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徐峥执导并主演的贺岁片《囧妈》,笑中带泪地讲述了公司老板伊万(徐峥饰)和母亲(黄梅莹饰)以及妻子(袁泉饰)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得以化解的故事。
片中影射出的原生家庭、单亲妈妈、情感控制、亲子矛盾,夫妻财产等问题,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发生着。
尤其是看到影片中的妈妈,穿衣花哨酷爱纱巾、事无巨细啥都想管、出门恨不得把家都搬出来、但凡觉得有营养的都想往你嘴里塞,和她沟通时经常各说各话,吵不过就会来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
很多观众看完后都感叹,确实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妈”。
看完《囧妈》,想起了前段时间《奇葩说》第六季23期的辩题:父母观念过时还固执己见,我该闭嘴还是说服?
这一期的《奇葩说》开场就打出了两个问题:
问题1:你的父母有哪些你不能接受的观念?
被采访者说:“他们觉得,女孩应该留在身边,不应该到大城市闯荡。”、“我爸特别希望我能够当老师,他认为这是比较稳定的职业”,“我爸不能理解,我为什么那么喜欢一个偶像。”
问题2:他们观念过时,你选择闭嘴还是争论?
被采访人观点不一,有的坚持一定要争论,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让父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有的考虑到父母的观念不会轻易改变,为了家庭和睦会选择闭嘴,
李诞在节目中感慨“我爸真是绝了”。谁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谁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许每个孩子都能滔滔不绝地举出无数个例子,证明同住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多年的父母,和自己有多么不一样,他们的观念有多么过时。
1、当“妈妈觉得你冷”、“妈妈觉得你饿”时,该如何回复
《囧妈》中,伊万被关在寒风凌冽的火车外,做了一回“冰冻蜘蛛侠”,第二天一早到站后才满脸惨状地进入车厢。妈妈并不知道他昨晚发生了什么事,关切地问了一句“你要不要喝粥?”伊万没好气地说“不喝。”
但是没过两分钟,妈妈又说了一句:你起来吧,喝点粥。
伊万忍无可忍回怼母亲:“我刚才跟你说我不喝,你听到了吗?如果你每次问我喝不喝的时候,我回答你不喝,然后你心里又认定我一定要喝的话,你又何必问我喝不喝呢?”
同理,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当妈妈好似没听见你的回答,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你再多吃点,或者催促你穿秋裤时,你要保持沉默,还是强硬地拒绝?
我曾经也是一个被妈妈逼着穿秋裤的孩子,不仅被强迫穿得像熊,还被催得吃成熊。这两样,对于一个爱美的女孩子来说,都属于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
年少的我,为“穿不穿”的问题经常和妈妈争执。那时,我们母女就是两个火药筒子。
当爆脾气的我穿着单薄的衣服夺门而出时,爆脾气的妈妈将厚厚的外套甩出门外,并在我身后咣当关上大门。观战的父亲,总是悄悄收起了被母亲扔掉的衣服,默默放进我的衣柜。
后来,我长大了,母亲依旧会念叨“多穿点,冷啊”,我笑着说“放心吧,一点都不冷,我火力旺”,她摇摇头,作罢。
我俩都没变,一如既往地固执己见,但我的态度变了,母亲的火也就没了。
什么叫“拱火”?年少时的我就是总在拱火。其实,这个火,你不拱,它就没了。
2、当父母插手自己的婚姻时,该如何处理
《囧妈》中,妈妈认为儿子的婚姻有问题,于是自作主张地给儿媳妇打了电话。本来就一脑门子烦心事的伊万发飙了:“谁让你给她打电话的?我不要你管我们俩的事儿。”
妈妈打这个电话,是为了缓和儿子与儿媳的矛盾,本来是一番好意,哪知自己的儿子却不领情;从伊万的角度讲,他与妻子正在闹离婚,此事他不愿意让母亲知道,一是怕老人唠叨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二是避免让妈妈为自己担忧。
父母想要插手子女的婚姻实在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中国式父母”的一个通病。
对于父母来说,子女就像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们喜欢“管理”孩子的一切,年幼时叮嘱不要碰火碰针,好好走路不要乱跑;上学后叮嘱不要跟谁谁谁交往,老师说的话不要反驳;找对象时叮嘱什么人不要交,自己一定要先过目;结婚后叮嘱快点要孩子,买房要写谁的名......。
在父母眼里,好像“子女的事就是我的事”,他们习惯事事插手,小事要咨询他们,大事要由他们来决策。当然,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那就是“一切为了子女好,我们经验多,可以让你们少走弯路。”
但是,媒体常有报道,由父母插手的婚姻,往往离婚率比较高。
毕竟婚姻是大事,作为父母,关心孩子的小家庭也是可以理解的。生活中遇到了矛盾、或者对于人品方面有什么质疑,父母都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但切记不能粗暴干涉。
我的一个闺蜜,曾经跟我说过她的经历。她的老公因忙于工作,有时回家较晚,甚至有几次遇到大型活动直接就住在了公司。闺蜜的母亲知道后,怀疑女婿有了外遇。
闺蜜当时就感谢了母亲的提醒,并明确表示,她信任自己的老公,相信他决不会做出对不起家庭的事情。对于经常加班的老公,闺蜜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信任,还主动说“如果加班太晚就不要着急赶回家了,路上还要耗费时间,不如住在附近的酒店,好好休息。”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我的这个闺蜜和父母和老公之间的关系,融洽得令所有人羡慕。
其实,父母的担心是正常的,只有亲爹亲妈才会这样事无巨细地为子女操心。父母考虑得或许更加实际,如人品、经济实力、地域差异,家庭成员等等,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去指导子女的婚姻,但这种标准未必真正适合孩子。
作为父母,应当学会克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如果把适当的建议演变成粗暴干涉,那么离家庭悲剧也就不远了。
作为子女,感谢他们,并向他们展示最好的自己,让他们安心,放心,才是我们最大的孝心。
而且,被人牵挂,也是一种幸福。
3、当父母在你面前数落自己的伴侣时,怎么办
“你跟你爸一个德行!”面对儿子的伤人言语,妈妈脱口而出一句责备,捎着带出了伊万的父亲。
已然情绪失控的伊万,说出了更伤母亲的话:“我现在知道爸爸为什么要喝酒了。就是因为你什么事情都管着他,你管他吃管他喝,管他调工作的事情,管他怎么穿衣服,管他怎么样交朋友,管他要不要喝酒......他根本就不是喝酒喝死的,他是被你气死的!”
在孩子的记忆中,父母吵架的情形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而且,吵架中看似强势的一方,永远是被孩子谴责的对象。
《囧妈》中,伊万指责妈妈管父亲太多,甚至还到父亲的单位里大肆吵闹,让别人都不要去找自己丈夫喝酒。伊万眼里只看到了妈妈如何吵闹,却没看到,父亲喝完酒是如何耍酒疯的。
被心爱的儿子横加指责后,妈妈负气中途下了火车,在冰天雪地中独自出走。伊万好不容易找到了母亲,母子相对无言,沉默了好一会后,妈妈缓缓地说:“有一次你回家看到家里乱七八糟,东西碎的碎,倒的倒,你问我胳膊上的伤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你是家里进了贼,那时你只有七岁。”
这时,伊万才知道,实际上,哪有什么贼。酒后家暴的父亲是自己不曾了解的另一面,而母亲却要独自忍受巨大的痛苦,这种痛苦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正如影片中妈妈所说:“小孩子是看不到那么多的,你能看到他是你爸,但你看不到他是我丈夫。”
有教育专家说,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要相互抱怨,面对年幼的孩子确实如此。父母任何一方在孩子面前声泪俱下地控诉TA的爸爸或妈妈有多么不好,然后还让孩子去评判谁对谁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残忍的选择。
但是在孩子长大后,平静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苦衷,未必是一件坏事。很多事情,长大后就明白了。
作为孩子,中肯地评判孰是孰非,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安慰,而非一棒子全盘否定,有时是缓和父母矛盾的最佳方式。
父母要的,并不是你能做什么,而是你是否能理解。
4、是争执还是沉默,听傅首尔怎么说
《囧妈》中,伊万和妈妈争执的场景是很多家庭吵架的翻版。
伊万对妈妈说出了心里话:“在你眼里,所有的事情都是问题。我婚姻是问题、身材是问题、接不接电话生不生孩子是问题,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我不是你养的宠物狗啊!”
妈妈的反应是:“你疯啦,你怎么可以这么跟我讲话啊?”这像极了《奇葩说》里赵英男所说的:“争执的结果就是妈妈说:‘你不是我儿子”或者“你还是不是我儿子?’”
伊万接着发泄:“对,我今天就是要大声说出我的心里话。我受够了跟你呆在这个包厢里面,我受够了你的教导,我受够了你的强迫症,还有你的疑心病”。
有没有意识到,这种争执是建立在情绪失控上的一种宣泄。
这种争执,不仅没有丝毫作用,反而会使双方的心都沉到谷底,感受到亲人离心所带来的最痛彻心扉的寒冷。
情绪失控时说出的每一个字,都能成为伤害对方的匕首。
其实,在《奇葩说》中,傅首尔已经给出了化解与父母“囧境”的最佳方式,那就是“帮助他们。”
《囧妈》的最后,伊万帮助母亲圆了多年的梦想,在《红梅花儿开》的歌声中帮助母亲打开了多年的心结。在这个过程中,心变得柔软了,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会变成柔和。
非常赞同傅首尔所说的:“为什么要跟父母争论?说到底,我们还是想改变他们。耍嘴皮子是没用的,要多动脑子。当你们在跟父母发生争执,宣布他们已经被时代淘汰的时候,另一些年轻人,正在帮助他们的父母跟上这个时代。”
“不要代表这个时代淘汰你的父母。帮助他们,接纳他们,让父母觉得我和你一起拥有这个精彩的、日新月异的、令人目眩神迷的互联网时代。是我们能够给他们的最好礼物。”——傅首尔《奇葩说》
是的,与其争得面红耳赤,不如换个角度,帮助他们紧跟时代,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影片结尾处,当妈妈取下假发套,对着镜子梳理自己稀疏花白的头发时,不觉泪目。
原来曾经无所不能的父母,他们真的老了,坚硬外壳下也包裹着一颗脆弱的心。
这一刻,真正明白了徐峥的用意,他是想在这个合家团聚的日子里,呼唤人们关注身边的亲人,儿女能看到父母“真的老了”,父母能看到儿女“真的长大了”。
身为父母,应学会放手;身为儿女,应学会耐心。
不要让我们与父母之间,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