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笔记
【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11个单词和14个单词。通过查字典和结合课文来理解你不理解的单词。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谈谈园里有什么,“我”和我爷爷在园里做什么,我爷爷的花园有什么特别之处。
3、在游园中体验《我》自由、快乐、畅快的心情,感受作者儿时的生活情趣。
【2】教学要点:体验《我》在花园里感受自由、快乐、畅快。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如果你们现在有一个大花园,里面有这些动植物,你们会喜欢吗?为什么?是的,如果有这样的花园,老师也会流连忘返的!不过,今天我们要参观的不是我们自己的花园,而是小红的“爷爷的花园”。(板书题目)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单词。
2.学生汇报,师指导识字:
3.(出示生词)给学生起名字和他们一起读,注意发音正确。学生一起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自然段落标记课文并划分段落。思考:你认为爷爷的花园是什么样的花园?(充满快乐、自由、美丽的花园)
2.小组讨论:作者回忆起童年时在爷爷家花园里的哪些场景?
3.班级交流(显示第1至3段)
(1)同学们一起阅读,告诉我祖父的花园里有什么。有什么昆虫?这里强调的是什么昆虫?作者首先使用ABB式的叠词,然后使用隐喻修辞来写蜜蜂的可爱。同时,它也表明了作者的
(2)花园里除了昆虫,还有什么?(树)哪些树?重点放在上面。(出示与大榆树有关的句子)仔细阅读上面的句子,找出作者在描述大榆树时使用的修辞手法。(拟人、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3)再一起读第1至第3段,边读边想象,你现在走在花园里,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风景,是多么陶醉。
四、小结。
爷爷的花园里到处都是蝴蝶、蜜蜂、大榆树,真是生机盎然,但不仅仅是这些呢?我们还需要去了解更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外公的花园有了初步的了解,看到了里面的小虫大树,现在,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外公的花园,看看外公的花园还有哪些好玩的、有趣的东西。
二、精读课文,重点赏析。
1.走近你的祖父,感受他的善良。(展示自然第4至15段)
同学们一起读第4至15段,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园子里的什么?(人)主要的人是谁?("我"和爷爷)我"和爷爷在做什么?(在园子里种花、拔草、种白菜、铲土、浇水。)
(1)那么,"我"是个很能干的孩子吗?(没有)为什么?(因为"我"其实不知道怎么干活,都乱套了。)在哪里可以看到呢?(关键词:胡说八道、乱七八糟、粗心大意)爷爷是不是对"我"这种"无益"的行为很生气呢?(没有)在哪里可以看到呢?("爷爷哈哈大笑""叫我过来,慢慢告诉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爷爷是怎么对待"我"的?(爱心)真是个慈爱的爷爷,怪不得我在花园里可以这么自由自在。
(2)除了这些,"我"在花园里还有什么好玩的?(摘黄瓜吃、追蜻蜓、摘日本瓜花、捉蚱蜢玩)玩累了,"我"去帮爷爷浇菜,你是怎么浇水的?(把水举到天上,大喊:"下雨了!下雨了!")从这里的语言描述,不难看出"我"此刻开心极了。
2.走近园中的风景,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展现自然第16至17段)
在花园里,除了生命是自由的,还有什么是自由的?
(1)一起阅读自然段落16至17,并回答上述问题。(一切都是免费的。)
(2)花园里阳光下是什么样子?(出示句子:任何...答案。)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读,说出这两句话"我"写了什么样的内心感受。("我"向往阳光、光明、温暖,在"我"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充满活力的。)阳光下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出示句子:黄瓜愿意...问一问。)一起读这两句话,说说这两句话是如何表达"我". ("我"的感受,黄瓜自由奔放,可以看出"我"向往自由。)
(3)除了这些,太阳底下还有很多很多的景象,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找出相关的句子,与同学交流。(详见自然段17)这些东西集体反映了一种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可见"我"向往这种生活,这种生活让"我"感到很舒服,于是"我玩累了,就找个屋子底下凉快的地方睡着了",愉快地睡着了。
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阅读"阅读链接",说说你对课文的了解。(从"阅读链接"可知,小红后来无限怀念她的爷爷和她爷爷的花园。作者之所以怀念这个花园,是因为这个花园有他爷爷的爱和快乐的童年。由此可见,童年的这种快乐、自由、快乐的生活在她的生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让她无法忘怀。)
2.童年的生活和童年的记忆会永远铭记在心,但童年一去不复返,我们只能一直回忆和怀念,带着对童年的怀念和怀念,带着情感再读一遍课文。
四、布置作业。
逛爷爷的花园,你一定闹鬼,想想身边有什么风景也刻着你儿时的回忆,试着记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抓住文眼,形散神聚。
教学要根据课文特点,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从学生阅读前的理解出发,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线索,促进教学进程,在课文中,万物皆有生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想要的,你想要的,都是自由的》可谓是课文的眼睛,扣上这句话,引领学生,走进课文,研究课文,体验园中景物的自由和我的自由,是祖父的爱的付出,由浅入深,让学生对自由的理解逐渐深刻而饱满,让教学像一篇散文,形成散落的精神。
2.联系原著,丰富文本。
摘编自小说的文本,链接原文可以增加文本的厚度,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意志,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水平,可以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将文本置于《呼兰河传》的背景中,了解萧红的生活经历和内心向往,可以体会到欢乐背后淡淡的忧愁,更好地奠定教学的基调。
3.展开想象,言意合一。
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文本既能触动学生的情感心弦,又能触发语言表达的生长点,使文本"立"起来,使学生能把自己放在想象、表达的位置,走向语言与精神的共同成长。文中祖父的“微笑”细节颇耐人寻味,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课文内容所形成的波澜去理解、推敲、揣摩,想象人物的真实心境,感情用事,在语言实践中深入人物内心。
【三】练习题
2祖父的园子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汉字。
爷爷浇菜,我拿着水piáo(),用尽全力,我把水举到天上。玩累了,我缠着爷爷陪我去guaàng()街。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胖乎乎
圆明白
亮笑热
3.当小红向我们介绍院子里的风景时,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样子。
【答案】
一、拔瞎铲割瓢逛
二、圆滚滚明晃晃白花花
亮晶晶笑嘻嘻热乎乎
3、可见孩子极度满足和自豪,显示出她的富有。(意思是对的)
第二课时
一、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蛤蜊壳(bàngbàn)樱桃(yàngyàn)Gnawing(kànkàng)
日本海盗(wāwāi)水勺(piáopo)玩累(mānó))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一花园一李树一大草帽
一()穗粒一()山茱萸一()日本瓜花
一果园一白蝶一大蜻蜓
3.判断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相应的括号中键入 "√" 。
1.蜜蜂嗡嗡作响,浑身是绒毛,落在一朵花上,胖乎乎的,圆圆的,像一个小毛球。
()比喻()夸张()拟人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能追上?
()拟人()夸张()反问
3.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结一个瓜。
()比喻()排比()拟人
()比喻()夸张()排比
4.阅读《祖父的花园》片段,回答问题。
花儿开得像醒了一样;鸟儿飞得像在天上游荡一样;虫子唧唧叫得像在说话一样;万物皆有生命,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自由自在。
(1)文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看完这段话你想说什么,写下来。
(3)仿写一段话。
【答案】
1.贻贝(bàng)樱桃(yàng)咬(kàn)
日本海盗(wú)勺(piáo)玩累(nú))
2.一个花园一棵李子树一顶大草帽
一穗谷物一穗茱萸一穗日本瓜花
一个果园一只白蝴蝶一只蜻蜓
3.1.(√)隐喻2.(√)反问句3.(√)拟人化4.(√)排比
四、1.排比
2.童年是快乐的,自由奔放的,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答案不只一个)
3、树绿了,好像换了新衣服;蝉鸣了,好像在吹喇叭;蜻蜓飞了,好像是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