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计算机辅助听说考试于2011年首次在广东英语高考中实施,至今已经实施了六年。从2014年起,采用人工和计算机相结合的评卷方式。2016年广东英语高考使用全国新课标卷,但仍保留原广东卷的听说考试部分,考查形式、题型和分值、评卷方式不变,听说考试的教学与备考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对过去六年的听说考试试卷分析,拟从听说考试的题型特点、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应对的策略及教学建议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对老师们的听说教学与备考有所帮助。
题型特点分析
A节(模仿朗读)
模仿朗读部分历年的取材均为英文原版纪录片片段,视频材料时长约为 1 分钟,朗读者的语调一般表现为平实、客观,语速为每分钟 110 - 120词。话题涉及自然、环境、健康、科技、文化、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均在《课程标准》“话题项目表”所列的 24 个话题之内。朗读文本具有典型的说明文文体特征。每段材料中的生词数约占文本总长度的 3 %,一般不超过 3 个,根据读音规则均可以自然拼读。
B节(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包含多个环节与任务:
第一个环节是观看情景介绍(中文文本)及一段短视频对话,对话只播放一遍。对话文本长度一般为 120 词左右,含 4 - 6 个话轮,考生须了解情景和角色,并记录关键信息,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准备。
第二个环节是由计算机依次呈现中文提示,要求考生根据提示向计算机提问三个问题,一般包括一个 Yes / No 问题和两个 Wh- 问题。考生提问后,计算机将分别回答这三个问题,每个回答播放两遍。回答部分的信息内容,一般除了回答了问题之外,还适当地进行关联信息的拓展。考生需要记录关键信息,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准备。
第三个环节是由计算机就前面的对话和问答内容进行提问,考生回答问题。五个问题均为 Wh- 问题,一般有两个问题所涉及的信息点来源于第一环节的短对话,其余三个问题对应可在第二环节的三个回答中找到答案。角色扮演部分一般没有生词,若出现生词,则会在第一环节的情景介绍中以中英对照的方式列出。
根据历年的试题分析可知,角色扮演部分所选取的话题均为中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是日常交际中的常见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话题项目表和功能意念项目表所列的话题及交际功能相一致。历年试题中的话题包括日常生活、校园生活、课外活动、海外生活、求职面试、文学与旅游、健康与心理调适、新技术与生活、文化与教育、社会交往、人生规划等各个方面。角色对话所涉及的交际功能意念包括:采访/咨询信息、寻求帮助、表达喜好、陈述计划、分享建议、分析情感、差异比较、职业描述、主题讨论等。历年试题中涉及的角色关系包括:采访者(记者)——被采访者(学生、老师、教授等);医生——病人;学生——老师;老板——员工、同学间(后辈与前辈)、朋友间、亲子间等等。分析可知,历年的角色扮演部分所涉及的话题与词汇均为学生所熟知。当然,相比较而言,有的话题会轻松易懂一些,有的话题则严谨学术一些。有的话题较贴近日常生活,反映最新教育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有的话题则涉及较深层次的探讨。因此,不同话题间所使用的词汇的词频或难度也存在一些差异,提示我们在教学备考中要全面覆盖课程标准之下所有的话题(及词汇)和功能意念项目。
C节(故事复述)
故事复述部分先为考生提供故事的梗概和五个关键词(中英对照),让考生先进行故事预测,然后给考生播放一则结构完整、线索清楚、字数在 200 词左右、录音时间在 1.5 - 2 分钟的录音材料,然后要求考生尽可能多地对材料进行复述。
2011 - 2016 年故事复述部分考查的题材均为故事,朗读者的语调较为活泼、生动。故事复述的文本总体易读度比模仿朗读的文本要高,相当于美国 4 - 5 年级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与备考中,应选择难度适当的材料。
考生答题失误分析
此部分内容根据广州地区历年听说模拟考试学生答题情况及高考听说考试阅卷反馈数据整理而成,包括各题型分述及整卷分析共四个部分,主要关注考生在答题中反映出来的能力缺陷。
A节(模仿朗读)答题失误分析如下
语音语调方面的失误:
① 单词发音错误(含考纲词汇及超纲词汇)比较普遍,包括:元音或元音组合发音错误(如 work 和 walk 等);错将不发音的字母发音;词尾添加音或发音错误;单词中个别音素发音不准确,如:元音不饱满,失去爆破的情况发音不正确或停顿不足,/r/发音不到位,没有卷舌,鼻音/n/发成边音/l/等;the在元音因素前发音不正确;将单词错读成别的单词,或对单词辨认不清,随便读;对难词拼读错误;数字读错或不流利等;② 连读错误(没有连读或连读时发音错误);③ 意群划分错误,出现停顿的错误;④ 语调不正确,如句子未完成用降调;语调无起伏等;⑤ 擅自添加内容,如:部分数字前加冠词等。
语速与内容方面的失误:
① 语速忽快忽慢,在听读准备时没有注意模仿原声的语速;② 节奏把握不好,担心读不完,语速比原速快,或导致虚词漏读,发音不准确,或部分单词含混不清,一滑而过;③ 虽然读得流畅,单词发音准确,但不符合地道英语朗读要求,属于唱读,实词、虚词没有快慢强弱的区分;④ 水平较差的考生,含混单词的读音,“假装”正确语速,但读什么内容听不懂;⑤ 漏读,遇到不懂的单词,就跳过。
技巧问题上的失误:
① 首句准备不充分,读得很含糊,有的只读了首句的最后几个单词,也有的考生停顿很久,直到第一个画面快要结束时才开始读。② 考生声线尖细或低沉,或因刻意提高音量,令语音语调不自然,录音效果不好。
B节(角色扮演)答题失误分析如下
此节考生的典型失误主要有三个方面:语音语调问题(突出表现在单词发音,以及提问语调上的问题);选词不当造成信息缺失或不准确;语法结构问题。
其中提问环节主要表现为语言问题,具体包括:(1)疑问句语序的错误;(2)句子结构不完整,或出现不少汉语式表达;(3)词汇或常用搭配用法不准确,对一些较难表达的信息缺乏灵活处理的能力,沉默不答;(4)其他语法错误,例如:介词错误,名词的数的错误等;(5)语音错误等。
回答环节则主要表现为信息获取的问题,以及语音、语法等问题,具体包括:(1)信息获取不到位,只获得片面信息,缺乏对关键信息的整体把握;(2)回答信息不完整;(3)已经理解了信息,但重构语言时由于选词失当等原因,造成失分。
C节(故事复述)答题失误分析如下
此节是听说考试中考生心理上感觉难度最大的一题,需要学生连续地产出比较多的语言。只顾着想故事情节而忽略语言的正确性的情况很普遍,因此语言错误相当丰富。复述过程中不正常的停顿、结巴、重复或错误修改的现象很常见,语音语调及连贯性也有问题。部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不强,句子结构意识差,所记信息不足、词性混淆使用多。有些学生什么都说不出来,或只能勉强尝试读出关键词,好一点的会努力将梗概翻译成英文。主要问题表现在:
内容方面:
① 复述信息偏差:增加无关或与原文不符的内容或由于词汇量不足以及速记技巧不熟练等原因导致遗漏要点;② 直接翻译中文提示,并没有记录细节信息,导致对信息点复述不全;③ 复述中加入自己的编造;④ 用英语或汉语讲一个不相关的故事,或讲述的内容不可理解。
语言方面:
① 复述时人称使用问题较普遍,he / she,him / her不分,his / him不分等;② 时态使用错误,故事复述时态不一致,多种时态混杂;③ 句子结构错误;④ 词和搭配的使用错误,如词性混淆、数的概念错误、介词、冠词等使用错误等。
连贯性及流利性方面:
① 流畅性较差,因某个单词/要点不懂说,突然卡壳;过多地重复单词或某些句子部分;② 整个复述过程语速不恰当,要么太快,要么太慢,要么忽快忽慢;③ 缺乏故事复述过程中的篇章衔接或衔接单一、不恰当,如反复使用 then;④ 因发觉语法等错误进行自我纠正所造成的不流畅。
语音问题:
① 录音时很随意,像在打草稿一样,逐词说出或缺乏必要的停顿,全无强弱的节奏感;② 说错时容易出现“哦,不”等中文;③ 其他常见的语音语调问题(可参见A节的分析)等。
整卷的答题技巧问题归纳如下:
(1)录音正式开始前已经作答,导致部分答案缺失;(2)没有信心,造成录音声音小(也有可能是麦克风位置没调准);或表现紧张,重复过多,声音发颤等;(3)个别学生的录音呼吸声强烈,可能是麦克风离嘴巴过近;(4)有学生在录音开始很长时间后,有的甚至到了录音结束才开始作答,有可能会导致评卷员漏听而失分;(5)个别学生可能在录音的过程中调整麦克风,导致杂音等等。整卷的其他问题还包括:(1)部分考生听取周围考生答案后才开始作答,有作弊嫌疑;(2)学生对待考试态度不认真,例如:嬉笑,说粗话等。
应对策略与教学建议
以下应对策略,供老师们在实践中参考。
1. 遵循认知规律,先输入后产出;听—仿—诵—讲—述,大量浸泡
具体的语言浸泡任务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简单以“听、仿、诵、说、述”五字概括。
听,指定期(例如每天早上或晚上 15 分钟,周末 30 分钟等)收听难度适当的英文节日或观看原声英文视频等。
仿,指抽取某些地道的音频或视频片段,进行反复的跟读与模仿。
诵,指背诵。
说,指说故事或演讲,是基于“诵”的一种语言产出,还包含着展示或表演的因素,能力要求比前三个任务都高,对于训练学生的胆量与自信特别有帮助。
述,指转述(包括复述),是基于听别人“说”之后的即时任务。是将信息输入、内化、重构并产出的综合过程,对学生的要求相当高。
老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方式。
2. 系统规划,落实听说微技能和听说考试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前文对学生各题型的答题失误分析可见,听说教学,相比于阅读的教学,仍然是比较缺乏系统性的,导致能力较弱的学生,虽然经过了大量的上机强化训练,但实际上许多听说的微技能并未落实,反而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和纠正,发生了语言石化现象,形成了顽固错误。因此,了解并系统规划学生要掌握哪些微技能及策略,是一切教学和备考的基础。
3.提供自我评价表(checklist),有效反馈,促学生自主提高
以下是笔者设计的模仿朗读训练自我评价表,根据高考考试说明的语音项目表及高考短文朗读的评分标准,并考虑言语失误规律及模仿朗读的应试技巧制定,包括单词读音、读音变化、语调与节奏、其他(声音、技巧)等四个部分,共 30 个评价项目。
附注:删音,例如将 global 读成 gobal ;增音,例如将 careful 读成 clareful ;转移,例如将 predictions suggest 读成 prediction suggests ;倒置,例如将 penetrate 读成 pentrenate ;替代,例如将 planet 读成 plant ;混合,例如将 summer months 读成 sumonths 。
要有效落实自我评价,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并点列语音考点,并在考点列表中一一列出,方便学生核查和比对。
4.巧妙运用活动和游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活动中落实能力
听说技能的训练,有的时候会比较的枯燥,学生们在课堂中常常会感觉难以长期坚持。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活动和游戏的方式,融入竞争和比赛的因素,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以下将介绍一些这样的活动。
(1)采用小韵律诗、绕口令和英文歌等韵律节奏感强的材料作为语音训练的材料。
(2)总结句型的功能和语法特征,结合不同的表达意义,可以巩固提问的能力,实现基本能力的迁移。具体的步骤是呈现句型,呈现提问方式,替换时态变化,替换意义变化,替换问询焦点变化。
(3)两分钟“最佳复读机”游戏,要求学生象鹦鹉学舌般,听到什么“复读”什么,听和复读的内容可以是单词、短语、句子。
(4)语法听写(dictagloss),也是一项十分有效的听说训练活动。老师选取一段合适的材料,读或播录音两遍,学生记录。学生尝试写出整段材料,小组内讨论修改答案,与原文比对。朗读或背诵原文。
(5)即时背诵竞赛。
(6)你讲故事,我来表演。
(7)角色互换,轮流坐庄。
5.帮助学生掌握应试技巧,确保学生在应试时做到:认真投入——发音饱满——巧用策略。
具体的注意事项包括:
(1)一定要认真试音和调试耳机,避免过早录音。在录音时要对准麦克风,保持适当距离,整个作答过程要保持合适的音量及节奏,给评卷者精神饱满,轻松自信的感觉;
(2)作答时要尽量感情投入,以提高语言感染力;
(3)朗读或复述时要把握好节奏,发音饱满、语调自然、停顿得当;
(4)朗读或复述部分的第一句要读好、说好,先声夺人;
(5)速记要按原文顺序,合理设计草稿纸;
(6)作答时不要受周围人的影响,要自始至终自信、投入地按自己最好的水平作答。
(7)回答问题时要避免多次重复录音,或者不应该的纠正导致错误。
(8)只要肯开口,说出有关内容就会有一定的分数,要努力开口。
总之,系统落实各项微技能的培养,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过程性评价,令他们在完成听说任务时能熟练地运用程序性知识,并从心理上、策略上等各方面为学生做足准备,听说考试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作者简介
陈皓曦,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高中教育教研室主任,英语科科长,高中英语教研员,广东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改写自《英语学习》(教师版)2017 年第 3 期“热点观点”栏目,原题为《高考英语听说考试试题分析及教学备考建议》,完整内容请翻阅当期纸刊。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