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当工作遇到瓶颈期该离职还是坚持,拼命工作3年终于离职:选对公司,跟对领导,才是最大的职业自律

当工作遇到瓶颈期该离职还是坚持,拼命工作3年终于离职:选对公司,跟对领导,才是最大的职业自律

作者 l 粥左罗

你好,我是粥左罗。8月18日,艺人三表老师喜提热搜#年轻人辞职需不需要冷静期#,视频作品《裸辞自由》被苏岑老师转发后,转发过万,点赞过60万。

作品其中一个观点就如苏岑老师微博所说:很多年轻人的裸辞,自以为潇洒,其实后果很严重。他们没有想过裸辞后面临的生活压力怎么解决,也没想过未来到底要干什么,更没有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

有道理么?有。但年轻一代职场人不这么看,至少他们认为还有别的道理。

一起看下评论区被赞到前三名的热评。

其中一三本质探讨的都是:

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我2018年创业,现在近20个员工,最近开始琢磨这个问题,也看了一些企业的相关案例学习,比如阿里、vivo、海底捞等,都是这方面做得很强的。

先抛个问题:不是说现在年轻人都很现实,不在乎什么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么?

其实不然,在乎这个恰恰是年轻一代职场人的现实,如果说上几代职场人可以为了赚钱生存“忍”,那年轻一代不会。

企业文化和价值观适合他们时,他们可能不会说那有多重要,但是,三观不合时,他们就觉得重要了,而且他们离职时,大概也不会告诉你“我觉得公司有问题,领导有问题”才离职的。

01

我和公司三观不合

拼命工作3年,我终于成功离职

请问,在公司里拼命提升,目的是啥?

肯定是升职加薪啊。

对么?不一定,我一个朋友过去3年格外努力,目的不是升职,而是离职。

朋友说:再不辞职没脸了,羞耻感与日俱增。

为何?因为公司有个奇葩文化:

凡是变优秀了的员工一定会离职,

凡是不太行的员工一定坚守下来。

她在的这家公司,老板女性,创业十几年,没倒,但曾经是行业前几,现在一直走下坡路。

公司里一部分是永远不辞职的老同事,早期跟老板一起创业的,现在年龄不小,工资不错,干活不行,但能说会道,尤其在老板面前,都好姐妹好哥们的感觉。

剩下的就是来来往往的新人。新人的一大特色就是,混得好的一定会离职,没有发挥的氛围,而混得不好的不想走,因为这里安逸。

我朋友在这里待了6年,差不多同期加入公司的同事,基本做得好点后就跳槽,基本都走了,就剩她了,她内心一直觉得没离职是很羞耻了,现在经过努力终于成功离职了。

这个太可怕了,我感触很大,一家公司形成了这种文化很吓人,员工会以离职成功为荣,公司迅速衰败是必然。

如上微博热评第一所说,很多公司的文化都坏掉了。

我有个同学,在一家知名地产公司工作, 别人抱怨996时,她坚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努力三年,学习三年,能力更是没得说。

上个月,公司内部晋升,兢兢业业干了三年的她,欣喜不已:机会终于来了。

于是,她熬了好几个通宵,准备晋升答辩PPT。

没想到,关键时刻,半路杀出一个“关系户”,夺走了她的晋升机会。失望、委屈、难过… 结果刚出炉的那一瞬间,她曾经笃定的信仰,瞬间土崩瓦解。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员工离职的原因很多,但其实就两点,一,钱没给到位;二,心受了委屈。

钱没给到位,还能再加,但心受委屈了,拿什么拯救?

著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曾做过一项有关“90后找工作标准”的调查。

结果显示:影响90后找工作标准的,排在首位的因素并非工资,而是充足的发展和晋升机会、以及工作内容是否符合个人发展目标。

95后更是如此,找工作时,更看重企业文化,他们更愿意为了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付出持续不懈的努力,同时收获职场上的成功。

三观不合,不必强融。

这句话不再指社交,也指年轻人选公司。

02

人是环境的产物

选对公司,是职业成功的前提

如何激发一个人?

给他目标,给他承诺,给他希望,给他荣誉,督促他,刺激他,鼓励他,嘲笑他,这些都是具体的直接的手段,是看得见的手,但还有一个顶级重要的因素,一只看不见的手,那就是环境。

环境对人的激发是隐形的,缓慢的,潜移默化的,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

而且越是普通人,环境这个因素越重要。

曾经有个课题: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因素中,基因更重要还是环境更重要?

答案是,不一定。

出身越好的孩子,基因影响越大;越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环境影响就越大。

为什么呢?

富人家的孩子,有足够的条件让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天分,而普通人家的孩子,重要的不是他有什么样的天分,而是能否遇到让他发挥天分的环境,环境允许他发挥多少他就发挥多少。

人是环境的产物,你浸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你就会长成什么样的人。生命成长中的每一步,都必须有相应的环境配合。

滴滴的创始人程维,如今个人财富接近200亿,你好不好奇,这样的一个人,他在二十几岁时是怎样一种精神状态呢?

我前几天看到他当初在阿里巴巴做销售时的一段录像,二十多岁的程维目光坚定的宣讲:

“大家好,我是北京君临天下的程维,在阿里巴巴想要成功,最重要的是敢想!敢要!敢于承担责任!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一定要的是什么!有了坚定的目标,制定详尽的计划,采取大量的行动!”

这种自信和霸气哪来的?

阿里中供铁军文化。

前阿里CEO卫哲,曾在演讲中表示,早期阿里中供铁军,最喜欢招“苦大仇深”的人。他们认为,家境贫寒、经济条件差但是奋斗意识、成功欲望特别强的人,容易做成事。

2004年,程维刚刚大学毕业,他卖过保险、干过足疗,前前后后换了好几份工作,始终没有任何起色。

命运的转折是,程维拿着简历敲开了阿里的大门。

“有个人出现了,但他并没有将我赶走,而是说‘我们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

面试时,一句话戳中了当时的程维。

就这样,程维进入阿里,从1500的底薪开始,在阿里中供铁军文化的影响下一路奋战,晋升至阿里最年轻的主管,最终成为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后来创立滴滴,在激烈的打车软件大战中,想战!敢战!能战!最终称王,一路走到今天。

不同公司环境,造就不同结果。

在宫斗的职场中,围绕你的是算计;在“关系户”盛行的职场中,围绕你的是办公室政治;在认真做事的职场中,围绕你的是专注。

一家企业的文化,影响的不仅仅只是企业,更是整整一群人。

它就像一颗种子,决定着一棵树上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

20世纪60年代,以马斯洛为首的心理学家认为:价值观对于我们内在的决策过程,尤其是自我实现和发挥潜能相关的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斯洛认为:好的价值观系统,能推动人们到达想去的地方。

一旦选对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系统,无形中都会推动着你进步。

无形的东西最致命,但无形的东西最容易让人忽略,现在很多企业在文化和价值观打造上投入的都不够。

当然也有做得好的公司。

最近看vivo比较多,发现这家公司很有意思,它从某种意义上讲很低调,很少对外说经营方面的故事,但了解之后发现,它其实是一家极度重视文化建设的企业,而且很牛的是,他们的企业文化成功征服了95后一代。

要知道,很多公司虽然在努力打造企业文化,但是越做越糟,因为如果文化只停留在口号上,而没有变成全员的行为指南,真正做到言行一致,那很可能就是失败的文化。

未来永远是年轻人的天下,vivo企业文化的行动与时俱进,精研95后“个性化”工作需求,营造平等、扁平化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相互尊重的工作氛围。

在vivo员工成长,并非一句空头口号,而是它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

比如,vivo的文化里把自己看成是“学习型公司”,针对应届生/职场新人建立较为完整的培养体系,并提供良好的发展路径。

入职后,不仅有营销、研发、互联网等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有领导力、职业力等通用能力培养,同时一直进行学习平台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不断研发并开放内部课程,培养内部讲师。

同时每个体系,都有清晰的晋升路线,公司帮助每一位职场人拓展能力边界,培养员工的核心竞争力。

多元化的培养体系,开拓了思维、眼界、格局,也满足了不同员工的差异化追求。

“本分”的企业文化,反应出来的是对事不对人的直言不讳,坚持学习创新的的工作氛围,只要员工能认同这些,就能把企业的发展与个人成就紧密连在一起。

所以在vivo,绝大多数职场新人,更愿意留在公司长期发展。

话又说回来,如果能在公司好好发展,有多少人愿意不停的离职换工作?

不过,或许没有最好的企业文化,只有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

如果你频繁离职换工作,说明你自己也有问题,至少你在选公司上太随意了,不要轻易换公司的前提是,你每一次找工作都是认真考察而非随遇而安佛系选择。

选对公司,是你职业成功的大前提,而选对公司从长选来看,一定要优先选文化和价值观契合的公司。

而且选对公司,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是否跟对人。

03

和谁在一起工作很重要

追随你认可的人,追随能欣赏你的人

选对公司的同时,是跟对人,在职场中,跟对人,你就成功了一半。

那么,怎么才算跟对人呢?

我认为,主要分为以下两点。

第一,追随你认可的人。

2019年热门剧《都挺好》中,姚晨饰演的苏明玉,父母重男轻女,大学时便开始自己挣学费——在街上发传单、推销英语课程。

有一次,苏明玉在推销时,遇到老蒙,两个来回的聊天,就让苏明玉佩服不已,她赶紧抓住机会, 转而向老蒙“推销”自己,最终拜其为师,在他的引导下一步步成长,明玉翻身。

跟对人,首先就是跟你佩服的人,这种佩服,始于才能,陷于人品,忠于价值观一致。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选对公司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是否能跟对人,一家公司的核心文化价值观一定聚集了共同认可的一群人,尤其是公司的核心人员,老板,高管,各级主管。

第二,追随能欣赏你的人。

想获得职业成功,这是更重要的标准。

说起邓亚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她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运动员,5岁开始练球、13岁赢得全国冠军、15岁赢得亚洲冠军,此后获得了18个世界冠军头衔。

她是4枚奥运会金牌得主,连续8年世界排名世界第一,这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然而,这份荣耀背后,鲜有人知道,其实邓亚萍曾经差点无缘国家队。

彼时,在入选国家队时,5个国乒教练,4个拒绝了她,理由是:个子太矮。

只有主教练张燮林看好她:你们觉得邓亚萍的身高是劣势,我却觉得不然,因为她个子矮,她眼中的球总是高的。

就这样,邓亚萍开始了在张燮林麾下的传奇之旅,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后,创造了一系列的国乒荣耀。

职场中都是如此,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遇到一个愿意欣赏自己、力挺自己的老板或领导,可能从此就开挂。反过来也是一样,一个本来挺不错的人才,但入职的公司里,老板领导不欣赏他,他大概率只能表现得平平无奇。

职场上前几份工作,尤其第一份工作,更是重要,一个好的起点,可以极大提升你的职业信心。

回想我刚毕业走入社会时的懵懂状态,在看vivo的案例时,特别羡慕那些一开始就选对公司跟对人的年轻人。

2019年,鑫佳大学毕业,通过校招进入vivo,入职人力资源部。回忆起面试时的情形,董鑫佳说第一次面试非常紧张,这种紧张一直持续到入职。

但很幸运,进入公司后,鑫佳遇到了第一位人生导师,领导在工作上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同时在他遇到困难时给予颇多帮助。仅一年过去,他已经从一个已懵懵懂懂的职场小白,到一个独当一面的“职场老鸟”。

所以他最感慨的也是:“非常幸运导师一直给予我帮助,让自己可以在很好的工作氛围中快速的成长。”

还有个新人叫婧桢,任职于vivo品牌管理部,她一直强调:vivo的导师教会了我升维思考、事事闭环,在vivo,领导并不会限制你的发展,你有多大能力,就能扛多大事。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95后的那份朝气、乐观与自信。vivo里经常说人才的“合适性”比“合格性”更重要,这也看到了当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相契合时,在职场上遇到伯乐,能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

马云说过:一个好的老板会教会你很多东西,他会成为你生命中的贵人,有贵人领路,你就成功了一半。

在职场上,跟对一个好的老板/领导,起步阶段可以避免很多弯路。同时,工作的时候,你不会压抑自己,可以全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04

选对公司、跟对领导

才是最大的职业自律

人这一生,其实是无数个选择构成的,大的选择比如去哪个城市读书,学习什么专业,和谁结婚,在哪个地方安家,小的选择比如我今天看哪本书,听哪个课,要不要参加某个活动,是否跟某个人约饭,买哪个品牌的电脑等等。

大的选择,小的选择,你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选择水平不同的人,哪怕一开始差不多,最终的人生高度也是截然不同的。更会做选择的人,在人生这场“选择马拉松”中,会一步一步甩开大多数人。

而当你步入社会,走入职场后,你便要在这个场里摸爬滚打几十年,所以这个阶段,最重要的选择莫过于,选对公司,跟对领导。

马云刚开始创立阿里巴巴时,童文红进入阿里做前台,一路陪伴马云的阿里巴巴上市,成为身价数亿的最牛前台;

杨丽娟17岁成为海底捞的服务员,张勇鼓励杨丽娟读书、学电脑、考驾照,同时逼着杨丽娟学习,给她事业机会,最终改变命运,海底捞上市,身价数十亿。

职业发展,选择大于努力,这里的“大于”,不是指重要程度,而是指先后顺序,不是说努力不重要,而是先有一流的选择,极致的努力才有意义。

职场中最重要的选择,就是你选择了哪个行业的哪家公司,你站在什么样的人身边,所以选对公司跟对领导,才是最大的职业自律。

TO BE, TO UP,这里是50万年轻人的成长充电站。运营者粥左罗,90后,毕业四年从服装店员做到成功创业,从月薪2300到月入20万,坚信成长即财富,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

语录网网友观点:挺好,有一定的道理,选对行业、进对公司、跟对老板,还要有种可遇不可求的思想准备,不要只是拿个别的案例幸存者偏差,首先修炼自己具备可以让人觉得可以有价值利用再说,否则天天喊着好公司,好平台也是一厢情愿,现在小公司都是个任人唯亲,外人完全没有晋升机会,好的资源也不会给到你,都是给自己的亲戚朋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f20220508024005d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