啤”是哈啤的缩写,可以代表品牌,另一方面,它也是英文中“快乐”的音译,为品牌传达快乐、好玩的理念,与年轻人充满活力的形象相吻合,因此可以广泛提升用户好感度,帮助品牌扩大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
06
行走的谐音梗王
一个好的艺名和一个好的代言有多重要,在毛不易身上可见一斑,无论是与银联合作的“一毛钱不容易”,还是与霸王合作的“摆脱不容易,有你真好”,毛不易这个名字都是谐音的集合,完美契合了两个品牌,不仅给毛不易本人带来了障碍,也让用户对品牌的定位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07
年年得福,宫送新福
德尔福一直是多芬最经典的新年口号,因为它与多芬品牌名称谐音,每年德尔福不仅是一句祝福语,还巧妙地强调了多芬品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给用户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今年,多芬联合故宫在三个地方复刻了展览《在宫殿里过大年》,因此它增加了一个充满新年气息的广告,不仅指出故宫是该活动的组织者,还传达了真诚而温暖的新年祝福。
08
景甜代言景田
明星与品牌因名字牵手,景甜和景甜,这一对甚至不需要达到记忆点完美融合的口号,在当时,景甜自《大唐荣耀》大火触达新用户群以来,一直保持着一定的热度,而这一代言通过和谐谐音和明星热度产生了很高的话题度,这也使得品牌形成了持续的曝光,强化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
09
小朱配琦
央视的直播带货之路从谐音梗的标题开始,这个由来就是全网熟知的动画电影《小猪佩奇》的谐音梗,直接加入了两位现场主角的名字,简单粗暴却非常有纪念意义,不仅让人记住了主角是谁,也引发了人们对朱光权、李佳琦等两位跨界人联手带货场景的好奇,营造了轻松有趣的广告氛围。
当然,不可能每个品牌都像上述案例一样成功玩转谐音梗,还有一些品牌把原本充满笑点的谐音梗,变成了令人尴尬、迷惑的反面教材。
01
女将军的黑历史
这款片仔黄美白霜的六分钟广告,用了女主木兰式故事中“黑”的谐音,原本打算通过展示女主皮肤黑的口号来推广产品,不怕被别人黑,想拥有白皙的皮肤,不要白活一生,却因为对黑白的定义,陷入了一个说不清楚的表达怪圈,让人看了之后一头雾水,尴尬不已,用黑白皮肤来定义生活中的美丑和幸福,也值得进一步思考。
02
不彤怎young
仅针对代言人关晓彤设计的这则广告,中英文谐音放在一起,却免不了要读卡。"童"和"年轻"都有强行点的嫌疑,毕竟无论是关晓彤的脸,还是年轻这个品牌理念,用户都已经耳熟能详。
03
无可T代,你是唯1
蒂芙尼今年的520广告语似乎还停留在火星时代,如果谐音T的正面也可以解读为对T环的解释,那么1的背面无疑只是为了与前半句对称,对此,带着粉丝滤镜而来、为了代言人易杨千玺而关注品牌的追星少女们纷纷表示我不行、好土。
综上所述,谐音梗因其平易近人而受到品牌推广的喜爱。
品牌在设计谐音梗时,不要为了凑梗或赶时髦而强行使用谐音,要多考虑谐音是否让人觉得有趣,是否能清晰表达品牌诉求,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积极的记忆点。
否则,谐音没弹好,把自己弹成了谐星;梗没造好,让用户看到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