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课文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
第二种:文章开头从“立春”写起,以文学语言、拟人的手法叙述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与花果的生育成长和鸟虫的活动出没,这些就是物候现象。
文章写春天,“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这里按时序选取了一些具有特征的自然现象,说明了问题。
接着写夏天,强调气候是“炎热的”,又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季,主要选取“果实成熟”,树叶黄落,“北雁南飞”,昆虫“销声匿迹”等特征来写。
而写冬天,则是从深秋“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过渡到“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一句话就成了。
可以看出,作者在写四季时,既抓住了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写法上有变化,词语丰富,句式多样,并恰当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一些成语,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
在普及科学的读物里,这种写法很重要。
在这一段末了,总结了一句:“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这句话点明四季变化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是带有规律性的,这就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