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有《陶渊明集》,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饮酒其五》、《读山海经其十》等。
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赋的开创者和引领者,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其诗赋平淡而自然,质朴而简练,沉郁而豪放,情景事理融为一体。
读其诗赋,让得意之人为之淡然,让失意之人为之坦然。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读读陶渊明的诗赋,愿你我的心中都住着一个陶渊明,都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远离尘俗,超凡洒脱的隐士。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全身心投入到赏花采菊之中,蓦然见到了南山。
这是心灵与自然的邂逅,是生命与自然的握手,是佛家开悟的喜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来之句。
不是吗?当你在人生追求的道路上全身心投入时,蓦然遇到了灵感,打开了一扇久久打不开的门时,你是否有“悠然见南山”的喜悦?尤其“悠然”两字,淡泊、轻松、超脱、喜悦之情,均在其中,是全诗的“泉眼”所在,涌动着生生不息的活力。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采菊的时候,蓦然遇到南山。)这南山真的美极了,可到底美在何处?你叫我说出来,我却说不出来。用语言来表达复杂的心灵感受,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苍白无力。其实,说不出来,就不说,是一种更高明的表达。白居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就诠释了其中玄机。
4、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其三》
人死去有什么可说的呢?不过是把躯体寄托于山陵之中罢了。何所道:有什么可说的。托体:把躯体寄托于。山阿(ē):山陵。
生死是人生头等大事。对生命的追求,对死亡的恐惧,仍是人之常情。
不过,陶渊明却发出了“死去何足道”的惊世之语,其超越生死的豁达心胸,令人钦佩。
5、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形影神赠答诗》
诗句的意思是说,投身到宇宙的时间洪流中,没有喜悦也没有恐惧,让生命与时间同在,让生命与宇宙同在,安然淡定,无我忘我。这是一句思想境界极高的生命感悟诗。
6、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醒悟到过去了的是挽回不了了,也知道未来的还是可以补救的。幸好迷途得还不是太远,醒悟到今天辞官的决定是对的,而以前为官求禄的决定是错了。
7、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前者孤傲,后者旷达,两句合在一起,把诗人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自满自足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8、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云朵无心飘出山来,鸟儿飞累了就回家。云和鸟是如此的自由自在,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们也应像云和鸟一样啊!
9、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登上东边小山岗放声长啸,站在清澈的溪水旁吟诗作赋。
诗人登高临水想喊就喊,灵感一来就脱口吟唱。行动是如此的自由,心情是如此的愉悦。
1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不会因为贫困而感到忧虑而悲伤,也不会因为富贵而去奔忙。是不在贫穷中丧失斗志,不在富贵中沾沾自喜。表明了自己坚决与官场决绝、不为五斗米折腰、独立自主地做人与生活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