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没有相机的年代,明星们全靠他出写真集

没有相机的年代,明星们全靠他出写真集

/

打开旧课本

难道你就没点疑问吗?

那些被黄土掩埋多年的古代大咖

真的是书本上印出来的样子吗?

以前我也是这么以为的

结果,证明:

too young too simple

在摄影技术并未流入中国之前,唯一能留下个人形象的方法就是画画。像乾隆这样的封建社会一哥,自然不必说。因为家世显赫,他完全能够养活一众宫廷画师为自己画像。

那么其他的大多数古人呢?对不起,要么根本就没被人画过;要么因为时间久远、资料遗失,后人根本无据可考。

比如下面这些被网友过度PS的杜甫,原作形象也是中国教育部门请人二次创作的。

这张二次创作原图是谁画的?凭什么让全中国辣么多学生都记住了这个形象?

即便读书少,我也不会蒙你。中国教科书里很多古人的写真,都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蒋兆和( 1904-1986)

这些官方标准的历史人物画像,背后藏着一个瘦骨嶙峋的男人。他叫蒋兆和,千万别以为,他只不过是个插画师,要知道,中外学者把他视作“中国的伦勃朗”,还给了他现实主义大师的地位。

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夜巡》

1904年,蒋兆和出生在四川泸州一个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从小,他在绘画上就非常有天赋。

本来,他的父亲心想“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但他发现自己根本交不起新式学校的学费。最后,他也只能说,儿砸,对不住啊,爹也会点书法绘画,要不就跟着我学吧。

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总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蒋兆和在父亲的私塾里旁听了16年后,毅然决定要去大上海闯一闯!

进城务工青年蒋兆和,为了糊口,当起了设计师,做纯手工广告画,搞服装设计,还自学了素描、油画和雕塑。

就这样,一直到了1927年,蒋兆和认识了他的伯乐徐悲鸿。

关于中国画的未来发展,两人常常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现在,理论界把这对亦师亦友的“CP”发展成了“徐蒋体系”。

徐悲鸿(1895-1953)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世界。穷小子出身的蒋兆和,眼里看到的都是当时战乱中穷苦百姓的悲惨生活。他开始直面现实,创作了《与阿Q像》《街头叫苦》《卖二胡》《卖紫桐》等作品。

《与阿Q像》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人物画的传神、充满难以言说的“内心戏”,随后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注意。考虑到还有那么多中国古代大咖没有留下写真,而中国学生也没法对他们形成印象。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总理说:“画历史人物,找蒋兆和!”

有了这个钦点的资格后,蒋兆和开始了他的“二次元头像”创作之路。

不过,但是这些古人们到底长什么样?蒋兆和都把书快翻烂了,他想从留下来的古文中找感觉。然鹅,古人说话真的是太精简了。

比如,对李时珍相貌的记载,只有一句话:晬(zuì)然貌也,癯(qú)然身也。大意是说,李时珍鹤发童颜,又瘦又小像根竹竿。(李时珍:Excuse me????)

这也太抽象了,怎么画?!

于是,蒋兆和立马想到一个人——他的岳父、京城名医萧龙友。

蒋兆和:爸,您老帮我cosplay个人呗,你做模特。

萧龙友:cos谁呀?

蒋兆和:就李时珍,你两不都是瘦瘦的吗?还都是医生,肯定像!

萧龙友(左),李时珍(右)

后来一发不可收拾,蒋兆和越来越脑洞大开了。在他笔下,数学家祖冲之和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竺可桢来了一次跨界合作。

祖冲之(左),竺可桢(右)

试想一下祖冲之的旁白:拒绝他当我的模特!我的发际线没辣么高~

蒋兆和不仅仅拉来亲朋好友当模特,这个“心机boy”更是把自己的偶像杜甫画成了自己的模样,悄悄在课本里流传千古!

也许是同样曾经历战乱,忧国忧民,他笔下的杜甫能够让人感受到那种刻骨的孤寂。

杜甫(左),蒋兆和(右)

后来,他完全放飞自我了,又创作了一系列的历史名人画像:张衡、张仲景、一行和尚、孙思邈……

刘徽、张衡、张仲景、一行和尚、孙思邈、郭守敬

看完上面交代的背景资料,也许你也有同感——这些略微丑萌的古人写真,因为相似,差不多会让人怀疑自己是个脸盲!

然而,就像蒋兆和其他人物创作一样,其实每张面孔中都隐藏着不同的故事。归纳总结一下,这都和他本人曾经的经历有关,所以你看他的画,只需要围绕一个字——苦!

《老乞妇》

老人悲苦的一生全写在了脸上。

《卖子图》

孩子对妈妈的不舍,让人忍不住想落泪!

《战后余生》

倒在地上的小女孩,让她的母亲落泪(母亲嘴巴的形态,会让人觉得她的哭声还没停下来)。

如果说,是杜甫画像让他不经意成为了“网红”,那1943年创作的《流民图》则让他成为了世界公认的当代杰出现实主义大师。

这幅高2米、长26米的历史画卷里:断壁残垣之下倒地的老者、抱着死去小女儿的母亲、在空袭中捂耳朵的老人、上吊的父亲和哀求他的女儿、在痛苦中沉思的知识分子……绝对会让泪点低的人看一次哭一次!

《流民图》

后来,《流民图》入选了日本的《世界美术全集·现代美术》《世界百科全书》。在苏联展出后,被美术史家A.切戈达也夫称赞是“真正崇高的艺术创作”。

现在,这幅画与毕加索的《哥尔尼卡》、丸木位里、丸木俊的《原爆图》被并称为二战期间反战爱民的三大经典作品。甚至,《原爆图》的创作者说,在创作中受到了蒋兆和《流民图》的影响。

毕加索 《哥尔尼卡》

原谅小联,无法用语言描述他的作品,只能说自己每看一次,都会被震惊一次。而现在,蒋兆和的作品正在四川博物院展出,其中就包括了《杜甫图》和《流民图》。

蜀山之上——四大名家书画展

展览地点:四川博物院 临展一厅

编辑: 张茂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四川外联号为公益性质的新媒体平台,发布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源于网络,相应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在微信后台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沟通并处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40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