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31 技法总结3
四 学习书法的步骤
上次讲了落实"双基"的问题,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技巧要熟练。各位可以自己衡量一下,做到了多少,不够的还要努力。
今天讲学习书法的步骤,一个人学书法要走过几步台阶?
《玉堂禁经》有一段开场白,就是讲学习步骤的,很有参考价值。但这段文字比较难懂,我来解释一下,只有十个短句。
第一句话是"夫人工书,须从师授"。"夫"是发语词,本身没有意义。你不要念成"夫人工书",那意思变成你太太想学书法了。他是说一个人要工于书法,最好找个老师。晋唐那时,学书法主要就是靠家族传授,师徒相授。
古代信息不发达,唐代书本还要靠手抄,想买字帖都没地方,印刷还未昌明。像虞世南名作《孔子庙堂碑》,
当时只拓了几十张,碑就毁于火。唐拓本到现在只有一张,还在日本。
北宋时黄庭坚已经感叹:"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哪可得"。普通人要一张临写,那是比登天还难。
就算找老师也不容易,古代大多数人就绑在出生的那块土地上,要找往往是附近乡间的老师,未必是好书法家。
王羲之住在大城市中,老师是卫夫人,两家都是贵族。
小和尚怀素就没这条件,
他先去广州找徐浩,然后北上长安,到处找老师问笔法。这可是靠两条腿步行的,就算现在都很难。
第二句是:"必先识势,乃可加功。"有了老师,先学什么呢?老师给你讲讲你不懂的事。学书法的人当然已经会写字,但会写字不等于识势。跟现在一样,写字是照笔顺,书法却是照笔势。所以第一件事情,老师给你讲识势,开车要先定路线,写字先定大圈,"必先识势"。
譬如说写一个"阴"字,先要确定它的大圈。《阴符经》中有四个"阴"字,
都不是照印刷体写的。它的取势是阜耳势、交争势、竖笔势和玉函势。你必须先识势,然后才可以"加功",或者用骨线,或者用肉线,以及加上节点。
这里《玉堂禁经》把"功"和"势"这两个名词相对,其实识势也可以说是一种"功",但"取势"实际上是在心中盘算的,虚的。而"加功"却是真正要动手动笔的,这是实在的功夫。
第三句讲用笔要点:"功势即明,则务迟涩。"学生懂了"功势"的关系,那就开始发功用笔。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求快,甚至觉得写得快就是好,就是潇洒。错了。
这里有两个字,我们要搞清楚意思。第一个"迟",《说文解字》说:迟"徐行也",以《诗经》"行道迟迟"为例,走得慢就是迟。艺术品是求好,不是求快。笔锋要咬住纸面,要以锥划石,入木三分,快了行吗?当然不行。快容易飘。
第二个"涩",《说文解字》解释是"不滑也"。不光滑、不顺溜,这就是"涩"。古人说笔锋上纸,好像泥泞中走路。
清代刘熙载有一个解释:"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他说学书法的人都听到过"涩",但往往不知道怎么做。笔锋在纸面上走的时候,要好像有东西"拒之",阻挡你,不让你顺顺当当地行走。你要用力和它争,这才可以向前行笔。运笔时有这感觉,就做到"涩"了。
刘熙载的解释还是抽象了一点,我喜欢用物理来分析。
笔锋前进,实际上我们给它两个力,一是水平方向的力,水平的力是推动毛笔前进的,另一个是垂直向下的力,这是压住笔心的。往下的力越小,意味着笔锋和纸面摩擦力越小,写起来轻轻一推就向前了,这就是飘,或称浮滑。往下的力越大,意味着笔锋和纸面摩擦力越大。你要推它前进就很不容易,这就是"迟涩"。
蔡邕《九势》说:"涩势,悉在于紧驭战行之法。"这句话引自元朝《衍极》刘有定注,《历代书法论文选》424页。"紧驭"本来是说紧紧的拉住马,这里讲控制笔锋。如果你顶住纸的力量很大,往前推进很难,那怎么办?这时候可以用"战行"的方法,手腕左右摇动一下,这样就容易推进了。"战行"是"永"字八法捺笔"磔"的写法,不要忘记了。
看看历代论书怎么说的,唐太宗《笔法诀》这样说:"为画必勒,贵涩而迟。"写一画贵涩而且慢。
韩方明第一个老师徐璹这样说:"又曰:夫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乎轻健,故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不涩则险劲之状无由而生也,太流则便成浮滑,浮滑则是为俗也。
用笔浮滑,实质就是人品浮滑,所以评为俗。什么事情都以沉着稳重为上,出手就要有力。
传为王羲之《书论》这样说:"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仍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心欲急不宜迟,何也?心是箭锋,箭不欲迟,迟则中物不入。"
这里说心中先要想定,才能指挥手怎样做,所以心要快过手,他说"心是箭锋",慢不得。但手表现心的时候不用急,"故须迟",这时候最要紧是稳重,有大将之风。
第四句:"迟涩分矣,无系拘跔。"这是老师针对新学生做的心理辅导,不要紧张。
"拘"是手抽筋,如《素问》"筋肉拘苛"。
"跔"是脚抽筋,如《周书·太子晋》"天寒足跔"。
"无系拘跔"就是不要紧张拘束,手脚施展不开。
第五句讲取势的变化:"拘跔既亡,求诸变态。""亡"这里等于"无",没有。运笔不紧张了,就要求"变态"。这"变态"现在近于骂人的话,但这里只是指取势以改变字的姿态。
孙过庭论学书法的三个阶段是这样的:"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分布"等于结字,开始老实点,放平放正就可以。然后追求"险绝","险绝"就是特意放不平正。有疏有密、有斜有侧、有向有背、有高有低等等。最后又回复平正,这次平正是"险绝"后的平正。
"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第一阶段那种平正叫"未及",其实是稚嫩。第二阶段求变态,矫枉过正,变为险绝。这是"过之"。第三阶段看起来又平正了,其实是懂了在平正和不平正之间怎样取得平衡。这时叫"通会",懂得裹束和结字,掌握了书法结字的规律,从而取得了创作的自由。
孙过庭感叹说,可惜这时候,恐怕是"人书俱老",一艺之成,毕生之力,其难如此呀。
举例来说,颜真卿这个"俗"字,比较平正。
米芾经常取险势,故意不平。虞世南这个"俗"字,初看好像也是平正,但仔细看看又不是,左右搭配都是不一样的。
颜真卿喜欢用篆法,所以取势平,当然这不能归入初学者"未及"一类中。
米芾极力追求险,成为他的特色。如果你结字非常老实,不妨临临老米,这是一帖药,可以治理太平直的毛病。
智永和《阴符经》这两个"理"字,
当属平正中见到侧势的,我们临帖时要注意。当然,如果你是初学者,写得平正一点也没关系。
第六句讲取势的变化:"变态之旨,在于奋斫。"这"奋斫"是什么意思?
《说文·斤部》"斫·击也。"这个字很多人解释为用刀斧斩劈,但这是第二义,本义是什么呢?你看它左边是"石",从甲骨文来看,这是斫采石头。清代吴伟业《哭志衍》诗:"君也游其间,才大资磨斫。"磨斫又称斫磨,对玉石进行击打和研磨加工。
还记得我在27课"品赏2"中介绍的窦蒙《<述书赋>语例字格》吗?如"结构平正曰稳","涉于俗流曰浅"等等。
这篇文章中还说道"斫磨:错彩雕文,方申巧妙。"犹如工匠打造一件玉器,加上精巧的花纹。像这样的书品,可以形容为"斫磨"。"变态"是改造字的结构,需要巧思。
譬如说刚才这个"阴"字,
怎样改造它的结构呢?它的右旁上面是个"今"字,"今"字篆书是这样的。我们只要把这最后的竖笔,向左移动一点。"今"字的下面是"云"。我们把"云"的两横移上来,那中间就出现了一个竖笔势。整个"阴"字的取势,就是阜耳、交争、竖笔和玉函。一个书法的"阴"字就写出来了。以此类推,给我们任何一个字,只要细细斫磨,都可以"变态"。
第七句讲取势的变化:"奋斫之理,资于异状。""资",是凭借的意思。《文选·颜延年<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李善注:"资,犹藉也。"奋斫的道理,就是努力创作一个特别的字形。
接下来赶紧提醒:"异状之变,无溺荒僻。""溺"是沉迷不悟的意思,取势的变化,不是要你弄出一个荒唐怪僻的样子。什么事情过了度,就走向荒谬。
取势这一关过了,裹束后神采就出来了。
第九句这样说:"荒僻去矣,务于神采。"我已经讲解过,神采好坏取决于心法。内心潜意识表达得好,真实,就能感动人。
最后一句话是:"神采之至,几于玄微,则宕逸无方矣。"神采到最高境界,那是接近于玄妙精微,"宕逸"就是飘逸,无拘无束。"方"就是种类,如"仪态万方"。"宕逸无方"就是神采玄妙之变化,无穷无尽。
我把这十句话分分类,大致是这样的:头两句"夫人工书,须从师授。必先识势,乃可加功",这是拜老师,懂理论。
接下来两句"功势既明,则务迟涩。迟涩分矣,无系拘跔",这是提醒用笔的要点,不要快,反而要迟涩。
然后四句,是讲取势:"拘跔既亡,求诸变态。变态之旨,在于奋斫。奋斫之理,资于异状。异状之变,无溺荒僻。"取势这件事情,照孙过庭说法有三个阶段:从平正到险绝,再回复到平正。
最后两句讲神采:"荒僻去矣,务于神采。神采之至,几于玄微,则宕逸无方矣。"有技法有心法,神采出来了,书法就学成了。这就是当时学书法的人要走过的几步路。
五 登堂入室:三看三不看
5.1从看笔锋到看笔心
第一个,普通人只看见毛笔的外表,大多数人写字看着笔头,但真正重要的是笔心,你能看见笔心就懂用笔。
我说过,笔心为帅。笔心的状态普通人看不见,但在我心中是非常清晰的。所以这个"看",其实是用心去"看"的。
5.2从看笔画到看笔势
第二从看笔画到看笔势,普通人只看到笔画,看到偏旁部首,会书法的人,看到笔势,看到大圈。
5.3从看字形到看神采
第三从看字形到看神采,张怀瓘说过:"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不要忘记这句话,这是业余和专业的分界。业余爱好者看字形,这个字漂亮不漂亮,专业人士不看字形,看神采。神采好不好,这就跟你的审美有关了。
书法三大要素都讲过了,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 古人学书法的步骤。
· 《玉堂禁经》的记载。
· 三个看得见。
复习思考:
· 这是欧阳询《千字文》中的"衡"字,你觉得他取势巧妙呢,还是变化过头?
· 这六个"左"字都是名书法家写的,哪一个神采最好?哪一个风韵最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