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色彩,在颜色中我们寻它不着,红橙黄绿青蓝紫中,没有它的踪影;它是大自然的色彩与心灵色彩的有机融合——碧。
天空、海洋、山峰、行云、流水、野草、树木、屋瓦……都可以说它的颜色是“碧”,“碧”几乎成了描写色彩的“万能色”。
我们来看几个带有“碧”的句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读了这些诗句,我们会发现不管是青山、绿水,还是蓝天、流云,都用一个“碧”字来描写。一个字竟包含了七种颜色中的三种绿、青、蓝,几乎占了全部色彩的一半,这是其他任何描绘色彩的词难以胜任的。
诗人并非色盲,把众多色彩用一个“碧”字来替换,自然有其独特的用意。诗人不注重颜色的准确性,而是着眼于色彩的神韵。那诗人为什么这么喜欢“碧”这种颜色呢?
“碧”这种色彩不是属于自然的,而是属于心灵的;不属于画家,只属于诗人。它不是平静的描述,而是从心灵中折射出来的光芒。
“碧”把色彩与感情合二为一。“碧”字大都带着作者的喜悦之情,给人清净之感,凉爽之意,带给人新鲜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