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2021中考作文开头结尾优美段落,2021年中考作文精彩开头结尾集锦-小议篇(16/18)(转载)

2021中考作文开头结尾优美段落,2021年中考作文精彩开头结尾集锦-小议篇(16/18)(转载)

第16辑 小议篇

○好词积累

1、精神品德

高风亮节 拾金不昧 清正廉洁 大公无私 刚正不阿 正直无私 大义灭亲 六亲不认 忠义两全 忠孝两全 一身正气 废寝忘食 艰苦奋斗 勇往直前 尊老爱幼 见义勇为 乐善好施 舍己为人 博采众议 从长计议 大发议论 集思广益 街谈巷议 论议风生

2、行为神情类

披荆斩棘 顶天立地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贪生怕死 厚颜无耻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 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百发百中 一步登天 走马观花 欢呼雀跃 扶老携幼 手舞足蹈

○好句积累

——我们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希望自己能一生顺利,笑着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人生常常不尽人意,生活总给我们带来好多不快和烦恼。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唯一能做的就是开阔自己的眼界,开拓自己的胸怀,将痛苦淡化和稀释。

——是的,痛苦之于心灵,恰如盐之于容器。将痛苦之盐放入杯水中,你品尝的将是饱和的苦涩,投入一片湖水中,品尝到的则是稀释后的甘甜。

——世上任何事物都有相对性,“懂”和“不懂”也是如此。说幼年什么都“不懂”,这是跟大学生比较而作的判断,假如跟襁褓的孩子比,他就可能什么都“懂”了。大学生觉得什么都懂,那是以中学生、小学生为参照物的结论,如果以专家、学者为参照物,恐怕他又会感到什么都不懂了。

——据说,印第安有一个古老的部落,那里的人们长期迁徙,每走两天就停下来休息一天,代代如此,绝无例外。有人疑惑地问部落首领,部落首领解释说:我们的脚步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歇歇脚步,让灵魂跟上,一个多么绝妙的解释。

——赶工程,超进度,盲目攀比,一窝蜂地大赶快上,速度上去,却埋下安全隐患,这样的快有何意义?相反,急事慢行,反复调查,科学论证,防患于未然,这样速度慢了,但是保证了质量,杜绝了安全隐患,这样的慢其实也是快。

——中国文人一直深受老庄超脱出世思想的浸润。当他们的人生道路遭遇挫折时,他们便委身于自然山水,从中寻找精神寄托。“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既然我不能在生活的潮头“争先鼓勇”,那就把我的心放在和谐纯美的山水中,静静地疗伤、静静地抚慰。

——儒家所推崇的“大同”思想对中国后来的思想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名垂千古之作《桃花源记》里,陶渊明幻想、臆造了一个环境优美,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个个享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太平世界。

——古代文人的理想大都是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或才子佳人、风花雪月之类。

但几千年来,老庄的道家思想与孔孟的儒家思想,几乎是中国文人的两条精神支柱。

时而消极遁世,时而积极入世;有人主张清静无为,有人渴望大有作为。

这种积极入世渴望一展抱负的思想同样体现在山水作品中,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同样是遭受贬谪,范仲淹抒发的却是“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

——司马迁注意到雇农陈胜的“鸿鹄之志”,柳宗元倾听蒋氏的诉说,“闻而愈悲”,范仲淹在写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后却说出了另一番话,欧阳修的“乐”寓意深长,陶渊明的桃花源是他的社会理想,吴均在给朋友的信中描绘自然美景,流露出远离名利场的愿望……古人写文章,往往就是这样关注社会人生自然。

——什么是个性?个性是浩瀚的海,个性是干涸的河,个性是沉稳的山,个性是流动的水,个性是李白的洒脱,个性是杜甫的忧思,个性是毛泽东的豪迈,个性也是马加爵的凶残,胡长清的腐败。山有高低,水有长短,个性亦有优劣之别,只有那些认同普遍规则的个性才是社会需要的,才是高洁的。

好开头好结尾积累

1、开头:每读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忧世怜民之句,都引发我无限的感慨。

结尾:为我们的明天,为全人类的明天,“先天下之忧而忧”吧!

2、开头:滕子京被降职远调到岳州当知州,他没有因为仕途失意而意志消沉,他把岳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到第二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于是就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应他所求,写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结尾:作为这个时代的莘莘学子,我们也应该学习古往今来一切优秀的人物,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读书。

3、开头:水声潺潺流下,未见其山,便闻其声波澜壮阔,山石林立,草木错杂,唯有一条隐现的曲径通幽。仓颜白发,持一壶酒,站在半山腰,任凭泉水的清新纯澈在风中吹拂着悠然的面庞,一览眼前高山俊逸,流水柔情,醉于酒香醇美,醉于山水的秀美,醉于安乐的意境。

结尾:与山水同醉,与众人同醉。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不在山水,而在于悠然闲适的情怀。

4、开头:

陶渊明勾勒的“世外桃源”真可谓是人间天堂,里面的人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但同时他们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外面的变化可以说很大了,可他们为什么要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呢?我想有人一定会说:“书上不写着吗?这是因为他们不希望被外界干扰,害怕回到外面动荡不安的社会里。”

结尾:所以说“世外桃源”里的人作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他们还是应该“向外人道也”。

5、开头:“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之地,也是百姓的向往之所。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人们向往和平、安宁、美好的社会。

结尾:我们相信,只要是和平鸽飞的地方一定是光明、美丽的。故事中的桃花源将永远存在与世中。

6、开头:林语堂先生说过一句颇为有名的话,他说,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这句话颇似绕口令,不过“懂”与“不懂”的道理,倒也值得玩味。

结尾:“懂”和“不懂”事关人生成败,国家兴衰,颇有学问,我们当好好学习辩证法,正确处理“懂”与“不懂”的关系,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7、开头: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喜欢搞考前百日誓师大会,让人感到应试教育的赤日炎炎。不过,仔细品读誓师大会上的口号,倒觉得不少颇有哲理意味,“学得稳稳当当,拼得激情万丈”便是其中之一。

结尾:我讨厌应试教育,但我欣赏“学得稳稳当当,拼得激情万丈”的口号,因为我从中读出了激情和理智相统一的人生哲理。是的,激情是前行的动力,理智是成功的保障,我们要鼓动激情和理智的双翼,永远平稳地飞向前方。

8、开头:小孩子堆积木,堆了又塌,塌了再堆,往往堆上千百回,耗上大半天的时间,也不觉得疲倦。在成人看来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他们却心神专注,玩得兴致淋漓,这没有别的理由,因为兴趣使他们入神而已。

结尾:正在实现中国梦的国人啊,让我们的教育里少点功利,多些兴趣吧!

【考场佳作】

○佳作一

小议“先天下之忧而忧”

从唐朝到宋朝,再到元明清,一千多年过去了,岳阳楼也几经变迁,早非当年的岳阳楼,但是范仲淹在《岳阳楼》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却穿越时空,一直流传至今,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为国家效力,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①

与民同忧,与民同乐,已经是很了不得的美德了,然而,范仲淹并不满足于此,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先”“后”二字大有深意,值得我们认真领悟。②

何为“先忧”?当天下人未忧之时,你能体察到潜伏着的危机,并因此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这就是“先忧”。

这使我们想起老一辈革命家彭德怀。

1958年,当许多人被浮夸风刮晕了头,敲锣打鼓,喜气洋洋,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时候,彭德怀却紧锁眉头,日夜担心我们的社会主义家业有可能毁于一旦,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作风有可能被置诸脑后。

实践证明:他忧彭德怀。

人们痛定思痛,越发感到这种“先忧”精神的可贵。

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比比皆是。

不谈提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政治理想的孟轲孟夫子,也不谈两袖清风、为民请命而被罢官的海瑞海大人,不谈忧国忧民、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也不谈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说这样的人又何尝少呢?将军甘祖昌辞官当农民,夫人龚全珍“夫唱妇随”,90高龄而向家乡奉献爱心不止,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遗憾的是,如今也有一批人,忘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忧百姓之忧,仅乐一己之乐,把党和人民托付给他权力当着发财的机会,最终被党和人民所唾弃。⑤

青山永在,腐骨速朽!让我们记住那些光辉的人物,愿先忧后乐精神长在,愿我们的生命其乐无穷。⑥

①先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议论的话题。

②分析“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意义。。

③说明什么叫“先忧”并举彭德怀的例子加以说明。。

④高度概括地举古今人物的例子,说明“先天下之忧而忧”已经成为宝贵的民族传统

⑤反面举例,加强现实针对性。

⑥发出号召,结束全文。

名师点评:

文章先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话题,而后分析这句话的意义,再以彭德怀为例,阐述“先忧”的含义,再连用“不谈……,也不谈……”的句式,概括诸多志士仁人的事迹,说明“先天下之忧而忧”是我们的民族传统。文章论述集中,思路清晰,层层深入,有现实意义。

○佳作二

从“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开去

在《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为了不让世人知道他们的所在,在渔人离去时曾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若用现代观点加以审视,我们就会发现这话大有问题。

首先,我认为这是一种自私之举。

你有这么一个好地方,为什么就独霸于此,不让外人介入呢?如果大家有好的东西都像你这么保守,何谈资源共享呢?从历史上看,唐朝曾盛极一时,恐怕就和他们的胸怀宽广,以及他们的无私有关。

当年文成公主入藏,唐朝廷为公主备了一份十分丰富的嫁妆。

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当然是少不了的,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吐蕃没有的谷物、果品、蔬菜的种子,药材,蚕种。

她还带了大批的医药、种树、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的书籍。

这些都推动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当然也得到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敬仰与爱戴,从而巩固了唐朝的统治。

当今社会,好的经验,好的方法,好的创意,如果都据为私有,不加以推广,那怎么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呢?②

其次,这表明桃花源人缺乏经济头脑。

像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美景,可是世间少有,是一个难得的旅游胜地。

如果对外开放,将此地命名为“桃花源度假村”,再配设桃花源旅店、餐吧、民间歌舞,向外界大加宣传,那一定会吸引许多中外游客,这岂不是给桃花源人增了一笔丰厚的收入?我国周庄,先前只是江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但它古色古香,素有“江南第一水乡”的美誉,经过媒体报道,这几年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人,为周庄创利润上亿元。

你看周庄人就比桃花源人聪明得多吧。

最后,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桃花源人的闭关自守。

我们知道,清王朝走向衰落的一个原因就是国门紧闭,不与外界沟通。

当西方正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时,清朝仍然在封建制度的藩篱中苟延残喘。

当列强的洋枪大炮对准清朝的国土,那些手执长矛大刀的官兵又怎堪一击?桃花源人连魏晋都不知道,更别说西汉,“不足为外人道也”只能使他们更封闭,那又如何能了解外面的世界呢?又怎能更多地向外界学习科技、文化呢?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特别是当今社会,更需要与世界接轨,需要与各国沟通交流。

我们费尽千辛万苦,加入了世贸组织,不就是要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吗?所以,我认为桃花源人“不足为外人道”的观念真该转变。

不然,于己于人均无好处。

用现代观点来审视,“不足为外人道也”问题真是不少。我要奉劝桃花源人,早日走出那与世隔绝的地方,方是英明之举。⑤

①提出“不为足外人道”的话题,以“大有问题”作总评。

②分论点一:这是一种自私之举。

③分论点二:这表明桃花源人缺乏经济头脑。

④分论点三: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桃花源人的闭关自守。

⑤照应开头,作出号召。

名师点评

文章先引“不足为外人道也”,并以“若用现代观点加以审视,我们就会发现这话大有问题”作总评,再提出三个分论点,从自私、缺乏经济头脑和闭关自守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再联系开头的话作结,做到首尾照应。全文观点明确,论述集中,条理分明,层次清楚,首尾照应,浑然一体。

○佳作三

小议“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句豪言壮语流传了千年,引得无数人打破脑袋向通往英雄的独木桥上挤。殊不知货真价实的英雄都是走一条僻静的道儿,从这桥走过的大概都是赝品。我以为,与其做个赝品“鸿鹄”,不如做真品的燕雀。①

刘邦和项羽是最先追随陈胜那句话的人,一个建立了汉朝功业,一个被称为西楚霸王,该是鸿鹄了吧?可刘邦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项羽也数次屠城,杀害无辜。当后人到他们曾激战的山下时,没有吊唁,反愤怒地吼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为了满足名利权势的虚荣,被千夫痛指,光荣吗? ②

放眼中国历史,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唐太宗杀兄夺位,这等英雄多豪壮!燕王朱棣不但“煮豆燃豆箕”,简直要把整个豆园煮了才罢休,这等英雄多伟岸!成吉思汗让鲜血成为了亚欧两大洲的恶梦,这等英雄多慷慨! ③

我们再看看燕雀怎样。周朝开国,战火纷繁,伯夷叔齐反对“以暴易暴”,不食周粟,饿死首阳,两人认为英雄是种残忍的,他们反对英雄,他们的精神感召了一代又一代人,燕雀的名声传得比鸿鹄更久更远。④

再说庄子,看起来一生都胸无大志,疯疯颠颠潦潦草草,但他信笔拈来的文章却成了永恒的信仰,撑起了中华民族精神领域的半壁江山。还有严子陵,终身不仕,可谓是无名无姓的隐士,但后人却在严台称颂“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⑤

正是这许许多多的燕雀,如光芒刺破明镜一般点破鸿鹄金迷纸醉的梦,而这些摒弃俗尘的气节风骨,也支柱了多少民族精神的魂灵,整个世界因而血肉丰腴起来。

“鸿鹄”,脱去耀眼羽毛的修饰后只是一只“鹅”,而燕雀就住在每家的屋檐下,“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在适当的一天里,还会飞入一条僻静的小道儿,去寻那美好和谐的真谛。⑥

鸿鹄安知燕雀无为而无所不为之志!

①由“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引出中心论点:与其做个赝品“鸿鹄”,不如做真品的燕雀。

②以刘邦项羽为例,说明“鸿鹄之志”培育的英雄往往是为了满足名利权势的虚荣。

③由点到面,刘邦项羽是“点”,唐太宗等人是“面”,略写。

④以伯夷叔齐为例子,说明“燕雀”往往比“鸿鹄”更为人们怀念。

⑤再以庄子、严子陵为例,说明“燕雀”的历史意义。

⑥对比分析,既生动形象,又深刻有力。

名师点评

文章先引“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名言,并反向思维,提出“与其做个赝品‘鸿鹄’,不如做真品的‘燕雀’”的中心论点,然后举刘邦项羽、庄子严子陵等人为例,说明“鸿鹄”与“燕雀”的不同,再进行对比分析,肯定燕雀的人生意义。文章观点新颖独特,材料丰富,阐述有力,颇有发人深省的作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l2022091104100559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