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莫言人生感悟30条,文化盛宴下的内涵——莫言“捡麦穗”的获奖感言,到底说明了什么

莫言人生感悟30条,文化盛宴下的内涵——莫言“捡麦穗”的获奖感言,到底说明了什么

这几天,莫言在诺贝尔文学颁奖会上的获奖感言,突然又热了起来。

这本来是近十年前的话题,说它是老皇历也并不为过。他和母亲捡麦穗被打的故事,当年并没引发多大争议。但如今又众说纷纭,确实有些怪异,一时闹不清是怎么回事。

也是出于好奇心,我关注了一下某些言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作为那个年代的过来人,由于有着切身体验,看着五花八门的说法,攸然觉得如梗在喉。忍不住想说上几句。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愿和大家作一交流。

一、故事的真假虚实

莫言讲的故事应该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那是三年自然灾害和前苏联卡我们脖子的最困难时期,人们吃不饱肚子是一个普遍现象。

这是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千万不要把它和其它时期相提并论,因为它是建国以来最困难也是仅有的一个阶段。

有人说自己七十年代也曾捡过麦穗,这与六十年代初期就没有可比性。因为七十年代已经基本不饿肚子,此时再捡麦穗则不是为了充饥,而是为了增加收入。虽然二者情节相同,但目的和性质已发生了变化。

所以我们探讨任何问题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否则就属于张冠李戴,错点了鸳鸯谱。

六十年代初期,生产队秋收后的地里本来就已经没剩啥东西了。 但是,别说是人力收割,即便是机械收割也达不到颗粒皆无。所以人们便不愿放过这个机会,还想从中再捡点东西用来充饥。

由于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情况也各有不同。情况稍好的地方就不在乎那点可有可无的东西,放开让人随便去捡,也避免了浪费。

情况不好的地方则不让人捡,目的无非是留着生产队组织去二次回收。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在一个生产队里,由于地块不同,这块地让捡,那块地则不让捡。使捡庄稼的人也闹不清究竟是让捡还是不让捡。

我这段话说得有点憋嘴,像绕口令似的。但当年的实际情况确实如此,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不可能了解这些的。

莫言和他母亲去的那块地显然是不让捡的,否则也就不会发生捡的麦穗被没收和被看守人殴打的情况。

现在有人站在道德高地上,把它说成是偷盗,这就有点过了。

对于常年饿肚子的人,不是今天没挨过饿的人所能感同身受的。何况并没去麦场和仓库去偷,而是捡剩下来的。来人了就走开,撑破天把捡到的东西留给人家,如此而已。

可能有人会说,集体的东西偏要装进私人腰包,莫非还有理了不成?

我并非说他有理,而是达不到偷盗的严重程度。而且这种事情在当时是普遍现象,并不是个别行为。

关于莫言讲他母亲是小脚跑不快的情况,有人说他母亲生于1922年,当时已经是民国,女人缠足的封建陋习已经废除。等母亲长大也就不可能再缠足了,从而证明他是撒了谎。

还有人说他父亲是生产队会计,会计属于干部,在村里有一定势力,不可能有人敢打他母亲。以此证明他没说实话。

其实这都是猜测。

首先,民国年间确实已经废弃妇女缠足的陋习。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几千年传下的习俗,不可能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如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某些封建陋习在偏远地区不是也没有绝迹么。既然如此,凭什么断定莫言母亲当年就不能缠足呢?

至于莫言父亲是生产队会计,即便他真的任过那个职务,那也是一段时间之内的事。你又怎么能知道捡麦穗的时候他父亲还在岗呢?你又怎么能知道捡麦穗的地点是在本村范围内呢。或许莫言和他母亲去了另外的村庄,那个打莫言母亲的人根本就不认识他们。

关于莫言六七岁时的照片,当时拍一张照片是极为奢侈的事情。别说是那个年代,即便在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的不久前,人们想去照相馆拍张照片,同样会打扮一番穿上最好的衣服拿出最好的状态。因为一张照片就断定当年莫言家里生活富裕,那是不准确的。

所以,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前提下,单纯凭借推测就断定故事是假的,是很不妥当的。

综上所述,我相信莫言讲的”捡麦穗“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

二、故事的因果由来

莫言为何要在那么庄重的国际场合下,在举世关注的一场文化盛宴里,讲这样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呢?

相信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团。

莫言的获奖感言是一篇很长的文章,捡麦穗不过是其中的一小段。为了避免断章取义之嫌,我坚持把他的发言逐字逐句读了两遍。

全文无非是说了三个方面:

一是母亲已经去世,已经没有机会分享他获奖的光荣,为此他感到遗憾。由此回忆他在母亲的教诲下如何走上了人生之路。歌颂了母亲那勤劳,朴实,坚韧,隐忍,善良,宽容,无私,悲壮,不屈的一生。

二是他之所以走上写作之路,与高密东北乡的故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说明他的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故乡那片土地是他创作的源泉。

三是走出高密东北乡以后,他的创作之路发生了系列变化。其间列举了他的主要作品以及其中的人物原型,展示了他的创作轨迹和所要阐述的文学理念。

应当说,从当时的语境来看,莫言获奖感言的逻辑是严谨的,风格是统一的。歌颂母亲和刻画生养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和人物,在格调上一脉相承,并不突兀和生硬。同时也读出了莫言的文笔确实厉害。

回到正题上来。

既然把“捡麦穗”从全文中单独拿出来讨论,说明这个故事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故事到底要说明什么呢?这还得从当时的语境来分析,因为脱离了当时的语境,会显得文不对题。

不管是重视诺贝尔文学奖,还是轻视这个奖项,它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道文化盛宴,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否则我们也不会把莫言获奖看成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不会感到自豪和大力宣扬。

而作为有史以来中国获诺奖的第一人,我相信他的发言稿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认真准备的。

我认为,他之所以讲了“捡麦穗”的故事,是因为要和他所获奖项的作品有关。莫言获奖的作品是长篇小说《蛙》,是以建国后60年高密东北乡的生育史为背景,当然包括了从无计划生育到有计划生育的全过程。这无疑是一段痛苦的过程。

既然文学作品是虚构的,里面的人物和事件也就不是现实存在。但它又是从现实生活提炼加工创作而成,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中蕴含的意义和价值,显然是文学艺术范畴的专业问题。包括某些艺术创作手法,都是隐喻的,象征的。因此如果去纠缠作品里面的细节是否真实存在,显然是不妥当的。

也正因此,莫言为了加强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才在获奖感言里讲了“捡麦穗”这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从而验证作品里的人物情境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生活原型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

获奖感言和获奖作品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这应该就是莫言讲述“捡麦穗”故事的原因所在。如果有朋友对这个问题有其它意见,我们尽可以平心静气地进行交流。

三、故事到底是否完美

既然故事是真实的,讲述得也合乎逻辑和当时的语境。那么,是否就天衣无缝完美无缺呢,我想不是的。最起码讲的不够完整。

关于这一点,从颁奖委员会发表的颁奖词里就能看出端倪。

由于颁奖词太长,没办法全文照抄。我只好冒着”断章取义“之嫌,摘录其中两段:

莫言的小说《酒国》中,最美味的佳肴是烤三岁童子肉。男童成为了很难享受到的食品。而女童因无人问津反而得以生存。这一讥讽的对象正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因为这一政策女婴被流产,规模之众多达天文数字:莫言就此话题还写了一部完整的小说《娃》。

我没经历过吃童子肉的年代,也没听说过这种事情。但没经过和没听说不等于就不存在。也许莫言是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只是用它来隐喻当时的残酷程度。因此对其真伪没必要辩析。

但是,计划生育是那个年代我们的基本国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如今已恢复了二胎生育,但由于国情不同,并不能说明这个政策在当时是错误的,而且至今也没有被否定。

可见在诺奖评委的眼里,对我们的国情还是不太了解,在认识上还存在着偏差。

莫言笔下的英雄,情人,施暴者,强盗,尤其是坚强不屈的母亲们,令二十世纪中国的残酷前所未有如此赤裸地呈现,向我们展示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怜悯的国度,以及那里鲁莽、无助和荒唐的人们。

在这里,评委们打了一个马虎眼,把我们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二十世纪混为了一谈。殊不知,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满目疮痍一穷二白,也确实出现过荒诞和陋习。但那只是在极为困难的特定历史时期,是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

而诺奖评委把它统统断定是一个没有真理,没有常识,没有怜悯的国家。这个国家里的人民,也是鲁莽无助和荒唐的人。这种认识明显是以偏概全的!

看到评委的这段话,也让我马上想到那个打了莫言母亲吹着口哨扬长而去的施暴者,几乎就是给上述评委讲话的一个注脚。

相信每一位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会有一个共识:我们虽然经历了那个时期的苦痛和曲折,但是我们也确实享有了今天的发展成果。而今天的成果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决不是,而是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长期奋斗得来的,自然也包括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所以,我本人不完全赞同诺奖评委给予的结论。因此也认为莫言发表的获奖感言有不完整,不全面的瑕疵。

四、到底应该怎么讲“捡麦穗”的故事

前面说过,莫言讲的故事是真实可信的,也是符合逻辑和诺奖颁奖这个语境的——故事本身没有毛病,也完全可以讲。

但是,不应该就故事而讲故事,而应该把故事发生的源头讲清楚,更应该把故事发生后的变化讲清楚。这是一个新中国培养成长起来的作家应该具有的责任义务和担当。

因为是在困难时期,才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和丑陋。这虽然是客观事实,但也说明了从落后走向先进的艰难曲折。而我们正是战胜了这种艰难曲折,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文学作品揭示丑陋并没有错。知耻而后勇,只有敢于面对错误,才能激发前进的动力。回避只能是下策,并非是什么高明的举措。

但应该还有积极的一面。

因为获奖感言不是虚构的文学作品,而是在描述现实生活,理应跳出作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指点江山。只说一面,不说另一面,只揭露鞭达丑陋,不展示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不是唯物主义者所应持有的态度。

如果我是莫言,我会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既要讲述“捡麦穗”的故事,也要讲述“捡麦穗”之后的故事——那就是克服弊端战胜困难向着光明奋勇前进的新中国。

我会这样讲:

尊敬的评委,女士们,先生们:

我关于“捡麦穗”的故事讲完了,但后面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我欣慰地看到和深切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和英明领袖的领导下,我们知耻而后勇,修正错误,发扬成绩,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仅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

把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了一个文明、健康、充满生机活力、脱离贫穷和愚昧的国家。

这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和壮举。

因此,即便它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我有理由有信心对光明的未来充满着希望!

谢谢评委!谢谢大家!

我想,如果这样去讲故事,是否也就没有了今天的众说纷纭呢。

总结语:

面对当下的议论纷纷,只要稍加思考就会发现,之所以“捡麦穗”的故事被老话重提,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以下两点:

一是对当年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了解掌握得不够,所以才对故事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只要重温历史,感同身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是认为,这样的故事即便是真的,也不应该在诺奖颁奖的场合来讲,会产生不好的效果。这当然是一种善良爱国的心理反应。但是却忽略了一个专业问题——作为获奖感言,必须要与获奖作品的内容相呼应,相吻合。否则就成了两层皮,反而会让人贻笑大方。

总之,“捡麦穗”的故事本身没毛病,也符合当时的语境。只是再稍微加工一下,就会更加完善了。

语录网网友观点:若照楼主的意见去写,恐怕得不了诺奖!

东西方的文化理念不同啊!

既要获得西方意识形态的诺奖,就得纳入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

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而作为有史以来中国获诺奖的第一人,

这句话是错的,诺贝尔文学奖比较合适,杨振宁当年获诺奖是美籍华人。

在中国境内获诺奖(不论是文学奖还是其它奖)莫言确实是第一人。

你说的有些太对了,当年的事情有好多是现实决定的,可是有利的积极的他一句不提,偏偏就提那阴暗的,悲伤的,这一类人估计是在那个年代受到过不公正待遇或者没占到便宜的,如捡麦穗被打,然后就记仇一辈子,对社会对政府仇恨,扭曲了自己的人生观,好在以偏盖不了全,这个社会照样向前发展,不因几个小丑的诋毁就停止,真如他描写的那样是主流的化早就解体和发生战乱了。

难道他每天就向他的孩子讲述他父母,本人的丑事来教育他激励他吗?,我买了一整套莫言的小说,看了2本,往下再看,看不下去了。

他的小说的最大特点,语句短,文字理解没任何问题,任何人都可读懂,但写这么多小说背后的动机,没有去想过。

他获诺奖,我的感觉是,中国至少有20个以上的作家应该获此奖,知道了圣经上说的捡麦穗的故事,就知道莫言为什么偏偏在那种场合讲这个故事了,看了诺奖评委给予的结论后我们可以感觉到莫言的目的达到了!

文化一家人真有文化,分析的透彻,论点鲜明,好文采也是好文章,正能量满满,支持你也支持莫言!

只是你这样真实地反应过去的艰难生活,会被键盘侠骂的。

世界并不是歌舞升平,没有苦难,不经历苦难,如何深刻?莫言许多的作品可以说并不是为了获诺奖而写,而是因为铭记与抒发个人感情,同样的他深爱家乡深爱祖国,典型的是遗忘历史就意为着背叛的人。

对这些观点本人永远支持莫言。

莫言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用心在记录大环境下产生的苦难,并不意为着背叛和不爱国,恰恰相反而是爱的深沉。

只是在意识形态的对抗中被反中华文明者利用。

如果不选中莫言,同样有难言苦言等中枪。

莫言得诺奖前就读过他几篇小说,比较反感,后来再也没读。

思想、文学水平与国内一些大家没法比。

至于他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不议论,可能的话可以参照前苏联的《日瓦戈医生》。

大家看到了莫言在领奖时西方人的笑容了吗?那是什么笑?,未看过莫言的作品,但对你的评论中的一些观点很赞同。

我们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吃过苦,但不恨那些岁月。

新中国从落后到发达,总要有人吃苦,这很正常。

早年去美洲大陆的欧洲人也是吃苦之后才把美国建设起来的。

很不喜欢文革后起来的一代作家,他们沉浸在对过去岁月的声讨中不能自拔,有意思吗?,刚刚又看了一遍“林海雪原”!

曲波的后记比莫言的“感言”要高出万倍!

他愧对曾经穿过的军装!

我认为人们对莫言的看法明显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同时这两种看法又主要的是意识形态上的不同观点,因此对莫言的的争论不可能是短期内的事,因为莫言的诺贝尔奖文学奖的书《蛙》一书既然落到读者的手中,莫言究竟是何种人物,该书就是证据。

我们要相信群众,我是非常赞同您后面加的一段获奖感言的!

但莫言恐怕不会采用你的建议,西方评委也不允许有这么一段。

不按照西方的意愿来抹黑中国,是得不了奖的!

一个文字工作者,时时刻刻都要和人民群众在一起,这样才是创作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懂得尊重民族感情,弘扬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不要说一些容易误会的,有争议的话题!

谨言慎行是必须的!

莫言母子俩的检麦穗一事具有真实性。

有些人认为,性质属于偷。

其理由和依据,已经叙述清楚了。

而另一些人不认为是偷的。

我猜测,莫言不是在偷与捡的分辨上选择讲述这个故事的。

莫言是在表述其母的人品:良善且宽容。

莫言讲故事的目的,是证明自已并没有辜负评他诺贝尔奖的主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k202205310852070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