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建昌
图:来源网络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说过:“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管子》)。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生产粮食的国家注定要灭亡的,生产的粮食刚够吃的国家才能称霸,而生产的粮食根本吃不完的国家会成为最终的王者。管仲的这句话说明了粮食关乎每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而管仲正是用“粮食杀敌、兵不血刃”的计谋帮助齐桓公成就了春秋第一霸主伟业。读到这管老夫子的话,当年在农田里拾稻穗的情景又一幕幕地浮现在脑海里,那“颗粒归仓”的情景不就是在践行管老夫子话吗!所谓的“手中有粮,脚踏实地,心中不慌”讲得就是这个理。
依稀记得孩提时代,正逢“红色年代”的“活学活用”,所以一到农忙时节:收早稻和收割晚稻时节,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只要有空,就会很有“觉悟”地相约到田里去拾稻穗。那时候成熟的早稻和晚稻绝大多数是靠人工来割稻的,晒干后再由人工捆扎,而后挑到打谷场脱粒。这样就免不了会有一些稻穗被漏掉而落在田里。我们这些小屁孩就会赤着双脚跟在挑稻的大人后面,三四个、七八个,双眼紧盯稻田,只要有漏掉的稻穗都会被我们拾起来,捏在手里,积少成多。当稻穗捏不下了的时候就放在田塍上,在一起捆扎。捆扎好后,就煞有介事的交给生产队里。夏天拾早稻穗比较辛苦,因为时间紧张:一爿田,上午把稻割倒,下午就要将稻挑上来,以便在晚上把田翻耕好,第二天上午就可以插秧了。这就是所谓的“双抢”了。这种情况下,能拾就拾,来不及就只好作罢了。秋收晚稻时,拾稻穗就显得从容些了。因为晚稻割倒以后稻子可以晒在田里,晒干后再捆扎,然后再将捆扎好的稻把在田塍上堆成一个一个的稻堆,等越冬作物种好以后再慢慢地挑上来脱粒。
后来读初中了,拾稻穗就变成了学校有组织地参加了。每年的上半年的麦收时节和下半年秋收时节,乡下学校会放农忙假的。农忙假期间,学校会用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统一参加农忙劳动,劳动内容是上半年拾麦穗,下半年拾稻穗。“双抢”放暑假学生回家,一般不组织的。秋收时节,以学校名义组织一定的学生到一个生产队去拾稻穗。劳动前,学校会提前到这个生产队进行联系,诸如欢迎不欢迎、要去多少人、到哪些田块去拾等都要事先准备妥帖。而后定下时间,组织学生前去劳动。几十个人唧唧喳叽喳地到了田头,带队老师一声令下,哗啦一声,一班人就就会像一群麻雀一样朝前走去,当然在他们走过的田块里基本上找不到落下的稻(麦)了。这样的劳动我们学生是十分地开心,因为劳动前老师会告诉大家,这是去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就是要“颗粒归仓”,“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珍惜粮食的理念就这样从小自然而然地扎根在我们的心中了。
再后来,自己做了附设初中的民办教师,成了“孩儿王”,就由从参加老师组织的“拾稻穗”变成了组织学生参加“拾稻穗”了。记得有一次秋收时节,农忙假已放好,但有一个比较偏远的生产队队长来到学校 请学校组织一部分学生去帮忙拾稻穗。学校当然是一口答应了,因为那时学校都有一个“贫管会”管理着学校。学校让我跟着那生产队的队长去看看具体的田块,落实具体的时间。因为那个生产队离学校很远。我是小青年嘛,所以就要担此重任了。当时“贫管会”负责人也说,路远可以锻炼学生的体力和意志。
落实好具体的时间以后,就是组织学生去了。那天下午,学校把附设初中的初一年级所有课全部换成体育课和劳动课,下午一时半在学校操场集合整队。完毕,学校负责人亲自带队,学生举着红旗朝要去参加劳动的生产队出发了。约摸走了半个小时,到达了目的地。生产队的副队长早就等在田边了。因为事先联系好的,所以学生一到田头,两个老师一个班一爿田,分田包干。师生就迅速下到田里,迎着有深秋的微风在稻田里是寻找那失落的稻穗。
“老师,这儿有一个!”
“我也找到了。”
“老师,我手里拿不下了。”
“来,都拿过来,老师来扎好。”
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呼朋引伴地朝前走着。
一个半小时的劳动就这样在愉快和笑声中结束了。清点战果,唉,收获满满的,将所有拾到的稻穗过磅称重,近300多斤啊。学生们一听劳动成果,欢呼雀跃。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后来读到李绅的诗,感慨于这位诗人的诗句,既然“粒粒皆辛苦”,就应自然地“粒粒要珍惜”。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年物力维艰”。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年少时光的拾稻穗的劳动中得到了感悟和传承。
愿这一 “颗粒归仓”“珍惜粮食”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得以继续发扬光大。
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愁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