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推荐
- 1、袁隆平生前给青少年的寄语。重温,铭记![00:40]
- 2、全球连线 | 海外各界缅怀袁隆平:真正的粮食英雄,将被世代铭记![03:28]
- 3、写满了爱!袁隆平给妈妈写的歌[07:55]
- 4、送别袁隆平--我有一个梦,埋在泥土中[02:37]
- 5、外交部:袁隆平让所有人不挨饿的梦想一定会实现[01:17]
- 6、新中国70年印迹--“中国种子”为解决人类温饱与健康做出贡献[03:47]
步骤/方法
著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专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先生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今日神州,风吹稻田千重浪,他的离世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
面对袁隆平先生逝世,每一个中国人都用着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沉痛和哀悼。
5月22日,袁隆平先生在湖南长沙湘雅医院病逝。
人们自发前往医院门口摆满鲜花,以悼念袁隆平先生。
最为特殊的是那三束水稻,寄托着对袁隆平先生思念。
5月22日下午,应家属要求,灵车离开湘雅医院后,驶向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灵车经过之处,人们把鲜花捧在胸前,车辆停驻鸣笛,向从教科书中走出来,陪伴我们长大的老人,高声道别:“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日,在袁隆平的母校西南大学,市民和学生们纷纷前往悼念。
在袁隆平的雕像前的花束越来越多,渐渐地致哀的鲜花汇成一片花海。
可见,袁隆平的逝世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多么的沉痛!
甚至,长沙花店里的鲜花,被五湖四海的人们买到断货!
他们将鲜花交付给外卖小哥代替自己前去悼念袁隆平先生。
在花朵旁,有一些学生们写下了给袁爷爷的一封信:
“听着您故事的孩童长大了,我们会顶起国家的未来”;
“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到医食无忧”;
……
5月24日上午10点,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袁隆平院士的遗体送别仪式。
人们自发为站岗民警撑伞,部分热心的人自费买了花束和口罩,在殡仪馆门口免费发放。
长沙数百辆出租车和公交车,自愿停运一天,在高铁站、火车站等地,为前往殡仪馆送别袁老的市民和外地民众,提供免费乘车服务。
自那一刻起,袁隆平永久地沉睡在这一生热爱的中国土地上,然而广袤中国大地上早已撒满了袁老播下的“种子”。
就像袁隆平生前爱说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年轻一代的中国人延续着袁隆平的“梦想”和“精神”,时刻准备着破土而出。
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会实现!
那该如何学习袁隆平爷爷,做一粒好种子呢?
这部的纪录片拍摄于2020年,通过真实记录和深度访谈,将公众人物还原成普通人,呈现有趣有力的人物故事。
每个人都能在他们身上看到时代,看到自己。
在第一集《时代我:袁隆平》中,让我们一起跟随晚年的袁老足迹,捕捉他在生活中的珍贵点滴。
早晨的8点时分,袁爷爷起床了,他一边看着屋子后的杂交稻,一边做健身操活动筋骨。
看到一群鸭子游过时,他会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说“真好看”,甚至还学起了鸭子的“嘎嘎嘎”叫声。
袁隆平的三个孙女:袁友晴、袁友清、袁友明透露:每天晚饭后,他都会专心致志地看《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
以至于,孙女们小时候一度以为“爷爷是看天气预报的”。
袁爷爷,每天看天气预报是为了关注天气对于水稻生长的影响。
如果天气不好,影响稻子生长,袁爷爷也是会焦急万分... ...
但只要一谈起水稻,袁爷爷表现出极强的专业敏感性。
哪怕是90岁高龄的他,还每天都要去现场数稻穗……
当被问及这辈子最关心什么的时候,他脱口而出的是一句:“最关心杂交稻”。
纪录片里,袁爷爷也会参加一些会议的场面,由于心脏病和高血压带来的身体上的影响,袁爷爷的身体是非常虚弱。
为此,袁爷爷接到活动邀约时,助手都要精确计算行程,或多或少帮助袁爷爷减轻一些身体的负担。
但他参加会议时,上台作报告是全程站着30分钟发表完演讲。
等到演讲结束后,袁爷爷回到休息室休息,由于身体太过疲惫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当听到有一群中学生想要和袁爷爷合影时,他不禁问到:“他们在哪里?”并主动迎接学生们。
考虑到袁爷爷的身体状况,工作人员把孩子们请进来了,等到准备拍照的时,疲惫的他又立刻站了起来,站得笔直。
除此之外,当看到自己被网友做成表情包:“还是吃得太饱了。”
袁爷爷先是开心地笑了一下,停顿片刻,对工作人员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年轻人不知道,饥荒时代的时候,没饭吃真难受啊,饿死人啊。”
虽然,那段艰难岁月离我们逐渐遥远,但他深知“吃不饱”的代价是什么。
带着这样的使命感,袁爷爷不敢有片刻的怠慢,只为创造了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
以上,这些是关于袁爷爷的晚年生活的节选珍贵影像,这也是一段具有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一个纪录片。
在生活中,他同样留下了许多朴实的人生道理,值得每一个人回味。
“年轻人可以赚钱,但是要赚对社会有益的钱”;
“一个人真正做到没有名利思想是很难的,关键是要淡泊名利”;
“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
袁隆平曾种下两个梦想,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保障国家和世界的粮食安全。
如今,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已突破1500公斤大关,让中国人民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中国碗里也装满中国的粮食。
不仅解决了14亿国人的温饱问题,推动了《反食品浪费法》的实施,而且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万众瞩目的贡献。
让人最为动容的是袁爷爷生前反复提及的梦想:“禾下乘凉梦。”
“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这一梦想,随着不断高产的超级稻逐渐成为现实。
如同一株水稻,完成了一生的使命,最终回落在泥土之中,这也是袁隆平的真实写照,“一个人,用尽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就是一颗好种子。”
泪洒稻菽千重浪,世间再无袁隆平。
但袁隆平的这种“国士无双”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继承。
先生千古,永念于心!
参考资料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纪录片《时代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