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北部,江河湖泊纵横交错,人皆枕河,乌镇历来是鱼米蚕之乡。
上小学的时候,我在嘉兴当地的教科书《可爱的嘉兴》中就知道,乌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屋的美誉,也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如果你只看“丝绸之家”,你就会知道乌镇的蚕桑产业空前发达。
因为我从小在江南水乡乌镇长大,习惯了小桥流水养蚕,习惯了课本上说的话。
因此,十多年来,它只是感觉模糊。每次外人在我面前提到乌镇,我只是微笑——这只是一个小镇,没什么特别的。
但是,你也不能轻易天真地相信我的话,这只是当地人对自己家园低调自嘲的一句话,乌镇,它真的只是一个小镇,没什么特别的,当你深挖的时候,你会感受到它的分量。
乌镇高远而厚重,它的整个历史都与诗歌和朗朗书籍相连,其中不乏挥舞着历史硝烟的豪迈干云。
文采的氛围整天滋养着乌镇人的心灵,乌镇孕育了现代大文豪茅盾,茅盾以土生土长的乌镇为背景,刻画了许多家喻户晓的高雅散文,潜心钻研,闭门造车,都是因为对乌镇人文历史的热爱。
我和我敬仰的文人是同乡,在阅读文人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增加了对家乡乌镇的敬意,长于一镇,深耕于一镇,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温情的事。
有空的时候,我读了茅盾的优秀短篇写实小说《春蚕》。
《春蚕》以乌镇这座江南小镇及其地域风情为切入点,围绕老通宝家养蚕的故事线索,在徐徐展开的乌镇风情画卷中窥探、捕捉社会在资本主义力量冲击下发生重大变革时农民的命运。
在自然经济萧条的凄惨景象下,农民注定难逃困苦无助的悲惨命运,作品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以小处的画卷折射出广阔的社会图景。
《春蚕》将一个在资本主义势力冲击下错综复杂的时代,浓缩成一个坚守自然经济的江南小镇,以水乡乌镇为典型环境,勾勒出一幅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的现实风情画卷。
在农村经济不景气下滑的同时,以老通宝为代表的小镇农民却在“丰收灾难”的痛苦深渊中挣扎,他们无力在社会变迁下掌握自己的命运。
作者在展开乌镇风情画卷的同时,以农民为主要关注点和牵挂对象,团结展现工作的宏大愿景。
NO.1 | 壹
作者以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交织压迫下的江南水乡乌镇为叙事背景,在雅致唯美的小镇氛围中挥毫泼墨,描写老通宝家养蚕卖茧前后的经历,深刻揭示了农民阶级的封建思想在社会变迁下依然根深蒂固,不知所措最终走向悲惨的命运。
其中串联起乌镇独特的民俗风情,浓郁的地方色彩画卷在作者的叙述中一一铺展开来。
老通宝前的“官河”水碧绿如锦,蜿蜒悠长,乌镇河湖密布,水网纵横交错,岸边一排排桑树体现了乌镇种植桑树的特色。
水与树的交融呈现出一种祥和宁静的乌镇乡村风格,反映出乌镇农民一直以养蚕为副业,极其自然地展现出江南的乡土色彩,通过充满乡土色彩的画面展现出当时的社会风貌。
然而,灰色空荡荡的茧厂和“几条短沟”的存在,柴油发动机的小船在水面激起溅起的浪花,“涡轮机滚动的声音和外来石油散落在这片宁静绿色的田野上的气味”象征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严重影响了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老通宝前“老陈抚须摇头”的出现,给村里增添了危机和不安,暗示着老通宝和其他农民不可避免的悲惨命运,也进一步反映了中国广大农民的悲惨生活和不幸命运。
乌镇养蚕的氛围一直很浓厚,养蚕作为江浙农村的主要副业,是农民田间地头以外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把养蚕当成了自己的命根子。
《春蚕》围绕老通宝家养蚕这一核心事件,用生动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将具有浓郁乌镇地方特色的元素串联起来,描绘出一幅亲切、自然、贴近实际的壮美乌镇民俗画。
在叙事语言上,作者主要使用乌镇方言,如“邦安”、“通铁”、“五种蚕种”和“阿迪”,具有鲜明的乌镇特色。
一些颇具乌镇特色的俚语,如小宝演唱的《清明雪口,看蚕娘娘拍手》,这句民谣成语从古至今流传,唱腔软糯,乌镇生活气息清新原始。
在养蚕过程的描述中,群体斑块、蚕簇、蚕台等词语频繁出现,这些都是乌镇养蚕必备的农具,是勤劳的乌镇农民用智慧编织而成的。
茅盾生活在乌镇,所以他能熟练地运用各种只有乌镇人才知道的词汇,将乌镇农民的养蚕生活一分为二地雕琢出来,描绘出乌镇独特的养蚕风情,蕴含着自然经济下从事养蚕的农民的命运。
NO.2 | 贰
作品所反映的时代,江南乌镇的蚕桑商品经济其实是比较发达的,但温暖优雅的水乡环境很可能会让人产生安于现状的感觉,封建迷信和愚昧在老通宝等人身上依然根深蒂固。
比如,老通宝家不惜少吃,买“糊纸”、“聚宝盆”求大吉大利,胸前贴肉,安安静静地坐着像个吃奶的婴儿带着窝籽,用蒜头剥蚕花,颁布隐形“戒严”避洗蚕神,根据电饭煲上的烫方向判断揭布时机,“收蚕”必须避开“谷雨”的日子。
他们怀着虔诚炽热的心,把这些视为隆重而神圣的仪式,滑稽而荒谬。他们执着于这些过于封建和顽固的迷信思想,视野变得狭窄,很难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下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所以他们有很多担忧。
特别是老通宝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极度敌视和抵抗,将带有外来二字的事物视为第七代的敌人,不懂变通,不愿顺应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蚕业的衰落和传统社会的萧条,从而陷入悲惨命运的深渊。
作者通过对老通宝家养蚕活动的详细描述,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关怀和同情,是传统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衰落的真实写照。
在乌镇淳朴的民风中,老通宝等农民勤劳朴实、善良善良,接受新思想、新变化慢,仍以传统方式养蚕,安于现状,以不变应万变。
受老通宝家风风火火、紧张艰苦的大工作、大斗争脱困,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春蚕丰收,却导致了“丰收成灾”的后果,买了桑叶又欠债、卖地,最后落得白损失十五担桑叶地和三十块钱债务的不幸结局,事实证明,老通宝的传统经验终究是不够的。
NO.3 | 叁
在乌镇静谧雅致充满泥土气息的风情画卷中,一幕幕蚕桑生活意趣盎然,水乡风光清晰别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然而,在这幅风俗画卷中,也有不安的因素。自然经济的活力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下降,社会经济状况萧条而悲惨。由于农民不能及时在生产和生活中做出适当的调整,他们陷入了日益艰难困苦的生活中,无助地上演着命运的悲剧。
就像老通宝一样,先是“惶恐”,然后希望与现实碰撞,理想破灭后,一切归于虚无,他是时代变迁下大多数农民的典型代表。
作者始终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站在社会创新潮流的前沿,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情怀,用深情的笔触和浓墨重彩的笔触,渲染了江南小镇养蚕的故事,展现了近代中国乡村的衰落史。
以小见大,以小见大,在人物之间不断的矛盾冲突中深刻反映小农经济萧条和农民丰收灾难的残酷现实,将广阔的社会图景浓缩成一个苦涩保守时代的小镇,始终对农民的命运表示密切关注和深切同情。
“说说你的家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