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慎终追远,登高辞青?
①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②
慎终追远,汉语成语,拼音是shèn zhōng zhuī yuǎn,意思是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出自《论语·学而》。
成语解释
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登高是汉语词汇,拼音是dēng gāo,意思是升至高处。出自《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十五:“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明刘基《旅兴》诗:“登高望四方,但见山与河。”清·田兰芳《蓬莱道院(袁可立别业)待月诗》:“非君谁发登高兴,老向交游事事慵。”郁达夫《采石矶》:“这样的念了一句,他忽然动了登高望远的心思。”
辞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í qīnɡ,意思是旧俗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人们结伴游山﹐于郊外饮酒。
③
【解释】: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示例】:五间正殿前,悬一块闹龙填青匾,写道是:“~”。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我们可能平时见过有的人家办丧事的时候,墙上贴着“慎终追远”四个字,平时的时候不能贴这四个字,春联更不能用这四个字。“慎终”是慎重地对待死者,“追远”是追念祖先。孔安国在注《论语》的时候说:“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对待死者应该竭尽我们的哀痛之情。死者当初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现在是他,以后就轮到我们了,这是谁也逃脱不了的。现在我们如何对待死者,将来别人也会如何对待我们。
二、赏秋的诗句大全?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描写秋天的词:《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登山辞青是哪个朝代的事?
战国时期就有了。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据文献说,“登山祈福”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
据南朝时期梁国的文学家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东汉时,豫州汝南(今河南汝南县)有个名叫桓景的人,他拜了一位叫费长房的神仙为师,学习仙术。
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这天,汝河瘟魔要出来害人,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你带领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桓景照着去办了,家乡人都跟着上了山,佩戴了茱萸叶,喝了菊花酒,汝河瘟魔不敢侵害。到了傍晚,他们回到家中一看,家里的鸡、狗和牛、羊都死去了。
从此,九月九日登高避灾的风俗就这样流传开来。“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还有步步高升的含义,这也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④
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时期,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至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九“在数字中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四、霜满大地小诗七律?
霜满大地小诗七律的相关诗词有许棐所著的七言绝句《枯荷》,毛泽东创作词作《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冬云》,宋代苏籀创作的诗歌《夜凉》,明代李梦阳创作的七言律诗《秋望》,唐代孟郊创作的七言绝句《登科后》,艾青的现代诗《我爱这土地》,唐代诗人钱起创作的七绝诗《归雁》,描述莲花的诗词《原创诗词》,朱淑真诗作《清昼》,还有诗作《水边》。
夜循历法渐延长,过渡秋冬露凝霜。
北宇遥望天碧静,南山近视叶焦黄。
登高赏菊心情爽,眺远飞鸿影在翔。
节气轮回先祖定,莫违规矩及增裳风寒气冷露结霜,草木凋零落叶黄。
暮洒深晖涵晚月,晨凝浅雾隐朝阳。
金菊吐蕊香飘岭,绿柳垂丝影入塘。
旷野斑斓枫正秀,无垠大地赏秋妆。
山村九月满霜天,
清早推窗沁面寒。
树挂银须莹色灿,
冰雕晶叶透颜恬。
轻纱红漫枫林上,
珠翠黄悬桂树尖。
草木摇纷秋瑟地,
通幽曲径撒新盐。
译注:
山村的农历九月,
寒潮袭来,
深秋的寒霜铺天盖地;
清晨,
我推窗一看,
一股寒气沁人心脾迎面扑来。
院墙外的树枝上都挂满了白霜,
花草树木像披挂着的银须,
朝阳的照耀下,
枝叶晶莹剔透色彩灿烂;
像冰雕一样同样晶莹剔透的凝结着霜花的枝叶,
颜色之中透露出纯洁和恬静。
五、九九重阳节表扬孩子孝敬的句子?
“重九节”也叫“久久重阳节”,也是敬老节。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望,晒秋,踏秋等。
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别忘了教育感化我们的孩子要孝敬长辈。
对孩子们的点滴感恩的行为进行表扬。
比如:我的孩子在这一天没忘给爷爷奶奶送来礼物和祝福,我会说:“孩子你这么知道感恩,我替爷爷奶奶祝你好运不绝,成功不缺,幸福快乐永不歇!
”
六、有关重阳节的配诗?
有关重阳节的配诗有: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九日齐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7.《采桑子·九日》——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8.《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扩展资料: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七、九月送秋归是什么意思?
九月送秋归,秋花迎风笑!教师节快乐!祝愿天下的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举国共庆师恩重,成才路上靠师恩。孜孜不倦知识播,恩师教诲永不忘,品德高尚新人做。正是有了您们,祖国的花朵才能茁壮成长成为社会主义有用的人才,老师,教师节快乐。敬礼!
答:九月送秋归,我的理解是辞秋的意思。农历九月包历经秋季六个节气中的最后两个节气,寒露和霜降,是秋季的尾声。此后便入冬了,草木迅速凋零,虫蛇蛰伏,绿野尽褪,万物复苏只侍来年了。古人在九九重阳节活动仪式很丰富,饮菊花酒、佩茱萸草、吃重阳糕、祭先祖、送寒衣等等,但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登高赏秋。当然除赏秋外,亦有惜时别离,依依不舍的送秋别秋之意。再次回望秋的绿野,秋的金黄,将谢幕前的秋季风景尽收眼底,故有人将九月登高称之为:辞青。对老百姓来说,秋收毕,仓禀实,人心悦,九月辞秋送秋归,注定是一次丰盛的践行,物质和精神,都恰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