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师表》最后一句到底是“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还是“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①
最后一句是: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翻译:现在即将远离,一边写表,一边流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②
二、出师表最精辟一句?
我认为最精辟一句话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古人常言“近君子远小人”,其实这句话是出自卧龙先生的《出师表》,意思是说,希望我们能够多接触君子这样的人物而远离小人。君子是何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宽宏大量,光明磊落,行事坦荡荡,而小人所包含的类型则是太多了,心胸狭隘,善争好妒等等。
③
诸葛亮是古今著名的“智圣”,他不仅智谋超群,而且还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的经典,《出师表》就是其中之一。《出师表》中,蕴藏着一句深刻的哲理。
公元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北上讨伐魏国,由此写下一篇表文呈递给后主刘禅,名为《出师表》。
《出师表》是一篇著名的议论性文章,兼具记叙与抒情,以恳切委婉的方式劝说后主要赏罚分明、广开言路,以明君的姿态兴复汉室。
《出师表》内表达的情感,是诸葛亮心血凝萃的结晶,也是对蜀汉王朝的一片忧虑与热忱。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以一位智者的方式为后人提供了诸多人生的经验。
《出师表》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用现在的白话文说就是: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
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倾覆颓唐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这句话似乎平庸无奇,其实内部蕴含着极为深刻的道理。
④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6、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7、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8、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9、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⑤
出师未捿身先死哈哈哈哈哈
三、朕本布衣原文?
《谕中原檄》: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势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沔,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
予恭天成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群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虑民人未知,反为我仇,挈家北走,陷溺尤深,故先谕告:兵至,民人勿避。
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其体之。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全文为:
朕本布衣,昔在田里,赖承平之乐,忽妖人倡乱,海内鼎沸,当是时出师者将非不勇,兵非不众,城廓非不坚,器械非不利,终无成功,妖人愈炽,遂致豪杰并起,此天运昭然,不言可见。
朕因群雄扰攘,不能自宁,由是为众推戴,抚建业之民,待天下之清,奈何君不能控御,致将帅各怀不轨,外为元臣,内实自谋,靡有戡定祸乱以安生民者。
朕静观群雄割据,荼毒生灵,于心不忍,乃亲率诸将,西平湖湘汉沔,南取交广东,定吴越,八闽、两江,皆入版图。
方欲息兵,以观君之为计,而君之将臣曰张、曰李、曰王,三人者,不为国谋,分据秦晋,互相雠杀,民遭涂炭。
朕乃命大将军自前岁出师,由齐鲁,经河洛,次及燕城,我师未至,君已弃宗社而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自两汉诸葛亮的《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及注释译文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广泛的听取别人文言知识一、通假字
四、出师表的临是什么意思?
“出师表”的“临”是“对着”“面对”的意思。
原句是“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魏军之前,给蜀国后主刘禅写的奏章。
在全文中,诸葛亮提出了“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臣丶远小人”三条建议,在内政和军务方面都作为周密安装。
结尾写到:我现在就要远离君王了,面对这封奏则,泪水涟涟,我都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
五、出师表中读史可以明智的句子?
1、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2、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9、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历史事件就是前人的得失,以此为鉴,可明智。如诸葛亮未出茅庐时精于史书,一出茅庐做事就能井井有条,正因为读史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