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军媒祭英烈(退役军人官网祭英烈视频)

军媒祭英烈(退役军人官网祭英烈视频)

有网友问军媒祭英烈,下面小编就以2676字给大家详细介绍退役军人官网祭英烈视频,预计阅读需要7分钟!

我今年77岁,大半辈生涯中,学生阶段就摆卖过摊贩小商,稍后当过码头工人、插队农民、民办教师,时间最长的职业是医师,可谓“工农兵学商”,有四项都基本历练过。只是在“兵”的方面,由于当年社会的偏见,笔者只当过红卫兵及普通民兵,连基干、持枪民兵都无缘,但这并不能遏止我心目中的军旅情结。

我在广州念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演讲比赛,我就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张积慧勇猛歼敌为题,参加演讲,获得好评。

下乡知青的军旅情结

求学阶段,我看过的电影不少以军旅题材为主,如《英雄虎胆》、《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及读过的小说《红岩》、《形形式式的案件》、《林海雪原》、《青春之歌》乃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至今一些机智刚勇、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依然鼓舞人生。

语文课中有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当年的学子心中都有一个清晰的答案。孰料多年之后,有回答成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各种流量明星!

下乡知青林亚菁和他的军人大哥林士贤于1970年代初

多年的生活实践,使我对人民子弟兵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逝去的勇士先烈,衷心表示悼念与敬意。

抗日战争时期,我的伯、父辈曾在国民政府的号令下,冒着敌机狂轰滥炸的危险,抢修铁路、公路、机场;有的甚至为打通国际运输通道,付出了生命;最终二伯锡琳获颁抗日勋章。此外,李华等一些亲友,参加了当年战工团、学生军一类抗日组织。这些为中华民族挺身而出的壮烈行动,理应受到全体国民的崇敬。

当年抗战学生军老战士

解放战争时期,我当年插队西山的大队支书杨迪芳,就与我们住在同一生产队。他原是一名解放军战士,给我们讲述过不少当年部队南征北战的战斗、生活故事,但“文革”期间他被当作走资派而批斗下台,文革后因年纪偏大,已不再任职了。解放军勇士梁智全,是我曾经的街坊,我对他的故事在微头条《十三巷的追忆》中已作过披露。

梁智全

梁智全的证书

抗美援朝与剿匪平叛:新中国成立后的热血青年,为保家卫国,报名参军十分踊跃,年纪轻轻就上战场杀敌,我在头条为李林扉烈士、林士贤大哥等,专门发了《李林扉:27岁的贵港籍解放军烈士,他坟前四块墓碑的故事》及《林士贤:一位参加抗美援朝、平息西藏叛乱、报国孝家的中共党员》等文章,将他们的英勇事迹壮举整理出来,使后人永不忘记。

李林扉烈士夫妇

林士贤伉俪

1960-1970年代:我1959年初中毕业后,同班的黄守扉、郑海群同学,都有参过军。郑海群是新塘人,当兵复员后安排到木格供销社工作,与我爱人同一单位;可惜仅两三年他却病逝了;我到木格供销社探亲时,曾与他有过几次聚旧。黄守扉是南江人,是学校体操队的主力;后来进过体校、参军并进入军医大学学习,分在部队医院工作,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1986年他转回贵县中医院当医师,笔者与他曾多次见面聚会,可惜他也提前到天国报到了。

同学聚会中的黄守扉(左1)

笔者当年的好友

姜庆昆和谭树生,是1960年代初我的好友之一,由于出身好,都有机会参军去了。姜庆昆后来,还成了我的妻舅,转业后在贵县电缆厂、外贸局工作,可惜未到退休即病故了。谭树生在部队是团级干部,转业回贵港糖厂任办公室领导,已退休多年,被腰椎毛病所折腾。

姜庆昆

笔者与谭树生(左)于2015年

笔者插队的农友中,参军入伍的也不少,如当年在农村中的好友杨志赋,及同队的青年杨多添等,都经历过军营的锻炼。

笔者与杨志赋(左)于2020年

老三届插队知青中的刘庆华、麦建祥,都曾参军入伍,经过革命大熔炉的洗礼,受益终身。刘庆华日后安排在玉林地区工作,曾在过文工团、老干局等单位。麦建祥的经历更为丰富,他1968 年2月参军,退役后当过地质队工人、团委书记……检察长、防城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步一脚印,对社会贡献建树良多,获得了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殊荣。

麦建祥

麦建祥的纪念章

笔者到玉林工作后的老上级,曾任地区(市)卫生局领导班子职务的黄殿鉴,桂平人,也是1970年代的老兵,在深圳、东莞等地服役期间于1971入党;回到卫校读书后分配到地区卫生局工作至退休,他也获得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殊荣。

笔者与黄殿鉴(左)2021年7月于深圳

笔者的亲家侯伟华生于1950年,1970年参军入伍,先往湖南涟源,后转到郴州等地,在部队于1974年入党,转业后在广州番禺工作。他洁身自好,对党忠诚,不为邪气歪风所动,最终在某公司党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安享晚年。

侯伟华

笔者夫妇与亲家侯伟华(右1)于广州番禺莲花山

1980年代的军人,显得更加年轻而朝气蓬勃,文化基础好,技术兵种也多,笔者执教反帝学校的学友中,有3人颇具代表性。

黄绍波,广西中医学院毕业后,分到桂林一八一医院工作,根据战备需要,成为一名中西兼备的优秀外科大夫,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上过法卡山,最后在贵港一九一医院退役。他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大大加深了对人生的理解与体验。

黄绍波

陆航是当年反帝学校比较有个性的学生,笔者为了他的学习问题,曾多次到他家家访。他高中毕业后参军,在部队时职责是空军修理,也属参战部队,但未有机会到一线。他从军后转业到家乡贵港的交警部门,在岗位上一干几十年至今,已经是一名受人尊敬的老交警。

陆航在部队时的军装照

老交警陆航

陈伟华读书时随家人下放到农村,几乎干过所有的农活,有深深农村情结;他“非常喜欢老师当年讲课时不拖泥带水的方式”;后来他1982年参军到部队,成为一名空降兵,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转业回地方政府后,他保持、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作风,踏实工作,任职政府相关部门。他说:经历了从军参战的洗礼,现在对待生活非常的坦然自若!

陈伟华1984年上海外滩留影

笔者与陈伟华(右)于2020年

笔者在玉林工作时的好友卢志勤,也是1980年代的兵。他战友情深,性情豪爽,夫妻俩创业有成,乐于助人,解困救急,有求必应。下面照片显示,当年的兵哥哥,已变成中年大叔了。

当年卢志勤(后排左1)与战友

卢志勤于2021年

笔者夫妇(前排)、卢志勤夫妇与战友阿贵(后排右1)合照

1990年代的兵,更具有时代的特色风采,使人耳目一新。我现今居住的深圳小区,保安队长苏玉炜是笔者广西老乡,他1994年入伍,在深圳边防武警七支队服役。目前深圳有关保安的岗位,都是复退军人优先录用,以继续发挥优势,保社会一方平安。

都是立过功的兵,苏玉炜(左2)

笔者与苏玉炜(右)

新世纪后的兵,又多了一分新气象。2002年,玉林卫生职业学校笔者执教过的学生李智,从广州发来一信,汇报了他在军营的生活点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民军队将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永远向前!

李智2002年10月于广州某部勤务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72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