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这条胡同消失的最后瞬间,都在这些门牌号里

这条胡同消失的最后瞬间,都在这些门牌号里

北京消失的胡同数不胜数。这些年我亲眼目睹的消失的胡同,要数大吉片最多,也就是原来的宣武区,宣南文化的代表区域。大吉片有很多经典的胡同。今天我们单说一下潘家胡同的最后影像。在最近一次寻访时,我已彻底找不到这条胡同了,它已从实际的地图上消失。

这组影像,我是专门记录的最后的门牌号。每条胡同一开始拆,门牌就被收走了,但有些残存的房子,还有些未搬走的住户,就给自己做个标记。所以就有了“最后的门牌号”。

潘家胡同,因明代水利专家潘季训住此得名。随着胡同的消失,这些历史也都将记在史料中了。

这些门牌可谓五花八门。有纸帖上去的,有漆刷的,也有刻在墙上的,还有粉笔字的

拆迁公司与门牌在一起

这个不光是标识了门牌,还说明了历史上是兴宁邑馆。这里要说明一下,宣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馆文化,当时全国各地来京办事,设立会馆,就像今天的驻京办。在潘家胡同,这样一条几百米的小窄巷,就有大大小小五六处会馆。

11号在门口还剩下一个箱子,可以涂上门牌号。里面隐约还可见残存的房子。

大红漆刷的,不仅醒目,而且刷了多处。

这里干脆就拿粉笔写在了土墙上。在一定意义上讲,一处门牌就象征着一处院落。门牌的存在,就像一处院子在刷存在感。但最终,胡同还是灰飞烟灭了。(注:这些照片拍摄于2012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27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