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推荐
- 民国名人撕X盘点丨鲁迅pk胡适、梁实秋、林语堂,你站谁?[04:49]
- 鲁迅与胡适谁更令人欣赏[02:49]
- 胡适:民国文坛中最温润如玉的君子[03:56]
- 胡适话鲁迅[02:48]
- 鲁迅和胡适,谁的字更好?[07:39]
- 觉醒年代:盘点各大伟人!除了知道鲁迅和胡适,你还知道哪些?[03:44]
步骤/方法
两人的成长路径非常相似,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家道中落,早年丧夫,从私塾教育到出国留学,大方向上几乎是同一节奏,但仔细从两人的童年片段中发现,成长路径的相似,其实是两种无可比拟的人生走向。
《受辱收钱》外人怀疑和轻蔑的眼神,轻蔑和侮辱的态度深深刺痛了一个少年的心。
“我做了一个非常幸福的梦,准备像父亲一样从工作中回来治疗错误病人的痛苦,并在战争期间去当军医,同时宣传改革的民族信仰。”
然而,在《父亲的病》中,父亲临终前,一个孩子来不及表达对父亲刻骨铭心的爱,他只能在大声的哭喊声中向父亲哭诉,直到父亲去世,多年后,他回忆自责扰乱了父亲最后的平静,痛苦和遗憾是不够的,也是不人道的。
2.胡适的童年
冯顺弟
胡适后来的成就,都要归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他的母亲冯顺弟。"我在母亲的教训下生活了九年,受她的影响很大。"
冯顺帝17岁嫁给47岁的胡川,23岁守寡。"他利用一个少年做后妈,和各种妻子打交道。"这一点,加上随后家庭的衰落,可想而知。即便如此,冯顺帝还是坚持完成丈夫的愿望。"给我母亲的遗嘱说,蜜儿(胡适)很有才华,应该教她学习。"
胡适的母亲为儿子读书,在那个私塾时代,别人每年给两块银子的学费,但胡适的母亲"第一年送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给十二块钱。"为了让两位先生给胡适逐字讲课,支付了当时认为是天价的学费,为冯是尽了最大的努力,这也为胡适的古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胡家的经济主要由胡适的二哥经营,但在胡适的大哥赌博、吸食鸦片、欠债时却经常压在冯某的头上,尽管如此,胡适还是说,我在这九年(1895-1904),只学会了读写两样东西。
在列强瓜分中国的时代,胡适能并没有受到影响,他像个少爷一样读书读书,这要感谢他的母亲,但从胡适的各种回忆录中可以看出,胡适从小对中国的实际苦难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
胡适的母亲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教导过,"再重的惩罚也不许我哭出来,她没有以此来教导儿子发泄自己的愤怒,要求别人倾听"自尊和自信,一个孩子的可贵品质,都是一个没文化的女人教出来的,冯给了儿子满满的爱和最好的教育,这是胡适的幸运和福气。
虽然对外界不敏感,但胡适却很能理解母亲在家庭内耗中的煎熬,胡适坎坷的童年更多来自于家庭内部的日常矛盾,他看人冷眼,看母亲处处宽容,看母亲的处理方式,胡适成年后的宽厚和善良都源于此。
胡适也不是一个软弱的书呆子,他也曾在上海留学过一段时间,通过拳击手赔款到达美国后,靠着个人的努力在美国的大学里享受着安逸的生活,沉浸在自己的闲暇生活中,胡适无疑是聪明的,但他的生活并没有过的太差,眼界有些局限。
胡适严谨的学术思维、大胆的假设、细心的求证,为很多学者改善了路径,虽然也有学术贡献,也有政治努力,但今天的评价却是喜忧参半。
从胡适1923年整理旧国的运动中可以看出端倪,胡适当时辩称,年轻人的示威游行不是救国,主张专心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专心学习学术其实没有错,甚至在祖国危难之际,有人决定埋头学习,其实是可以忍受的选择。
不以为然的声音也不少,钱穆评价他说:这个人是社会名流型的人物,骨子里不是书生,遇到钱穆先生这样的真人,胡适很无奈,后来也不想和钱打交道,但胡适也把钱穆招进了北大,这也是胡适的宽容方式吧?
钱穆
然后,在1943年,正值举国上下危机四伏之际,胡适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向200多名中国学生发表演讲时说,“拥有自己的象牙塔......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拯救国家,学习是为了给我们生活的终极享受。”这些话没有错,但我隐约能感觉到,这是胡适自己作为教育既得利益的自我认同,大概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家庭最艰难的岁月里,胡适在母亲的呵护下,生活在一个小小的象牙塔里,成年后竭尽全力在学业上发光发热,不直面世俗疾苦,在他的两次自我叙述中,看不到社会风云的相关描述,也许是有意隐瞒,也许是胡适之不在。
胡适在美国读书时,有着丰厚的奖学金,生活富足,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好学生,他有能力为自己打拼好生活,有自己的政治和学术理想,虽然没有学术天赋,但他聪明,爱好学习,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对于一个普通的学者来说,这也是一个不需要非议的人生选择,毕竟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一)鲁迅与“病”
(二)胡适与“宽容”
胡适性情热情,宽容大度,再加上才华出众,尤其是谈吐,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很受欢迎,许多作家都希望与胡适交朋友,并以此为荣。
在他的《宽容与自由》中他曾说过,宽容任何与自己不同的思想或信仰胡适在应对外界的讨伐时,能够为自己的信仰坚持到底,宽容攻击众人,确实是大家的一个伟大榜样。
但真的如此吗?
胡适的脸从来就不难露出来,在《我的母亲》中也说过,世界上最恶心的事,就像一张愤怒的脸;世界上最下流的事,就像向别人露出一张愤怒的脸。
大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良好修养,但这并不意味着胡适真的达到了圣人的境界,他只是一个有脾气的普通人。
"我同情你的愤慨,但我认为没有必要攻击他的个人行为......他死了,其他门可以抛开所有的小节,讨论他的思想是什么,发生了多少变化,他相信什么,他否认什么,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没有价值的,这样的批评绝对可以起到效果...旧词的邪恶语气我们应该深深地警惕每一个谈论一个人的人,我们必须永远公平,爱并知道它的邪恶,邪恶并知道它的美丽,那么我们将是公平的..."
乍一看,平等地评价别人似乎是一种公正客观的态度;但仔细一看,却充满了深意。
左翼攻击胡适时,胡适让他们骂他,表面上看确实是一种宽容的态度,但后来在信中,他把左翼人民描述成一个只会起哄,达不到气候的卖国敌方。
只能说,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人生哲理,在胡适身上得到了体现和改变,看似与外界渐行渐远、修为高深的胡适,其实只是个凡人,面对别人的攻击,他可以置之不理,但不生气是不可能的。
结论
胡适从小在庇护中长大,在上海求学的浪漫风格,在美国求学的自由,回到中国的崇高地位,一定经历过艰苦的工作。然而,胡适在动荡时代的平静生活,很难在他的演讲和作品中找到对社会现实和他周围悲剧的回应。他的和谐就像一种另类的傲慢,他在政治上选择了自上而下的革命方法绝非巧合。
作者介绍:@李二新,读书硕士,热爱读书,品味京剧,欣赏现代舞,专注终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