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归故里
每次返乡都需长途跋涉,一天的火车颠簸,下了再驱车30分钟,看到一棵古榕树便是到家了。
绕过榕树,赫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明清时期的牌坊,它威严、古朴、肃穆,巍然高耸于镇前,再多的路途劳顿,俗事烦心都在这一刻放下了。
百年来,牌坊默默镇守着这座江南小镇,即使你是第一次来到我的家乡,也定能相信这里蕴藏着古老的传说。
走过牌坊,是一条蜿蜒的青石板路,坑坑洼洼,十分狭窄,只适于步行,即使再有排面的人都要在这里下车。
幼时的我总是不顾奶奶的嘱咐,常偷偷骑着大伯的自行车在石板路上穿行。
摔在上面自然少不了青一块紫一块的,所以总是小心翼翼,但偶尔还是会挂彩,每次奶奶都心疼得不得了。
有一条河水从小镇的中心穿过,记忆中河水常年清澈见底。
每到夏天,堂哥就领着我们去抓鱼捕虾,我很怕青蛙,所以从不敢下水,只敢在岸上看着,帮他们放风,免得被叔伯们发现,不然回去是要挨打的。
顺着河道,能看到一座石桥。站在桥上,就能看到小镇的全貌。这儿的房子鳞次栉比地排布着,透着美学的高深,有着诗意的情调。
02恋家乡
我们家的房子是木质结构,全屋散发着木材的天然香气,冬暖夏凉。这是座老宅,听父亲说是太爷爷造的,年岁大得吓人,但依然坚固无比。
我家是双职工家庭,父母年轻时都忙,每到寒暑假我就被送回小镇,待在奶奶身边。爷爷在我尚处襁褓之时就过世了,所以每回我只能在墙上的老照片里记爷爷的长相。
白天,小镇上会摆出很多摊子,还有许多走街串巷的小贩,摇铃叫卖声、孩童嬉笑声,此起彼伏,相当热闹。
堂哥跟我年纪相仿,在天气晴朗、风力合适的时候,常带我去河边放风筝。
风筝是堂哥自己做的,削两根竹篾,绑成十字,用棉线固定好,再在宣纸上画喜欢的图案,然后糊在支架上,我们还会剪很多条长尾巴粘在风筝上,最后栓上线就完成了。
我们可以在河边不知疲倦地放一下午风筝,直到奶奶出门来寻,我俩才意犹未尽地回家了。
即便如此,我还是更喜欢小镇的夜晚。
夕阳西坠,重重暮云遮住了远处的青山,天色沉了,镇上却灯火通明,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灯笼。
夏天我们都会坐在门前乘凉,摇着蒲扇,吃着冰棍,大人小孩都聊着闲天,还有些人干脆摆张躺椅,就这样睡起觉来。常常要到后半夜略微有些凉意了,大伙儿才舍得回家。
这样的夜晚显得异常惬意和舒适,犹如时间在这里慢下了脚步,做什么都可以缓缓地、悠然地,是一种淋漓尽致的享受。
小镇在我的记忆里就没有哪里是不好的,无尽的童年乐趣都在那里、无忧的畅心时光都在那里,所以每年都盼着能多回几次。
03思归属
上初中后,课业逐渐繁重,母亲让我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因为我们这里的升学压力很大,所以自此就鲜有机会再回小镇了。
记得是我上初三的时候,一个初夏的夜晚,一家人都在酣睡。
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了原本的寂静。老家大伯来电说奶奶走了!
如此沉重的打击,让我们全家都很难接受。父亲搭最早的火车赶了回去,因为马上面临中考,母亲坚持不让我与父亲同行。
没能见到奶奶的最后一面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永远记得那晚的情景。
第一次见父亲垂泪,不停地伏在母亲肩头啜泣,喃喃地说着平时很难开口的一些话。
父亲说自己少小离家,奶奶对他是多有惦念,他都是知道的,说他对家乡、对父母其实是有着深深的歉意,同时也有着浓浓的依恋。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大人也会哭得如此伤心!
但是现在对父亲来说,奶奶走了,就意味着他没有了家,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可以回去的地方了。
犹如落叶无处归根,远行没了归程,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痛楚啊!
父亲一夜白了头,我也觉得自己在一夜间成长了许多。
家之于远行人有着莫大的意义,有亲人在的地方才会是真正的归属。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是异乡人最悲凉之态;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子女们最痛心之伤。
我们为了成长,奋力地在人生路上奔跑,应时常回头望一望来时的路,问一问爱我们的人:“最近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