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青年作家刘同:向着光亮方向,你会变得与众不同

青年作家刘同:向着光亮方向,你会变得与众不同

商报讯陷入不好的境地时,要学会在黑暗中寻找裂痕。向着光亮那方,你就会变得与众不同。”日前,青年作家、光线影业副总裁刘同携其新书在海南师范大学,与在座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时,如是说。他回忆自己的青春过往时称,坚持很重要。他希望,现在的年轻人都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留下一场无悔的青春。

坚持写作终有成就

《谁的青春不迷茫》电影,由刘同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而这部小说,并非刘同的第一部作品。刘同回忆,他坚持写作已经17年,但是,写作成名的时间却并不算很长。刘同笑着说,在他29岁参加《职来职往》节目前,已经出版7部作品,但是当时在国内,他并没有什么名气,甚至根本没有人认识他是谁。而近几年来,随着《谁的青春不迷茫》等书籍的畅销,他的作品才得到众人的认可。其作品的销售量,也从原本的几万册突破到如今的几百万册。

“一个月的销售量超过一辈子的销量了。”刘同笑呵呵地说,“我的写作,原本一点动静也没有,但是坚持了很久之后,它突然会带给你惊喜。”通过自己写作之事,刘同认为,做事情,并不是为了政府全人类,而是为了寻找同类。他希望,年轻人都学会坚持,即使自己喜欢的东西目前并不能为自己带来任何利益,但是只要坚持,终究会有回报。

自曝说普通话囧事

现场,刘同自曝大学时期他学习的一些囧事。刘同回忆,在他6岁的时候,曾希望跟一些小朋友玩,同为湖南郴州人,他用普通话向小朋友们表达了善意,但是却遭到孩子们的奚落,说普通话的他,与他们格格不入。为了跟孩子们一起玩,刘同果断地用家乡话告诉同学们,从今以后,再也不说普通话了。于是,幼时的刘同,凭借家乡话交了一群朋友。直到高中,刘同依旧习惯用家乡话与同学们交流。

然而,在大学之后,刘同突然发现,普通话说得不够好,同样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他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他曾参加湖南卫视的一个打击拐卖儿童的节目,因为看得十分认真,他全程都在落泪,引得该节目的导演认为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要求摄像为他拍了特写,并请他站起来讲话。他抽泣着用带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说了一句:“于是,他们就这样失去了他们的孩子。”结果,引得节目录制现场的观众们哄堂大笑。他的同学们也嘲笑他的普通话,称他的普通话烂得足以搞垮湖南卫视的节目。

刘同坦言,后来,他奋发图强,不断努力学习普通话,甚至从宿舍搬了出去,单独租房,交朋友也以北方人为原则。慢慢地,刘同的普通话水平有所提高。“大学毕业时,我终于勉强通过了普通话二甲,顺利毕业。”刘同笑着说,他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希望告诉大家,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无需去计较别人的眼光,也不需要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人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他感慨地说,如果当初他没有那些小伙伴们的挑剔和嘲笑,放弃说普通话,那么,大学时期,他也就不需要那么辛苦地练习普通话了。

陷入困境寻找裂痕

刘同坦言,自己的人生经历听起来就像是一个个的段子。他曾因为同学讽刺而放弃了英文的学习,结果后来英文成为他的一个短板。也曾因为喜欢中文,而与强迫他学医的父亲闹翻,最终选择了中文专业。

以前,他不断向各大杂志社投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的作品,总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为了推荐自己的作品,刘同甚至在天涯社区注册了5个ID,并虚拟自己与不同的杂志社对话,以期得到别人的关注,从而实现自己出书的目标。“后来我发现,我喜欢写作,其实有时候就是因为自己总是喜欢自言自语。”刘同的话,令现场笑声不断。

有一次,杂志社的编辑跟我说,她看我的日记,看哭了,希望能够整理出版。刘同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再重新看自己的日记时,已经三十岁,这时候的他,觉得20岁时的自己,十分矫情。但是,同时,他也发现,其实通过这些文字,他与十年前的自己有了一次对话。

“十几年前,我毫无目标地喜欢着写作,而且坚持着写作,直到如今。”刘同认真道,其实,有时候,成功,需要的时间会很长。但是,在成功的路上,坚持就显得越发重要。他希望,年轻人们能够在陷入困境的时候,学会在黑暗里寻找裂痕。“向着光亮那方不断努力前行,你就会变得与众不同。”

作家简介

刘同,青年作家,现任光线影业副总裁。曾出版《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等作品,创造近年青春书籍销售纪录,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聘为“青年榜样”。《谁的青春不迷茫》获得第八届中国作家榜“年度励志书”,同名电影在2016年4月22日上映。《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获得第九届中国作家榜“年度励志书”,并在2015年央视两会观察新闻节目中,与《之江心语》《活着》和《狼图腾》一起,被评为年度国民阅读四大图书。

(椰网编辑:BJ001)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335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