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极结缘,纯属偶然。
去年,九月底的一个清晨,我莫名起了个大早。
闲着没事,便下的楼来,信步到了县城最大的广场——凤凰广场。
这里是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最佳去处。
虽然我家就住在对面,早晨我却很少来。
广场的东南角,摆放着十多种健身器材。
晨练的人还真不少,有玩单杠、双杠的;有下腰、压腿的;还有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一边锻炼身体,一边拉呱聊天的。
健身器材南,是一排排高大的洋槐。
树荫下,有十多个人正在打太极。
以前总觉得打太极是老年人的事,经常在广场上看见他们,穿着肥肥大大的太极服,舞剑打拳操练的身影。
但我不太喜欢,总觉得太极离我很遥远。
再说,印象中慢腾腾的动作,我这个急性子怕是学不来。
那一天,我的目光却被吸引住了。
这支队伍整体看起来挺年轻,看他们打的一招一式,身形敏捷,干脆利落。
有几个身手不凡的,正打得兴起,嘴里还很有节奏地喊着“嘿——哈——,嘿——哈——”。
细瞅,腿脚进退之间,腾挪闪转,虎虎生风。
他们打得这样娴熟,估计得练了好几个年头了吧。
我心头一热,决定当场拜师学艺。
没成想,教太极的老师是个女的,姓赵,才四十岁多点。大眼睛,中等身材,不胖不瘦,自带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这和我印象中的大相径庭,我以为带出这样团队的老师一定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没想到是妥妥的美女一枚。
第二天早晨,我设了闹钟,早早起床。
到了广场上,赵老师先教我“起势”,边示范边讲解。
刚开始我很自信,以为广场上老头老太会的,我兴许一打眼就会。
没想到,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
老师讲的要领,刚落下话我回头就忘。
一早晨练了好几遍,不是忘了“沉肩坠肘”,就是忘了“屈膝下按”。
反反复复做了好几遍,总做不好,我有点泄气了。
赵老师和几个老学员都劝我别着急,干啥事都有个过程,要一式一式地来,切不可贪急贪快。
我听取他们的建议,先调好气息,慢慢沉下心来。
打太极首先要“意念集中”。
对于老师每天教的新动作,细细揣摩,录下视频,反复回看,有时连晚上睡觉前还比划一番。
几个师姐师弟,如小薛,薄姐,小程,我随时请教,他们也不厌其烦地教我。
在他们的带动和鼓励下,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半年的功夫,我有了很大进步。
学会了两三套太极拳、扇,现在正跟老师学32式太极剑。
赵老师才四十多岁,打太极已十五六年了。
她讲解的每一个动作都详细到位,那么多的套路、拳架,都记得那么清。
让我由衷钦佩的是,只要是太极爱好者,不论年龄大小,职业高低,赵老师都一律热情相待。
遇到实在学不会的,她就手把手地教,领着慢慢去体会,直至学会弄懂。
赵老师的脖子做过甲状腺结节手术。
她为了让我们听清,尽量大声说。
有时,一早晨下来,她就不停地干咳。
看她憋红了脸咳嗽的样子,我们都很心疼。
每天早晨,当阳光透过树梢洒进来。我们团队二三十个人就跟着音乐开始练拳:凝神静气,体态放松。缓缓出拳出掌,一招一式,一收一放,松腰开跨,含胸拔背。力求做到绵柔有力,舒展大方。一早晨几套拳、扇子、剑练下来,虽汗流浃背,却通体舒畅,神清气爽。
转眼,大半年过去了,我体会到了很多。
练太极,不光锻炼了身体,丰富了业余生活。
更重要的是结交了一些朋友。
大家来自不同行业,切磋拳艺、交流思想,处得像一家人。
有时,老师的新动作刚教完,学员们就你监督我,我提醒你,互相纠错。
有时为一个动作还争得面红耳赤,不得不请赵老师来“救驾”。
这一论一争,大家便记得更牢,动作更规范了。
有时,有的学员有事几天没来,大家都牵肠挂肚的。
等他(她)哪天在场地上一亮相,大家又齐刷刷地围过去问这问那,落下的新动作,也帮他(她)开“小灶”。
尤其让我高兴的是,以前老公的生活习惯不太好,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在我的影响和带动下,他现在也能按时起床,跟着学拳的兴致也很高,还手把手地带了个“大徒弟”。后来和我几个关系好的女同学、同事一起加入进来,他们四五个人成立了“太极小班”,相互探讨学习,提高很快。
我们团队里的张姐和我同岁,一米五几的个子,不笑不说话,性情很温和。她学练拳比我早些。刚入队时怕反应慢,学不会,干脆起了个微信名“慢半拍”。其实,她比谁都用功。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去了,她的拳艺大有长进。现在老师教的新动作,她倒领悟得特快。
团队里,董姨和贺大姐年龄最大,六十多岁的人了,学起拳来一样勤奋刻苦,遇上难点的动作,我们年轻的几个也故意带带她们。
她们生活阅历丰富,我们工作、家庭中遇到些磕磕绊绊的事,她们会像长者一样,给我们耐心劝慰,生活上也给我们很多帮助。
另外,还有老尚哥、嫂子,阿敏,小韩......大家场上是拳友,私下是谈得来的朋友,闲暇时常电话、微信联系。
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大家每天见面,开开心心练拳,诚诚恳恳交流。
真好!
有道是“天下太极是一家”。
在我学拳的过程中,也曾有幸得到过其它团队老师的悉心指导。
丁叔,国企退休职工,70多岁,双目有神,腰杆笔直。
他打了三十多年拳,每套动作做得舒展大气,早年曾多次参加过市、县比赛。
黄教练,六十多岁,退休职工。
年轻时腿疼腰疼,后来苦练太极,早年病痛不治而愈。
现在他是县老年大学初级班的老师,已教了多届学员。
还有电业局小陈姐夫妇等,很感谢他们的热心指点。
晨练太极,现在已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改掉了我多年不良的作息习惯。每天早上准时参加锻炼,半年的时间,我腿疼的老毛病减轻了不少。另外可以让精神获得安宁,当沉浸其中,摒弃生活中的杂念,内心会坦荡豁达很多。过了知天命之年,顿悟看透,生活简单些,一切随缘。保持心情愉悦,就是在为健康买单。
其实,拳之道,也是人生之道。太极,一阴一阳;一起一落。内心张弛有度,生活就会从容自如。一人一拳一世界,中正,平和,意念专注;起时坦然,落时淡然。繁华落尽终是空,人生就是一种体验,一种过程。
作者简介:许军, 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办事处 一枚离土不离乡的女子,喜爱文学,有作品散见于各平台、论坛。愿用手中的笔,描绘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