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中,阅读理解题总是割据一方,占到总分的半壁江山。要拿下这半壁江山,要有扎实的基础和卓有成效的策略。
相信大多数同学们都深有同感,阅读难做,总是拿不到理想的分数。
其实方法不难,要想走捷径,得有走捷径的资本。打个比方,在古代,出行的交通工具有限,走官道花费的时间太长,也无法快速到达。这时候,如果有条近道,不仅能够节省脚程,也能更早到达目的地。
但是走近道,说得容易,最起码要对这整片的山川地势以及曲折小径做到了如指掌。而这样的了如指掌是通过自己一步一步丈量和一点一点摸索得到的,只有脑海中形成万壑山川图,想去哪里总是能第一时间规划出最佳路线。
解题也是一样的,丰富的知识储备加上合理的技巧,再难的题也将如探囊取物一般得心应手。
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理解某一句或者某段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常常是必考题型。这类题,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分析该句或该段的作用,一是内容上,另一是结构上。
结构上主要是它出现的位置,又有三种情况——文章的开头、中间和末尾。现在主要就其中的一种情况——文章的开头处的作用作一个详细的解读。
1.开篇点题,总领下文
“① 故乡是什么?”(节选自《回不去的故乡》)
问:说说文章第①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解析:
本题目问得很直白,关键词“第①段”、“结构上”,由此可以分析出这是整篇文章的开端,并且开篇就点到了主题“故乡”。“是什么”提出了疑问,以便引领出下文。
答:以设问的语气开头,开篇点出主题“故乡”,在文章结构中起到了总领下文的作用。
(回答时不要太死板,术语是可以灵活转换的,比如说点明主旨、开门见山这些都是可以解释说明的。)
2. 渲染某种气氛或氛围,推动情节发展
问:本文多次写春天的花,分析上面两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解析:
(1)找到这两段在原文中的位置——段首的最后。
(2)题目中关键词“春天的花”、“文中”、“作用”。
(3)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控全文大意,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具体表述。
答:从文中看,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大背景:“我”腰背疼需要治疗。描写人间三月天的美景,烘托了主人公轻松明快的心情,渲染了春天的美景美不胜收,推动情节发展,引出“我”的种种小故事。(主要对渲染某种氛围做分析,做铺垫容后分析。)
3.为下文作铺垫
做铺垫一般是为下文的出现,打一个基础,使得后面人物或故事等的出现不会显得很突兀。(还用上一个选段作解读)
解析:
解答时不能光说为下文作铺垫,要描述出文中交代的故事背景或环境描写,顺势引出为下文什么内容作了铺垫。
答:本段主要描写春天的花,通过美丽的花表现了文中主人公精神层面像花一样美丽愉悦。但后面又提到“微风吹过,片片花瓣蹁跹而下”,美丽的花再好也会零落,为下文老人的去世作了铺垫。
4.埋下伏笔,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埋伏笔一般是为了引出后文的情节,提前埋下一个线索,对后面即将出现的物或事作一个合理的暗示。
《3.5米长的微笑》中有多处伏笔,这里以其中一处来做简单讲解。
文中第一段中“上课不声不响,下课总第一个冲出教室的”为后文中“我早点回去是为了做好饭等爸爸”埋下伏笔,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注:作铺垫和埋伏笔这两个作用大家都不太好区分。
5.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问:简要分析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解析:
(1)首先明确思路,从文中的关键词“极为迷惑”得出作者设了一个悬念。
(2)其次知道设置悬念一般解答模式:引起读者兴趣,引出下文什么样的内容或暗示了什么,增强文章的可读性等。
通过阅读划线句,联系全文语境,可以这样回答:
答:划线句设置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文段中“生活在老实街,若不遵循这一不成文的礼法,断然待不下去,必将成为老实街的公敌”,可知必然引出下文陈玉伋在老实街的遭遇,同时又暗示了陈玉伋的结局,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增强了可读性。
以上仅是对阅读文开篇处的解读,还有阅读文的中间、结尾处在结构上的作用,这些会在后续系列的文章中一一作出解答。
看过上文有点啰里啰嗦的讲解后,我们来做一个归纳总结。如下图:
建议
我们不能一步登天,但是可以反复练习,下笔如有神的前提是读万卷书,与诸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