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不是为了你!
这句话是中国父母的必杀技,反映了中国社会亲子关系的真实情况,即父母和孩子从来都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利益共同体。
目前,中国父母对子女普遍有两种看法:一是将其视为财产,需要投资和管理,以传承家庭传统,养儿防老;二是将其视为自己不得不偿还的债务,子女也不得不相应偿还。
但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很复杂,有的人感恩父母、爱护父母,把孝顺作为精神支柱;也有的人在豆瓣里建立了“父母是恶”群;中间还有绝大多数,和父母处于同一生活场景,试图在保持孝顺的基础上保留更多的私人空间。
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微信用户不向父母开放朋友圈。究其原因,其实不是代沟或害怕对方的担心,而是一种下属摆脱上级监督的心态。中国父母永远是管理者对孩子的视角,他们不会看到孩子有任何错误或波动。就像管理一项独特的资产一样,投资必须保持稳定和增值。
鲁迅和儿子周海婴。
父母的爱是大爱,而孩子的爱父母的是小爱?
中国父母与孩子的联系可能是世界上最紧密的,小时候为你小便,读书时为你付出,为你守候,结婚后为你做饭,照顾你的宝宝,父母毫不吝啬,毫无保留的付出,把孩子的生活当成一生的事业来经营,孩子也心安理得的接受父母的付出。很多人都无法想象,没有父母的钱怎么能出国深造,或者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怎么能正常工作。
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关爱是实实在在的,而父母得到的回报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通过孩子对生活和理想的延续,完成他们无法完成的事情。
逼着孩子弹琴的家长,大多都有一个音乐梦;花钱让孩子和外教一对一练习口语的家长,大多都有一个留学梦;而送孩子去打高尔夫、学习社交礼仪的家长,大多都有一个上流社会的梦想;孩子是一个比你更年轻、更有可能、更容易受你控制的人;那些当年无法实现的梦想,可能在孩子身上实现?
听中国父母说起自己的孩子,他们能感受到一种自豪和不满的情绪:一方面,他们欣喜于孩子有机会尝试小时候接触不到的一切;另一方面,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不够优秀,会不会变成白眼狼;也许抱怨是一种培养方式。聪明的孩子知道如何满足父母的要求,但也更容易迷茫,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走的路,想过的生活。
中国父母虽然对孩子要求很高,但爱的教育往往被忽视,父母往往会有一种感觉,自己对孩子的爱和孩子对自己的爱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父母的爱是大爱,是最无私的;而孩子对父母的爱少之又少,翅膀硬了就飞走了。
因此,孩子的成功让父母比孩子的爱更快乐。为了达到让孩子有出息的目的,一些父母甚至故意对孩子使用情感威胁、冷淡和虐待,以使他们听话,而且他们经常工作。因此,父母眼中越优秀的孩子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中山大学对广州九所大学35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1.3%的学生有自杀倾向。
Nacha在他父亲面前自杀了。照片/动画电影《Nacha Haohai》
所谓的心血不仅仅是为孩子出国留学买单
亲子关系的崩溃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在《封神演义》第十三、十四回。
李靖对哪吒恨之入骨,首先是认为他从肉球出生的过程不祥,影响了父亲的运气;其次是因为哪吒杀了龙王三皇子,给父亲添麻烦。哪吒为了不劳累父母,右手举剑,先去一臂,后断腹,凿肠除骨,散七魂三魄,归春为命",死后魂无生机,请母亲立宫,让他感受一些香火支撑生命。
李靖得知此事后,扬起六鞭,一鞭将娜扎的金身打碎。"他再次放火烧庙,责骂尹夫人:"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对我还有很大的伤害。现在你为他建造了一座宫殿,煽动了好人。你必须把这条玉带给我!"
虽然为了不牵连父母当场自杀,但在李靖眼里,他是个叛逆的儿子,他的行为危及颜面和仕途,必须断绝关系;因为我生了你,所以你从身体到心灵再到精神,一切都属于我,如果你不听话,你就会被毁灭。
最近另一个亲子关系崩溃的案例是:“卖房子送女人出国留学却嫁给外国人”,眼看养儿防老的计划要失败了,有些人把孩子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紧紧捆绑在一起,如果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就会毁了自己的生活,为孩子付出一切的父母不能放手,得到父母恩惠的孩子不想独立。
没出息的孩子也让父母崩溃《文汇报》报道,香港楼价连年上涨,越来越多的孩子与父母同住,超过20%的父母每隔两三天就会与孩子发生矛盾,争吵、忽视或指责对方,严重的甚至是肢体冲突。
但崩溃未必是坏事,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皮卡哈特认为,两代人的冲突可以减少相互依赖——父母逐渐放松对孩子的控制,孩子慢慢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虎妈蔡美儿。
望子成龙是中国父母的普遍心态,但在你从众为孩子努力之前,你需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能不能做到。所谓的心血,不仅仅是买个学位房把孩子送进名校,不仅仅是掏钱供孩子出国留学,更是让孩子从培训班跑到培训班,而你坐在门外等着玩手机。
要想让孩子成龙,首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不到的事情不要交给孩子来接手,不要把过不下去的生活作为孩子的人生规划。
传统的家庭关系模式是: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孩子,付出很多努力甚至牺牲,同时希望孩子能有出息,有孝心,孩子把父母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啃老,不尊重父母,也许我们走得太近了,把父母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把孩子的服从当成孝心,所以我们忘记了,这个世界上,除了听话的好孩子,还有不听话的好孩子。
越放手,越在手
胡适在《我的儿子》中写道:“树无心生孩子,我对你也没有什么好。”针对王长禄的信,他进一步回答道:“我希望我的儿子是一个正派的人,我不希望他成为我孝顺的儿子。我的意图是,‘正派的人’永远不会做任何打父亲、诅咒母亲的事情,永远不会对父母没有感情。”
美国总统特朗普家庭。
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应该建立的,不是纠缠不休的强关系,而是相敬如宾的弱关系,这并不意味着冷漠,而是打破了拥有关系的两代人平等相处的新模式。
对于父母来说,需要做的是放开一只手,闭上一只眼睛,留出一个空间,做好榜样——放开对他们管用的手,闭上他们不喜欢的眼睛,留出一个独处的空间,给成龙做好榜样。
对孩子来说,需要做的是,伸出一只手,睁开一只眼,留出一段时间,走好一条路——伸出互联网时代如鱼得水的手(帮助父母处理智能手机上不懂的事情),睁开被工作和感情遮蔽的眼睛,留出一段情感交流时间陪伴倾听,走一条既不啃也不弃旧的自力更生的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