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年》里有什么比喻句、描写句、哲理句?
童年
1、伏尔加河蓝色的水面上,桔红色的轮船在逆流而上,而一张张金色的叶片则缓缓顺流漂下.
2、我非常害怕外祖父,总觉得他的绿眼珠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我看.
3、那曲子激昂中含着忧伤,仿佛是从高山奔流而下的河水,激荡在房间中.
4、经常有人听见了他们的歌声从窗户底下停下来看着他们,那一张张仰起的面孔让我想起没洗的脏盘子.
比较精彩的段落有,第二章、第四章和第十三章
精彩语录:
1〉在她没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接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是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2〉在人们心里,欢乐和忧愁几乎纠缠在一起,以不可捉摸的,令人不解的速度互相交替着.
3〉小的时候,我想象自己是一个蜂窝,各式各样普通的粗人,全像蜜蜂斯的把生活的知识和思想送进蜂窝里,他们尽自己所能做到的慷慨大量地丰富我的心灵.这种蜜蜂常常是肮脏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识,就是蜜.
3〉夜来了,一种有力的、清新的、宛如慈母的体贴似的东西诸如胸怀,寂静像温暖的、毛茸茸的手轻揉地抚摸着,拂去记忆中应当忘掉的一切,——拂去白天所沾染的一切侵蚀人的细尘.
二、童年高尔基注释?
阿廖沙父亲这死的一段描写:在幽暗的小屋里,我父亲躺在窗下地板上,他穿着白衣裳,身子伸得老长老长的,他的光脚板的脚指头,奇怪地张开着,一双可亲的手安静地放在胸脯上,手指也是弯曲的;他那一对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住,像两枚圆圆的黑铜钱,他的和善的面孔发黑,难看地龇着牙吓唬我。
以上一段话的描写十分真实地表现了一个3岁男孩的心态。
因为他年纪小,还不懂死亡意味着什么,所以他注意的是那些他认为有趣、奇怪的事情,例如父亲的脚趾奇怪地张开着,难看地龇着牙等等。
另一方面,作家又偶尔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使作家笔下所写的文字含义更清晰更深刻,更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2、语言艺术《童年》的语言十分生动活泼,场面描写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例如在外祖父家打架时场面的描写:两个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伸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
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似的响:“叫你们全给我要饭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样儿了,说:“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子清静,分吧!
”“住嘴,都是你惯的!
”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发光。
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天动地。
这段文字虽然不长,却把一具乱七八糟的打架场面写得很有层次,把每一个人的动作、表情、心情都鲜明地描写出来,读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独特的选材《童年》取材于作家的自身经历,然而它不是作家早年生活的简单再现。它一方面真实地描写了阿廖沙的成长过程和他的所见所闻,大量运用真实的材料。另一方面,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努力挖掘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并对他们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使他们能够反映生活的本质。
三、六年级童年考点?
①
艺术特色
1、《童年》是高尔基积一生童年生活之素材而写成的一部小说,充满童趣。它用儿童纯真无邪的眼光,通过思考和感悟,抒发童年的欢乐和初涉人生的艰难苦楚。
2、《童年》在艺术上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方法去描写。作品主要以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使“童年”丰富生动,充满童趣;另一方面,作家又间或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使笔下的文字含义更清晰深刻,更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3、《童年》取材于作家的自身经历,然而它又不是作家早年生活的简单再现。它一方面真实描写了阿廖沙的成长过程和他的所见所闻,大量运用翔实材料;同时,又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努力挖掘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并对它们进行提炼加工,使之能够反映生活的本质。
名著练习
1、《童年》是 高尔基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 《在人间》、《我的大学》 。
2、《童年》讲述的是 阿廖沙 (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俄罗斯19世纪七八十年代 下层人民 的生活状况。
3、阿廖沙遇到第一个优秀人物是 好事情 ,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 好事情 而得来的。
4、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 外祖父 。
5、《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外祖父 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外祖母 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作品中,乐观纯朴的 小茨冈 ,正直的老工人 格里戈里 ,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好事情 ” 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6、《童年》中塑造了 阿廖沙 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7、《童年》真实的记载了主人公儿时在外祖父家中的所见所闻,对他优秀性格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人是 外祖母 。
8、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八哥并教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 老是怪声怪气地学外祖父说话 。
9、《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 阿廖沙的成长 。 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 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10、 高尔基 (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
11、“我”和母亲是在什么样情形下来到外祖父家的?是怎么来的?
父亲去世,母亲刚生过孩子,由外祖母接我们坐船来的。
12、我和母亲到外祖父家不久,两个舅舅之间就爆发了一场大战。他们为什么而打架?
因为财产问题,揭露了当时俄国的拜金主义、小市民的庸俗。
13、阿廖沙因什么事情第一次被外祖父毒打?
是因为雅科夫舅舅的萨沙怂恿阿廖沙把柜子里准备过节时用的白桌布染成蓝色的,之后却又向外祖父告了密。于是阿廖沙第一次挨了外祖父的毒打。
14、外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认识他“私有者的灵魂”?
外祖父是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说“私有者的灵魂”是因为他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赶走年老多病的外祖母,赶走无依无靠的阿廖沙。
15、阿廖沙的性格中有哪些是你最喜欢最钦佩的?为什么?
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因为他在黑暗浑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16、高尔基透过这种家庭现状揭示了什么问题?表达了何种愿望?
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邪恶,冷酷无情;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1、阅读任务:阅读《童年》第一章至第四章内容。
2、名著导读:
1.填一填,选一选:
(1)【整体感知】《童年》是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__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的名称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童年》讲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A.六岁到十二岁B.三岁到六岁C.三岁到十岁D.五岁到十岁
(3)【提取信息】在阿廖沙遭到外祖父毒打时,他伸出胳膊去遮挡,在阿廖沙养伤期间,他亲切地去探望。他生性乐观、朴实,是外祖父家的工人,名字叫()。
A.格里戈里 B.米哈伊尔 C.雅科夫 D.小茨冈
2.【整体感知】请根据《童年》前四章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阅读思维导图,概括主人公阿廖沙苦难的童年生活。
苦难的童年“我”(阿廖沙)寄住在外祖父家的境遇:
(1)父亲死后寄人篱下,母亲忍气吞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彩片段:
第二章(节选)
①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②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
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
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她本应该得到的嫁妆。
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结婚而被扣下了。
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翻了天。
③我们刚到这里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跳了起来,______,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______。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______:“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④姥姥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⑤“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的高,震耳欲聋的。
⑥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______,一声不吭。
⑦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⑧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挺着大肚子的娜塔莉娅舅妈拼命地喊着、劝着,我母亲把她给拖走了,永远乐的麻子脸保姆叶夫根尼娅把孩子们赶出了厨房。
⑨战争一开始,我就跳到了炕上,又好奇又害怕,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姥姥用铜盆里的水给雅可夫舅舅洗脸上的血迹,他哭着,气得直跺脚。
姥姥痛心地说:“野种们,该清醒清醒了。
”姥爷把撕破的衬衫拉到肩膀上,对着姥姥大喊:“老太婆,看看你生的这群畜生!
”姥姥躲在角落里,号啕大哭:“圣母啊,请你让我的孩子们懂点人性吧!
”
⑩我一翻身把熨斗碰掉了,稀里哗啦地掉进脏水盆里。
姥爷一个箭步扑过来,把我拎起来,死盯住我的脸,好像第一次见到我似的:“谁让你在这儿的?是你妈妈吗?”“我自己。
”“胡说。
”“不是胡说,是我自己上去的。
”他指了一下我的额头,把我扔在了地上:“活像你爹!
快滚!
”我飞快地逃出厨房。
不知道为什么,姥爷那双尖利的绿眼珠儿老是盯着我不放,我非常怕他。
1.【整体感知】张明想给这个“精彩片段”拟写一个小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B.两个舅舅为琐事吵翻了天
C.两个舅舅为分家大打出手 D.姥爷把我赶出了厨房
2.【解读信息】第③自然段和第⑥自然段中的横线上缺失了对人物神态动作的细节刻画,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下面的语句还原到横线上。(把序号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A.背冲着大家B.公鸡打鸣一样地叫C.狗一般地龇出了牙D.俯身向前
3.【评价鉴赏】如果没有上述这些细节的描写,故事情节也是完整的,作者加上这些描写,有哪些好处呢?请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读信息】张明要向同学复述“精彩片段”讲的这段故事,他应采用的阅读方法是()。
A.重点关注文中对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把握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B.主要关注片段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把握人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C.主要关注片段中的故事情节,梳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参考答案
2、1、(1)高尔基在人间我的大学
(2)C
(3)D
2、(2)两个舅舅经常争吵,为了分家大打出手;
(3)外祖父因为母亲的事不喜欢“我”;
(4)外祖父把“我”打得失去知觉。
3、1、C
2、DCBA
3、示例:这些细节描写,既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将人物刻画得更加生动,又突出了在姥爷的家里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十分紧张,互相之间充满了仇恨。
4、C
③
《童年》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
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
虽然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却一直坚持勤奋自学,读了许多书。
加上他本人曾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终于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
高尔基的处女作是发表于1892年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
《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是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四、高尔基写的童年诗体?
高尔基,苏联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政治家,学者,《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1、多视角描写方法
尽管它那黑黑的面颊上布满了皱纹,但整张面孔看起来仍显得很年轻,容光焕发。只可惜那皮肉松耷的鼻子破坏了这张脸
米哈伊尔舅舅忽然抡起胳膊给了他弟弟雅科夫一个耳光,雅科夫大吼一声,揪住了他,两人立克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发出一片喘息,呻吟,辱骂的声音。孩子们都哭起来,怀着身孕的纳塔莉亚舅妈拼命地叫着,我母亲联盟走过去抱着她拖走了。
第一段话,表现出来了小男孩,眼中外祖母的模样,第二段话多视角描写,描写出了当时的激烈与孩子们心中的害怕,与舅妈娜塔莉亚慌恐
2、语言生动
外祖父一个箭步扑过来把我拽了起来,他仔细的打量着我的脸,好像第一次见到我似的朝我大吼道。
是谁把你放在炉炕上的?是你吗妈妈?雅科夫舅舅的儿子萨沙又黑又瘦,眼睛像龙虾眼似的向外突起,他说话的声音很小,速度却很快,老是被自己的话噎的上气不接下气,他常常鬼鬼祟祟的东张西望,仿佛想逃到什么地方躲起来似的,平常,他的栗色瞳仁一动不动,看起来呆呆的,但一激动瞳仁就更白眼球一起直打战
第一个句子中作者写了许多动词,第二个句子作者把雅科夫舅舅的儿子萨沙用词生动,还有比喻,把雅科夫舅舅的儿子平常时样子也给写了下来,一激动是瞳仁就会跟白眼球一起直打战
3、独特选材
同年在艺术上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方法去描写。主要以儿童的视角描写生活,使《童年》丰富生动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4、《童年》主要内容
写了阿廖沙出身贫穷,三岁丧父,跟母亲投奔外祖父,外祖父粗野自私,经常都打孩子们,幸好有善良聪明的外祖母经常保护阿廖沙,并且安慰阿廖沙,家里面还有两个好斗的舅舅,还有一个勤奋能干的小茨冈在初冬的一个下雪的日子,自私的舅舅让小茨冈打一个沉重的十字架飞到墓地在路上,小茨冈跌倒了,他被背上的十字架压死了,阿廖沙非常悲伤,希望他能像以前从地板上爬起来,最后外祖父想让母亲嫁给独眼钟表匠最后无奈只好在嫁,母亲要嫁的未婚夫是一个比他小十岁的年轻大学生,俺俩删对未来的继父没有一点好感,继父读书全部家产后,但母亲回到了外祖父家,继父对母亲非常的冷漠凶狠一天黄昏,阿廖沙看见继父狠狠的打着母亲,阿廖沙非常生气,用父亲留下的一把刀向继父刺去,幸亏母亲及时推开了继父,就划破了继父的一点皮肉,最后按廖沙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三年学业,阿廖沙的母亲在一天中午离开了人世,安葬完母亲,外祖父对他说,你不是一枚奖章,我脖子不是挂你的地方。
你到外面混饭吃吧!
于是阿廖沙就到人间去了。
五、童年第五章描写外祖父善良的句子?
外婆和外祖父各讲自己的苦难身世。两人都是早年丧父的孤儿,都曾跟着母亲沿街乞讨,后来也都凭着聪明能干、吃苦耐劳而自立,
最后共同挣到目前这种小康家境;
占更多篇幅的是外祖父教“我”识字和给“我”讲述自己的人生体念和生活哲理。他对“我”的好奇心有问必答,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透彻明了。
六、《童年》好句赏析80字急!赏析要80字以上?
《童年》开篇就写得十分精彩。
它可以摘出来绝不止一篇优美的散文。从译者加的标题就可以大体知道本章内容:一、“外祖母的出现”;二、 “父亲的去世和弟弟的降生”;三、“父亲的安葬”;四、“伏尔加河上的风光”。
《童年》的每一章都是由许多篇这样的优美散文组成的。
《童年》可以比拟为一串珍珠项链,而每一篇散文就是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第二章可以分三大块,也就是三篇优美、精彩的散文。
它们可以分别标题为:“兄弟斗殴”、“凶残的外祖父”、“外祖父来病床看我”。
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祖父。
小说写外祖父毒打外孙们的凶残,令人惨不忍睹,毛骨悚然。
后来他来病床看“我”的情景,又令人觉得此老头儿的身世值得同情,他的精明令人佩服,虽然他的凶狠不能原谅,但也就多少可以理解,特别是在读了第五章他在病中教阿廖沙“我”识字和讲人生哲理以后。
第三章分四大块,即由四篇散文或短篇小说组成。
它们也可以有明确的标题。
1、“一双金不换的手”。
伊凡是一把干活的能手,去市场购物时也会替外祖父省钱当小偷;二、“热闹的家庭舞会”,主角是伊凡和外婆;三、“雅科夫的吉他”。
他当然也是舞会的核心;四、“小茨冈的惨死”。
别号“小茨冈”的伊万是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婆的养子,从他生下来被遗弃到他的惨死,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有爱。
小茨冈是个善良、勤劳、能干的小伙子,是“我”童年时最好的朋友。
他的惨死,跟自私卑鄙的兄弟两人直接有关,但根源还在于造成自私卑鄙等劣根性的社会顽症。
第四章本章着重写外婆,写她对上帝的虔诚,对人的善良、忠厚,对丈夫的容忍、体谅;写她的聪明,能干,健谈,会跳舞,会讲童话;火灾里指挥若定,火灾后为舅母接生;她是大家庭的好主妇和顶梁柱,是“我”最贴心最亲爱的朋友。
小说中对火灾场面的描写非常精彩。
第五章可分上、下两篇:一、外婆和外祖父各自讲述自己的苦难身世。
两人都是早年丧父的孤儿,都曾跟着母亲沿街乞讨,后来也都凭着聪明能干、吃苦耐劳而自立,最后共同挣到目前这种小康家境;二、占更多篇幅的是外祖父教“我”识字和给“我”讲述自己的人生体念和生活哲理。
他对“我”的好奇心有问必答,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透彻明了。
第六章写大舅米哈伊尔为了争夺家产带领流氓冲击、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
这不仅深刻地揭露了这个逆子的凶恶嘴脸和丑恶行径,也客观地暴露了千千万万小市民家庭的尖锐矛盾。
在这次父子短兵相接的“战斗”中,阿廖沙“我”担任了火线侦察兵的角色,写得有声有色,相当精彩,可以推出一篇标题为“我注视街上的敌情”的优美散文。
这次“战斗”中善良的外婆由于劝架被醉酒的逆子的钢棍打到了手臂,造成了骨折。
第七章也可以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主要写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两个上帝。
外婆的上帝慈悲为怀,赐福人类,主宰一切,洞察万物,外祖父的上帝专横跋扈,法力无边,严厉残酷,人人害怕。
这种对比通过生动的文学描写展现出来,丝毫没有概念化的说教,写得十分精彩,耐人寻味。
下篇主要写街上的所见所闻后的痛苦感受,顺便也重提留在家里的苦恼。
“我”就是在这种家庭和社会环境下生活和成长的。
上篇是写“我”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环境,下篇是写“我”家里家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
两方面都是明显影响我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客观因素。
这显然是上、下两篇合成一章的主要理由。
第八章也可分为上、下篇。
上篇描绘了外婆讲童话的情景、本领,还记录下来《隐士和勇士》这篇优美迷人的童话;下篇介绍了“我”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朋友,一个不知真名实姓、只知外号“好事情”的“外人”和“怪人”,并且着重叙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上、下篇之间的内容通过“怪人”听外婆讲童话的场面联系起来。
小说故意用若明若暗的手法,巧妙地让读者心领神会“好事情”和外婆的某种尴尬关系。
第九章也可以分成上、下篇。
上篇写“我的好朋友彼得大伯”;小说很重视大人讲故事对儿童的影响。
马车夫就常给“我”讲故事,虽然他的讲故事本领比外婆、外公差多了。
本章最精彩的情节是“我”与三兄弟的友谊。
下篇写“我”和 “三个小少爷”的友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对一个人“心灵面貌“和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小说如实地写了“我”对三个小少爷的好感和羡慕。
外婆支持“我”和三兄弟的友谊,但外祖父、三兄弟的父亲上校奥夫相尼科夫禁止他们交往,甚至马车夫彼得也坚决反对。
马车夫跟“我”因此发生了争吵,这次“争吵”成了联结上、下两篇的纽带。
第十章写“我”母亲的突然回家和新产生的家庭矛盾。
一个年轻丧夫、留有幼子、任性好强的不幸女人,在多年离家之后带着痛苦回到替她抚养儿子的、孤苦年迈的父母家长住,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和冲突,是不言而喻的。
尤其是她的婚姻大事,过去和现在都是父女矛盾、冲突、争吵、闹架的焦点和导火线。
小说先是详细地写了母亲和“我”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接着写了母子之间因为“背诗”而爆发的一次争吵;最后又重点写了父女之间因婚姻问题而爆发的一次大闹架,外祖父气得跪在女儿面前,接着又无故把外婆打伤。
争吵和闹架成了家常便饭;打了再好,好了再打,一家四口就是这样打发日子!
第十一章 主要写母亲回来后的家庭生活,首先是母亲与一些青年男人的交往,虽然用笔不多,写法上也若明若暗,欲说又止;其次写表哥萨沙的逃学和逃跑。
表哥和“我”都是可怜的孤儿,他没有亲母,继母对他不好。
小说对他的逃学写得非常生动具体。
但本章的重点内容还是外婆给“我”讲父亲的身世和父母的婚事。
第十二章写母亲再嫁和再嫁后的生活,写“我”的这个“伤心事件”对自己心灵造成的创伤,写这两年里外祖父的家境日益衰落、以至完全破产,搬家不断,住房和生活一次比一次差,几乎真的要上街讨饭了。
“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母亲再嫁的事实。
可以说,家庭矛盾主要表现在“我”和母亲之间。
也重点写了上学读书,特别写到一位热爱儿童、循循善诱的教育家。
第十三章写外祖父与外祖母分家过日子,写“我”捡破烂为生,写“我”与几个小朋友去河边偷木板卖钱,写这些小伙伴们艰难的生活和彼此的友谊,写母亲的死,最后,写“我”不得不走向“人间”。
所有这些内容,乍看很零乱,但完全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因为它们都在写这个家庭的穷苦。
《童年》的悲剧是以母亲之死这悲惨的一幕结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