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有故事叫懒妇吃饼,讲的是明清时期,有懒妇因懒得动嘴吃饼而丢掉性命的故事。明清时期,河间有个男人很疼爱妻子,连吃饭都由丈夫喂食。有年遇到大饥荒,男人选择外出谋生,做出几百张饼留给妻子。时间一晃就过,待到男人回到家时,娇美可爱的妻子早就化成白骨。
根据后人补充的说法,妻子离世是因懒得动嘴咬饼。虽说俗语有夸张的成分,但因懒惰而丢掉性命的人确实存在,根本原因是没有主观能动性。而本文要讲的话题就和这个观点相关,小满当天晴天好,还是阴雨天好,见仁见智,但面对该问题应具备的价值观还是要在的。接下来文章将用三句俗语展开相关论述,揭示藏在时节背后隐藏的秘密。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俗语意思是:小满期间降雨量小,出现持续性干旱现象。小麦就不能得到充足的水和营养物质,灌浆就将受到影响,出现变质发瘪问题。单就俗语结论看,没有问题,小麦灌浆期间需要水,但是论证前提有待商榷。一方面降雨量大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有限,不能决定丰收与否;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粮食生长阶段不同,需求的水量有差异。
因此,不能由小满期间干旱和洪涝而得到粮食丰寡的结论,麦有没有险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粮食丰寡由自然因素决定早就是历史。现代农业中,人们能通过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完备的水利设施,实现水旱从人的管理目标,提高粮食丰收概率。
小满三日晴,旱断寸草根
俗语的意思是:小满期间出现持续性晴天,三伏天就要出现干旱问题,就连草根都要被晒断。这句俗语是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小满期间降雨重要性,却忽略两大重要的问题:一是小满期间晴天与否和三伏天没有关系,天气变化具有不稳定性;二是三伏天旱断草根现象出现概率极小,三伏天持续性的干旱天气不可能出现。除此两点外,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域差别大,不能以偏概全。
不管到任何时候我国出现干旱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一方面我国具有完备的水利设施和干旱管理方案,能快速采取行动;另外我国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实现人工降雨。现代农业不是几十年前,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小满刮大风,树皮要成空
俗语意思是说:小满出现刮风降雨,秋季粮食就要减产,树上的皮就要被人们吃光。出现这句俗语原因有二:一是小满期间,小麦杆脆弱,刮风下雨天就要被吹倒,小麦倒伏就将出现减产问题;二是出现粮食减产或者饥荒时,曾经确实有吃光树皮的现象。我国历史上,曾记载过人们因饥饿而把树皮当粮食的事实,还有吃观音土的现象。
虽然吃树皮的现象真实存在,但并不能说明小满刮风,粮食就绝收。事实是,庄稼倒伏出现减产不可避免,但只要能妥善做好种植管理,就能提高产量。
以上就是和小满相关的三句俗语,都是老祖宗通过大量生活经验总结出的。当时农业发展中或许有过作用,但现在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就是俗语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代性,俗语具有相应的适用范围和时期。当俗语不能在特定地域和时期出现,就意味着没有任何价值。
最后想说:小满期间阴雨天和晴天不能决定粮食丰收与否,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丰收的关键。即使有洪涝和干旱灾害,人们也能通过管理减小危害,世上没有绝对的好坏。正如开头故事讲的,没有主观能动性准备再大量的饼都是扯淡,同理没有主观能动性降雨再合适都要减产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