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之意,端午节初始的意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说法。民间有“扒龙船”“吃粽子”“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绣荷包”“饮蒲酒、雄黄酒”,走亲戚等习俗。端午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所以又称为天中节,端阳节。因为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近些年来,有人把端午节又称为“诗人节”。
请诗友们根据端午节日,写一首格律诗或者词曲。题目自拟,要标注用韵谱依据。
沁园春·端阳同怀(中华通韵)
文/杜兴华
节至端阳,恰逢百年,千古吊君。念江天君远,楚辞月练,捶胸天问,美政风巡。举身投江,尚贤殉国,能效英雄有几人?离骚也,香草悬日月,笑傲红尘。
采香叶洗匏樽,菖为酒、今朝美醉醺。听龙舟催号,雄师跃马,推翻旧制,更立新春。气正风清,国强民富,功刻燕然石上文。湘江上,向伟人致敬,红日一轮。
《排律·屈原颂》(中华通韵)
文/杜兴华
身许汨罗江,千秋祭端阳。
征帆追掠影,挥泪哭国殇。
天问明法纪,九章谏楚王。
忧国怀社稷,献策建纲常。
谗毁情宁在,游离景不长。
忠贞终耿介,操守亦清狂。
别土辞神女,伤春眷楚湘。
龙门随放浪,洞庭顾回乡。
身自椒兰叶,心如日月光。
君王昏转昧,橘井救难偿。
仄路穷飞鹤,离骚永流觞。
一朝扑汨水,端午奠天苍。
史著丹青列,诗传碧海疆。
粽香思缕缕,艾草系芒芒。
屈子精神照,爱国旗帜扬。
中华今崛起,景象醉辉煌。
渔家傲*端午思屈原(新韵)十二齐
文/胡玉萍
端午艾熟香自溢,家家米粽为谁祭。荆楚边声连角起。屈子虑,直言进谏君心闭。
奸佞布谣传恶语。陷忠臣愤然离去。以死洁身寻大义,苍天泣,汨罗江水千秋忆。
悲屈原
文/潘书文
忧国忧民难站台,岂甘瞑目汩鸣哀。
憾怜宏志长天叹,何未良才伯乐来。
贤杰身亡伤感引,史书万世不容猜。
离骚高唱彰经典,当念精神屈祖雷。
七律、端午话今古(通韵)
文/刘娓妮
五月端阳仲夏天,蒸腾暑气汗衣衫。
遥思屈子投江水,近见隆平守稻田。
天问诗篇华夏唱,杂交水稻世间传。
佳节煮酒评今古,党建功勋已百年。
端午
文/海天一色
五月榴红米粽香,年年长祭汨罗殇。
爱国高志千秋颂,天问离骚万世芳。
端午思娘亲
文/张志青
端午枣红青粽香,家家艾草伴雄黄。
为儿防病驱虫害,护佑成人莫忘娘。
七律.端午咏怀
文/于雷
仲夏之时日渐长,榴花血色沐朝阳。
香甜粽角传情意,纤细丝绳系赤黄。
桨启龙舟掀巨浪,身投汩水恨国殇。
为求真理千秋烈,天问九歌永世芳。
七绝(中华通韵)辛丑端午
文/安富平
离骚天问九章长,赴死忧国醒万邦。
若有屈原风范在,何贪几亿进私囊?
五律·端午节兴怀(新韵)
文/舟子
千舟飞竞过,白浪卷边云。
江叹铮铮骨,风招赤赤魂。
“离骚”清韵在,“天问”雅言存。
古往东流水,垂青有几人?
七绝 • 端午
文/李佳炜
箬叶竹壅围糯米,草师婆护佑孩童。
永铭屈子汩罗水,竞渡龙舟破浪冲。
七绝•无题
梅映雪(潘静元)
门悬艾草点雄黄,黍粽堆街未觉香。
移步湖堤风也懒,柳丝无趣钓斜阳。
七绝.端午思贤(新韵)
/雪漫秦岭
门插艾草叶茎长,七彩荷包袅袅香。
误入淤泥独自醒,千年日月共齐光。
釆桑子•端午节(通韵)
文/刘娓妮
艾香米粽龙舟舞,夏夏端阳。今又端阳,屈子忠贤人赞扬。
九章天问离骚唱,惊世词章。盈网词章,为使贤良德显彰。
七绝·端午感怀
文/燕小君
今时重午韵倾城,米粽香包感慨生。
惟愿人间多喜乐,再无屈子舍身争。
采桑子~端午思亲
文/焦德斌
雄黄挂艾荷包戴,岁岁端阳。又今端阳,睹物梦觉见我娘。
银针碎布花镶绣,昼夜匆忙。集市匆忙,毛币量回半月粮。
满江红·端午节怀念屈原(中华通韵)(柳永体)
文/张小锋
千古江山,曾留得,几人姓字。自盘古,三皇五帝,诸多陈迹。汩水魂魄天不老,人民思念地无忌。陷化作,《天问》并《风骚》,书正气。
沧桑变,风劲舞,初心集,春潮溢。喜一带一路,商贾亲密。节至端阳民倍喜,国逢崛起魑犹泣。把龙舟,赛动地惊天,擎旌帜。
又逢端午
/枫林
彩绳吉瑞粽香甜,艾草青青醺碧天。
节至心燎行李鼓,南来北往爱为牵。
端午抒怀
文/师建军
端午安康祝健安,汨罗江畔祭屈原。
纵身一跃垂青史,作古千寻端午传。
使命要同德共筑,初心凭着爱相延。
农桑花放诗远方,前进征途创雄关。
(2021年6月13日端午节)
【采桑子】端午
当代/鱼海老卒
问君曾否归乡里,麦浪金黄。杏子金黄。艾草悬门蒲酒香。
又尝香粽思余事,昔日端阳。今日端阳。唱罢离骚复国殇。
命题审稿:杜兴华
统稿制作:赵军刚
图 片:网 络
《旬邑蒹葭女子诗社》
202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