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推荐
- 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广州陪读妈妈浅水,捧起了心理学课本。[05:12]
- 9岁男孩患自闭症,父亲为他卖房放弃工作,终于教会娃写“爸爸”[00:50]
- 五年级学生晨读日记:今天叫我起床的闹钟是妈妈,又被催了[01:20]
- 视频│新版龟兔赛跑,这次乌龟躺着不动,也赢了比赛[02:00]
步骤/方法
闺蜜最近有点"疯疯癫癫",每天逼着四岁半的女儿做5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和她开了一个视频,遇到她拿着晾衣架给孩子上课,问其原因,原来是孩子做了20道题后,她做错了,闺蜜让女儿修改,但孩子想玩一会儿再修改。争执之下,闺蜜气得拿着衣架开始教训孩子。
作为圈内人,我其实很同情她的女儿,孩子三岁开始上幼儿园,那时候在老家乡镇上学,天天玩,连笔都没拿过,过了两个学期后,孩子上了区里的民办幼儿园,园长和老师告诉闺蜜,中班的名额已经满了,再加上孩子这个年纪应该是大班了。这样孩子六岁就可以上小学一年级了,就这样孩子跳过了中班,进入了大班,同时班上其他同学已经学会了写数字,而她的孩子却连笔都不会拿,用家里老人的话说,就是孩子在学走路之前,被逼着学跑步。
这个孩子的适应能力相当强,一个学期下来可以从1写到100,可以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可以进行10以内的数字分解,将10以内的加减法,将笔画的部分正确书写......在我看来,一个四岁半的孩子,一个学期可以学习这些知识,已经很好了。想想我四岁半的时候,什么都不会,还没开始上幼儿园,每天只知道玩,记得那次我会写自己的名字(笔画太简单了),已经让妈妈喜出望外了。
可闺蜜说,孩子下学期就要去重庆主城上学了,这个寒假如果不抓紧时间练习,她怕孩子跟不上节奏,就变得焦急万分,只好逼着孩子多学点东西;可孩子不妥协,不管闺蜜怎么说,怎么吼,怎么打,孩子都不愿意写作业。
陪读的必要性显而易见,但最好的陪读是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过度的促进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厌学,过度的急于求成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反感作业。
闺蜜对孩子的苛刻,让我很同情这个年幼的孩子,相反,我特别赞同邻居对他们女儿的教育。
如今,大多数家庭在寒暑假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辅导班、进修班......孩子们不仅每天要奔波于各种机构,除了寒暑假作业,还要完成额外的作业,如果有寒假,为了春节有更多的时间去探亲,家长们往往会叮嘱孩子提前“完成”作业。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让孩子“赶作业”的后果,而是觉得从除夕开始,孩子就可以安心、快乐地玩耍了,当我在报名前一天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发现除了假期的第一天,孩子的书写越来越潦草,错题也一天比一天多。来不及修改,只好凑数,报名时尽量蒙混过关。
邻居家女儿的教育就很不一样了,她们从来没有给孩子报过辅导班,但是从小就很注意孩子的学习习惯。当别人在关注孩子的汉字写得是否工整时,他们首先关注的是孩子的握笔姿势是否正确;当别人在关注孩子的句子写得是否流畅时,他们首先关注的是孩子的笔画是否正确;当别人在批评孩子的计算问题出错时,他们首先陪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并耐心地解释和帮助他们纠正;当别人在抱怨孩子只喜欢看电视和玩手机,但不知道如何做作业时,他们已经帮助孩子养成了作业前复习然后玩耍的好习惯...
让无数人望尘莫及的是,邻居家的女儿没有上过辅导班,这不仅为家长节省了巨额费用,而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成绩名列前茅。这时,邻居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习惯了慢慢来。
陪读是一门学科,家长越是注重细节,越是帮助孩子夯实基础,与其从一开始就焦急地期待好成绩,不如学会放慢脚步,从小处开始一步步向前,因为在陪读的路上,遵循孩子接受能力等规律真的很重要。
经常有家长私信我:“希希妈,请你给我想个好办法,让我的孩子语文成绩快速提高20分,请. " "老师,我的孩子按你说的做,可以提高几十分? " "我的孩子每天都喜欢玩手机,晚上10点才能写作业,请你给我想个办法,最好是一招管用的那种!”......
也许是一想到望子成龙,无数父母潜意识里就形成了典型的急性子育人方式,他们总是祈求高人指点,渴望在下一秒纠正孩子所有的坏习惯;他们绝不放过任何可能让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机会,渴望让孩子在下一秒成为人人敬仰的超级学霸。
就拿孩子的课外辅导班这件事来说,很多家长实在是有钱没地方放,非要拿来砸家教,为什么让孩子去上辅导班,有的家长说别的同学都在补,那我为什么不让孩子去上辅导班,怕得罪老师,怕错过孩子提高的机会。有的家长说,不管行不行,不试试怎么知道;钱,花了我们又能赚,只要孩子愿意去辅导班,不说进步多少,成绩不退步我就开心到极点。
陪读之路真的很辛苦,辛苦到有些家长病入膏肓,孩子周末想让父母陪她出去玩,家长就会说你是年级第一或者班上第一。当孩子过生日想让父母给自己送礼物的时候,父母会说你有什么资格向我提出要求,我没有给你足够的食物,或者没有给你温暖的衣服啊,成绩不好仍然是太多的要求,真的受不了!
张口就是学习成绩如何,有多少亲子关系因为家长这种不耐烦的陪伴而断送;好成绩不是一蹴而就,慢工出细活。
春节期间,听到一个亲戚给孩子报兴趣班,我惊呆了;周一周三放学学学舞蹈,周二周四放学学学古筝,周五周六上午放学学学英语,周六下午学情商开发,周日上午完成作业,周日下午学画画。
当大家都在关心她的孩子会不会太累的时候,她骄傲地说:"哎呀,累什么累,只要我愿意花这么多钱让她学,她还敢不去?交谈结束后,她透露:让孩子学习舞蹈,是因为她小时候想学,但家里没有她学习的条件;让孩子学习齐特琴,是因为她在去购物的路上碰巧遇到了一家培训机构的演出,让她觉得女孩们齐特琴弹得很优雅;让孩子学习英语,是想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学习情商发展,是想让女孩们情商应该高一点,以后不会被骗;学画画是她认为给孩子留半天假,最好用它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
是谁绑架了孩子的兴趣,兴趣班又是谁的兴趣,那些早早把孩子送进各种强化班、培训中心的家长,可能是在用自己的财力和无限的爱,扼杀了孩子学习成长的本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的种子,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孩子的成长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有一个过程,拔苗助长的后果一定是弄巧成拙。
每一位陪伴他们的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善意的,但孩子的成长应该是一个等待花开的美好过程,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无限的耐心和成长空间,只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才能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