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16岁的“中师生”走上讲台,辗转数所学校,最后回到我的高中母校任教,十几个年头就过去了。期间,两次离职进修,先后获取了大学专科学历、本科学历,拿到了学士学位。
因为年轻,也因为用心,先后取得了一些教学成绩,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教书的日子,就这样时紧时慢、按部就班地前行着,直到有一天……
那是1994年秋末季节吧,我所在的学校接到通知:上级(地区)教育督导室要到我校进行督导检查工作。接受督导对于学校领导应该很重要,对我们这些普通教师不是什么大事,仍然该做什么做着什么。
但是,督导巡视后的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的反馈环节中,一位胡姓督导员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贬多褒少的讲评,大部分话都成了过耳清风,唯有一句话震惊到了我:这个学校在近10年中没有正式发表过一篇教育教学类论文(作品)!
一个被称之为(更多时候被自称为)“本县最高学府”的县中学、聚集有全县最多知识分子的单位、我一直自以为豪的母校竟然在别人眼里是这样的不堪……
震惊之余,惭愧之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自己的母校、自己为之奉献着青春的学校争回一份名声,赢得一点尊严!
虽然,之前我也曾陆陆续续读了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英语专业教学方面的文章,但是平常除了工作总结、教案外,却未曾动手写过一篇真正的文章。
恰逢当时带着高三,我将备课时研究高考试题的发现撰写了一篇《浅析英语高考题中的比较级》,和妻子审读定稿后邮寄给了《甘肃教育》;同时,我们趁热打铁,又修改完成了另外一篇《浅谈图表在JEFC教学中的应用》,邮寄给了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中小学英语》。
大约在1995年2月初,我们收到了《甘肃教育》编辑手写的用稿通知单,然后到了4月中旬,我们终于拿到了尚且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甘肃教育》(1995.4)样刊。不久之后又收到了稿费人民币20元。
我的第一篇作品就这样诞生了。我和妻子的第一篇作品就这样问世了。再也没有人能够说我的学校没有人能够正式发表作品了!
不久,《中小学英语》(1995.5)样刊也如期而至。在随后的教学生涯中,虽然又发表了比较多的作品,每篇都会“敝帚自珍”,但是第一篇文章发表带给我的那份欣喜、珍爱,乃至为学校尊严而战的感情却再也没有那么的强烈了。
到了2014年,正在北京读研的女儿在为毕业论文准备资料的时候,在中国知网看到了我和妻子曾经发表过的一些作品,其中就有这一篇《浅析英语高考题中的比较级》。
前不久,在一个教师QQ群里听群友说《甘肃教育》已经是收费刊物了,不仅有些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