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成语《以德报怨》不是让你一味忍让,而是也要学会适当反击

成语《以德报怨》不是让你一味忍让,而是也要学会适当反击

成语《以德报怨》的误解

成语《以德报怨》说的是: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这是它的表面含义,很多人对以德报怨四个字有所误解,甚至误解了2000多年。大部分人觉得这是孔老夫子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面对别人的错误或者挑衅都要忍耐,用自己的诚信去感动对方。

或许你真理解错了

孔子真实的意思不是一味忍让

然而,你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孔子的这句话被断章取义了(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这句话的原句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是来自于孔子与下面学生的对话。学生问夫子:如果有一个人整天的讽刺羞辱我,而且还变本加厉地殴打我,我该怎么办?我是不是选择用我的诚心感化他,一直等他变好的那一天?

以德报怨是一味的忍让吗?

孔子的回答:

孔子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意思就是如果别人用德来对待你,你当然要用同样的 道德来对待人家。如果他就是故意羞辱你而去打你的话,你要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说直白了就是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毫无底线的忍让只会让欺负你的人变本加厉。

毫无底线的忍让只会让欺负你的人变本加厉

以德报怨的前提是对方也要讲德

成语《以德报怨》的表面含义没有错,教导我们用诚信来感动别人,这句话本身是没错的。但是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对方也要讲道德,不然这句话就不成立。我们中国人性格谦逊,不喜欢张扬。不管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干戈为玉帛。在面对别人挑衅时我们往往会选择忍让,慢慢地也就有了《以德报怨》之说。

中国传统文化

以德报怨的小故事:

在古时候有一位老人由于家里面穷,他在一个地主家里面打工,一干就是十年。虽说地主每到年底都会准时给他支付工钱,但是在他打工期间总是受到地主家的儿子的欺负,地主儿子仗着自己家里有钱不仅百般凌辱他的人格,还常常找茬殴打老人的两个儿子,老汉家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小故事

但是命运就是这么有趣,很多年之后地主家落魄。地主儿子也被抓去当兵,被分派到边疆当了一名守卫者。多年之后的一天,老汉上山去割草,看到一个醉熏熏的人躺在山坡上,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掉下山崖。老汉走进一看,这不是原来地主家的儿子吗?老人想想之前受到它的百般凌辱本想把他推下悬崖。可是又一想,他现在是一名守卫边疆的将士,如果他死了国家就少了一名守卫边疆的士兵。于是把它喊醒,地主儿子看了看老汉,忏悔地说了声“谢谢”,然后蹒跚地走开了。

小故事

通过这件小故事可以看出,在大是大非面前老人的行动诠释了以德报怨的真谛。地主家的儿子改变了之前嚣张跋扈的性格,很明显有了忏悔之心。老人的行动证明了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的情感因素,为此老人的做法符合孔夫子的“以德报怨”意义。

孔夫子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对方冥顽不灵,蹬鼻子上脸你还会这么做吗?从成语“以德报怨”中我们也要体会当代人要学会做人做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原则,做人要不卑不亢地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地做事,我是比较反对用自己看似的懦弱,所谓的包容来换取别人的悔悟。真正的强者是来自于对手对你的尊敬。关于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成语知识

本期推荐学习书籍《成语故事》共10册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精华,一句话中如果能加上正确的成语会使句子更加鲜活,增加了说话的艺术性和饱满度。

本期推荐的《成语故事》共10册,采用了彩图注音,里面共收集了450个成语故事。本套书中的精美插画,精选成语方便大家阅读理解,真正做到能够让读者学以致用,如果您也喜爱成语的话,那就上手一套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521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