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竹上煮茶丨闲时一盏茶,闻竹香之上飘茶香,细尝慢品一份雅致

竹上煮茶丨闲时一盏茶,闻竹香之上飘茶香,细尝慢品一份雅致

中国人爱茶,更讲究茶器。

“茶仙”陆羽就曾在《茶经》中提出煮茶二十四器。如今虽已简化,但一壶一杯一茶台,仍是饮茶必备。

其中,茶台虽为配角,却不可或缺——

将其一摆,壶、杯有了立足之地,端茶起落四平八稳,品茶论道更有意境。

茶台万千,要说清雅相宜的,还得数竹茶台。

清代名士傅山就有对联,“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更是在无数画作、诗作中表达对茶与竹的喜爱

竹茶台众多,我唯独青睐这一款 竹+厚泽茶台 。

它设计从简,但不失仪式感、韵味和雅意。

而且是市面上少有的、用整张竹子制作的茶台,可干泡、湿泡,不易发霉,美而实用。

用它布一方茶席,执杯起落间,多了一份潇洒恣意、宠辱不惊的东方气度。

初次用它泡茶时,便有一种身在茶席、心在闲野的雅趣。

烫壶,温杯,置茶......每一步,都在这方寸之间施展,大有纳四方之气势,却无一丝喧宾夺主之感。

总是随着此刻的心境,全然在你的掌握之中。茶香起,心绪漫随天外,茶汤落,纷扰宛若流水。

此般诗意,离不开竹+团队的坚持——

他们深知竹子虚心、有节的禀性,是演绎茶台意境的绝佳之选,清净的质感,也更能诠释“雅静”之美。

为此,甚至不惜舍弃黄花梨、金丝楠等名贵木材。

最初设计时,他们反复沟通,才决定以「长方」为器形,来定义「无的丰富」:简约中有美感、雅意。

到了具体制作,更是运用了独家“竹整张”专利技术。这是一种难度极高的工艺,稍一疏忽,竹纹就会断层,竹面就会裂开。

▲【竹整张】专利技术

▲将一个圆的竹筒,通过高温处理,无裂痕、无缝隙展开形成幅面。

历经几个月的试验、打磨,终成这款厚泽茶台。

远观其形,简洁方正、平和大气,完全符合欧阳修所说的“泉甘器洁天色好”中的“器洁”,能使茶愈之为生色。

细看其纹,深浅相间、若隐若现的竹纹并排呈现,从不间断,好似置身于竹林之中,目之所及,皆自然、素雅,备受喝茶之人喜爱。

每张竹子皆有自己独特的纹理,所以每一张竹茶台都是唯一。

摆上这样的茶台,如在尘俗之中平出一片清净之地,从茶起,到茶落,都是一场美妙的身心漫游。

上好的竹茶台,离不开好竹材。

他们为做出美观且实用的竹茶台,尝试过不同地域的竹子,不是无法“竹整张”铺展,就是做出来品质感不强,不够沉稳。

直到他们把目光定格在了——福建武夷山。

这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造就了毛竹的优良品质:口径大、壁厚,纤维致密。

厚泽茶台的最终成型,便是选用武夷山口径12公分以上的楠竹(这是毛竹中的名贵品种),不仅纹理清晰优美,质感更是沉稳、厚实。

长期使用也不易变形开裂,冲完晾干,更不易发霉。

除了对“美”的讲究,它的实用性也很到位:可干湿两用。

褐色一面是湿泡台,浅色一面是干泡台,用起来顺手、方便。简洁的台面,也能让人更专注于茶事,忘却俗务。

加之湿泡台足够浅,因而不易积水,茶杯拿取很方便,于人于己皆是。

宽度也极为适宜,不仅轻易承载各种杯、壶、宠,还能就宾客之多寡,随意兼容,宛若一方天地。

整个茶台沉稳有力,茶杯起落不偏不斜,茶水因而不溢。为人处事亦如此,唯有平正,才能得人心。

北宋大家苏东坡曾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一款干、湿泡两用的竹茶台,放在任何风格的家里,都不显突兀,别有一番韵味。

买来自己用,闲时一盏茶,闻竹香之上飘茶香,细尝慢品一份雅致,便是百忙之中至好的享受。

作为赠礼也极为体面,将茶的闲趣、竹的虚怀如谷,寄送与知心友人,更显情谊真切。

年关将至,也是呼朋引伴之时,以竹为器,以茶会友,纷纷扰扰中,自有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气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385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