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上海方言吴侬软语 小朋友都会念的沪语童谣你又知道多少?

上海方言吴侬软语 小朋友都会念的沪语童谣你又知道多少?

上海话很多人可能都遗忘了如何讲,或者说着普通话夹杂着几句听似不太标准的上海话,在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老师都会教上海话童谣,回家以后小朋友用很稚嫩的声音说着上海歌谣,咬文嚼字并不是十分清楚,大概的意思是听得清楚的,虽然在从小恶补这些上海话,但是很多大人在交流中还是用标准的普通话在做交流,包括日常生活中和父母的沟通中,和朋友的对话中也是普通话在沟通,偶尔说着几句上海话。上海话已经成了上海人的标志,虽然有些新上海人也会说些上海话,有时说的也挺标准,有些不会说的人也在努力的学习中,希望自己以后能说的很标准可以渐渐融入到上海这座城市中做一个标准的上海人。

1930年代是上海话的黄金时期。和香港类似,上海的作家们意译或者音译很多英文单词,用到书面文本中去,通过当时上海极其发达的各种平面媒体进行传播,然后被普通话吸收。但近二十年来,由于普通话的推广与对普通话的依赖,上海话的造词能力严重衰退,只出现了一个语式“勿要忒……”以及“淘浆糊”等屈指可数的几个新词。

上海话其实是一种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濒临灭绝的方言,广东话因为有自己的拼音和俚语规则,不太会被普通话所侵蚀,但是上海话随着新上海人和新一代上海人对于上海文化的日渐生疏而逐渐步入危险的境地,现在00后的小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里都讲普通话,上海话夹着普通话讲,越夹越多,到最后忘记了很多词语在上海话中怎麽讲,这样下去,就流失了,而且很多上海方言没法用文字来对应一一记载,只是以民间口口相传,一旦流失,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上海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上海话又称上海闲话、上海吴语、沪语,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话是吴语的重要代表,与吴语太湖片其他方言基本能互通,是现代吴语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一支语言。

狭义上海话指上海市区方言,也就是现在被广泛使用和认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上海话是以本地吴语为基础,自然融合上海开埠后的吴语区各地移民方言而成的一支新型城市吴语。

广义上海话还包括各上海本地(郊区)方言,主要包括浦东话、松江话、嘉定话、崇明话、金山话、青浦话、奉贤话等。上海地区原由江东11个县组成,方言反应江东文化信息。

上海话是在上海地区悠久历史中形成的方言,汇聚了吴越江南语言文化的精华,有深厚文化积淀。上海话承载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回音、文化血脉、历史记忆。

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小朋友课堂上教了一些不错的上海童谣,小朋友回来会念给家长听,也让家长可以了解这些上海童谣,有些以前知道的耳熟能响的童谣也能一起跟着说几句,但是听到这些上海童谣总是很亲切,因为很贴近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一些日常相关,比如说“上海小吃"说的都是一些很普通的家常早点。

在上海,

有一种没规矩叫赤脚着皮鞋,赤膊带领带

有一种太妹叫拉三

有一种谈心嘎三湖

有一种疯子叫十三

有一种强叫来赛

有一种做作叫移样格得

有一种男人叫模子

有一种厉害叫辣手

有一种牛B叫结棍

有一种傻冒叫冲头

有一种范儿叫老克拉

有种状态叫鲜格格

有一种茄子叫落苏

有一种玉米叫珍珠米

有一种红薯叫山芋

有一种土豆叫洋山芋

有一种木耳菜叫紫角叶

有一种莴苣叫香莴笋

在上海,

父亲:叫ba ba(平声);ya;dia dia

母亲:叫ma ma;姆妈(m ma)

爷爷:叫yha yha

奶奶:叫a na

哥哥:叫gu gu

姐姐:叫jia jia

弟弟:叫dhi dhi、阿弟(ak dhi)

妹妹:叫me me

儿子:叫倪子(ni zi)

女儿:叫囡囡(nan nan)

在上海

最亲的人:阿爹拉娘

最反常的天气:晴天霹雳

最厉害的功夫:收魂灵头

最糟糕的一天:一天世界

最暧昧的话:意思意思

最倒霉的事:碰着赤佬

最烂的记性:黄鱼脑子

最遥远的距离:我了火里,侬了水里

最恶毒的诅咒:到西宝兴路去报到

最过分的假冒伪劣:绣花枕头一包草

在上海

昨天——昨日子

今天——今朝

明天——明朝

去年——旧年子

上午——上半日

下午——下半日

傍晚——夜快里

上海话是上海人的标志,现在改编重新演绎的老上海电影里的那些上海话也没以前的老电影说的标准,穿着旗袍在老上海的建筑里普通话里夹杂着上海方言,听上去非常的不舒服,上海人还是要说地道的上海话,这样在大千世界里让上海话也可以流传下去。

现在上海方言还是很有必要学的,这是一个标志,小编建议学校还是以多数上海为主,家庭朋友亲戚里交流的时候也可以多说说上海话,如果有国外的亲朋好友的,也可以把上海方言推广出去,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风向标,让更多了解上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56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