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中沟通很重要。沟通是亲子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亲子教育成功的保证。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亲子沟通上存在问题,吃力不讨好的沟通方式屡见不鲜。
在亲子教育中,家长们开始越来越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倾听孩子的意见。然而,这些显然还远远不够。中国式亲子教育的弊端不是那么容易扭转的。现在很多家长在亲子沟通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让我们来看看父母吃力不讨好的亲子沟通。
指责埋怨型沟通
"啊呀!看,你又把衣服弄脏了!整天跟着你洗衣服,我是你的仆人!"
"你玩不够!作业又不做,我看哪一天你能成为大人哦!"
"看你那乱七八糟的桌子,都收拾不干净!"......
这些句子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征——指责和控诉。
责怪沟通往往会在家庭中形成“家庭责备黑三角”:
在这样的“黑三角”中,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以相互指责和埋怨告终。这个问题最终没有真正解决,成为未完成事件的遗产。下雨天背的稻草越多,就越重。家庭未完成的事情越多,家庭生活就越沉闷或紧张,就越危险。这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么接受,要么盲目叛逆,咄咄逼人,这对孩子人格的成长极为不利。
迁就讨好型沟通
"啊呀!妈妈不知道你不喜欢这道菜,所以她只能少吃点。你想吃什么?我明天去拿。"
“怎么,我给你买的这个指南针是小学生用的?对不起,我明天再买。"......
爱孩子,是把孩子当成一个能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的人去爱,而不是迁就和取悦孩子。
迁就讨好型交往的家庭表面友好,但缺乏一份家庭成员间真挚的爱,会养成一个人依赖、固执、软弱、任性等不良性格特征。此外,这种沟通也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沟通,是通过回避问题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缺乏建设性功能的沟通。
在这种迁就、讨好的交往模式下,孩子更容易形成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他们很少迁就父母。而这种交往造成的孩子的任性,主要表现在孩子面前和家庭内部。孩子往往是家庭以外的通融者。当孩子成年后,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个包容、讨好的小家庭,生活在缺乏真挚爱的家庭情感氛围中。
打岔啰唆型沟通
孩子:“妈妈,今天我们班在校运动会上获得了年级第一,我太高兴了!"
妈妈:哎哟,看你满脸大汗,脏兮兮的,快去洗干净,穿上衣服,别着凉了!"......
很热闹,但各说各的。没有互动。两个人自言自语。
"妈妈。明天我们春游,老师说每人要交5块钱。"
"又要交钱?自从你上学以来,我们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当时我们春游带了一瓶白开水和两块煎饼,走到郊外,根本没买票。你看现在,一个月光是水电费就几十,春游交钱,还必须带些零花钱,钱不好赚哦......"
一句话引出这么多话和事情。唠叨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听到别人一句话,立马进入自己的个人世界。他看似在处理别人的事情,其实是在处理自己混乱的情绪。
打断唠叨式沟通主要表现在母亲和一些过于琐碎的父亲身上。通常情况下,这样的父母不太在意别人的真实感受,纠结在很多意义不大的小事上,给孩子最大的感觉就是唠叨、讨厌。这种差距表现为双方表面上都在谈,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但根本没有信息交流。就像两台同时打开的收音机一样,每台都在持续播放自己的声音,没有任何观众或反馈。还有一种情况是,一方(往往是家长)喋喋不休,而另一方(往往是孩子)烦躁焦虑,希望这种唠叨快点结束,家长说了什么也没听进去。这种无效的沟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产生青春期问题,产生叛逆和冲突。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孩子冲突的是父母的唠叨,而不是父母说什么。
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明白,是你的唠叨让孩子拒绝了你说的话,这可能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很重要的。
超理智型沟通
"妈妈,我想买一支移动铅笔。""为什么要买?""原来的那个坏了。""我刚买的怎么坏了?你为什么对事情如此粗心?"......"嗯,下次不准再弄坏了,孩子要懂得爱惜物品。"
超理性的沟通有两大特点:一是夫妻对孩子不是超理性的;一是父母的教育意识和规范意识太强,带着滤镜看孩子。他们所有的成就和优点都被过滤掉了,只留下缺点和危险。家长不忘随时对孩子进行殴打、警告和规范。
这是孩子情感交流的严重缺失,特别容易出现亲子情感障碍。对孩子的影响有时会看到许多立竿见影的“好”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这对孩子个性的成长非常不利,亲子冲突往往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爆发。有些孩子可能在整个中小学都是很规矩的“好学生”,但在进入社会时或之后,他们可能会有各种适应障碍。而刻板、缺乏热情、固执、偏执、社交不畅等,往往成为在超理性家庭交往下成长的孩子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