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社戏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华盖集》等。
二、字音词义撮cuō: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偏僻:偏远而僻静。
行háng辈:辈分。
诚然:确实这样。
蕴yùn藻:水草。
屹yì立:矗立。
潺chán潺: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家眷:妻子儿女等家庭成员,有时专指妻子。
船篷péng: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归省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撺cuān掇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絮xù叨dao: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怠dài慢:招待不周到的意思。
三、主题概述文章以“社戏”为线索,生动地叙述了“我”童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经历,刻画了一群善良、淳朴的农村小伙伴形象,表达了对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的怀念和对农村小伙伴美好情谊的眷恋之情,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4段):盼看社戏。
写“我”在平桥村随母归省的生活,突出“我”对社戏的期盼。
第二部分:(第5-30段):去看社戏。
写“我”和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第31-40段):戏后余波。
突出了六一公公的宽厚、淳朴,强调“好豆”“好戏”,表达了“我”对那夜经历的怀念。
五、鉴赏品读1.作者既然写社戏,为什么还要在开头介绍平桥村的情况?这部分交代了平桥村的环境和人物关系,既写出了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2.小伙伴们对台上的戏感兴趣吗?为什么想去看戏,并争着去看戏?小伙伴们最感兴趣的是看戏途中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玩耍。
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他们的兴趣不在戏,而在看戏前后的气氛、感觉。
3.作者写看戏前的波折有什么作用?一是制造波澜曲折,烘托了看戏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热情能干的特点。
4.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现了老人的宽厚慈爱,热情好客,进一步说明了“我”爱平桥村,是因为那里的人的善良可爱,同时深化了主题。
5.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因为“我”所难忘的,是那里特有的乡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即人情、景物、回忆。
(另外一个说法是: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6.为什么作者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乐”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民风淳朴、乡民善良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自由快乐的天堂。
“我”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小伙伴们对“我”的体贴照顾无微不至,在“看社戏”一节中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也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循,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
③更加重要的是,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相对城镇宅院中那种苍白无味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
因此“我”对这样的“乐土”、这样的童年往事,一直到长大也念念不忘。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归航偷豆→六一送豆第二题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描写,如月下航船中对江南夜晚美丽景色的描写,充满了水乡特色。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抒情表达方式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如“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沉静”说明笛声使“我”急切的心情平静了下来,“自失”“弥散”写出了“我”的陶醉。
文中议论表达方式的使用,增强了情感和主旨的表现力。
如“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并不是豆不好,而是因为不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偷来在船上煮了吃的,没有了趣味,也就没有了那种心情。
表现出了“我”对小伙伴的怀念,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第三题“我”真正怀念的并非是豆的味道及社戏的内容,而是与小伙伴们一起嬉戏玩乐,甚至偷豆的过程,所以那是无与伦比的“好豆”和“好戏”。
更令“我”怀念的是平桥村的孩子、老人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他们劳动的本领、他们的淳朴善良,还有那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自由的空气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
流露出“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四题1.这里是虚写,通过对唱戏的锣鼓声、朋友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等内容的幻想,突出了“我”不能去看戏时,既焦虑又失望、沮丧的心情,进一步表现“我”对看戏的渴望。
2.“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我”欢喜愉快的心情。
3.句子化静为动,细致生动地写出了航船的速度之快,“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现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心情。
4.“支撑”写出“我”看戏的勉强,“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写出了“我”因戏不好看而心生困意。
这句话描写非常细腻,形象地刻画出“我”睡眼蒙眬时看到的景象,突出了“我”既觉得戏无趣,又不甘心就此回去的心理。
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富有神话色彩的“大白鱼”比喻航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船行之快,孩子们驾船本领的高超,从侧面烘托出了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第五题作者写“我”在剧场看戏的失望、无聊反衬了看社戏的美好;在剧场里看戏,“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一种冷漠、隔阂的关系,而看社戏时所感受到的是互助、融洽、友爱的关系,这两方面的内容互相映衬,互相加强,紧密统一,十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之情。
022 回延安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
1945年和丁毅等合作,集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二、字音词义盏zhǎn:1.小杯子;2.量词,用于灯。
登dēng时:立即,立刻。
糜méi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脑畔pàn:方言,这里指窑洞的顶上。
眼眶kuàng:眼睛周围的部位。
三、主题概述诗人通过对回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想和对延安巨变的描写,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人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抒发了诗人重游革命圣地的无限喜悦和对延安、延安人民及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回延安。
抒写诗人重新踏上久别的延安土地时的兴奋、激动以及见到亲人时的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忆延安。
回忆自己在延安时期的生活,描写诗人与延安血肉相连、母子情深,表现出诗人对延安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第三部分:话延安。
写亲人欢聚一堂,亲切叙旧的热烈场面。
第四部分:看延安。
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表达诗人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
第五部分:颂延安。
回顾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延安的锦绣前程,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
五、鉴赏品读1.诗歌第一部分,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①用表示动作幅度大、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
如“抓”“贴”“搂”“扑”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如果诗人运用的是“激动”“兴奋”等抽象的词语,势必无此效果;②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文字表达出来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一陈说,让读者自己去体味、联想;③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诗人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其说是“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诗人的心在歌唱,在欢笑。
2.“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诗人些什么?诗歌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两句具体地写出了诗人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
延安的“小米饭”、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着诗人长大成人,因此,诗人像吃奶的羊羔“眼望着妈”一样,对延安感激不尽;就像树根和树梢紧连一起一样,延安城与诗人,同样是血肉相连,那里是“亲山亲水有亲人”。
诗不宜直说,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
这首诗也运用了传统的诗歌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揭示了诗人对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
3.第三部分,主要写诗人与延安亲人相见。
读了这一节,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诗人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①环境的烘托、渲染,说明延安人的热情、好客;②选取有代表性的老人、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③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方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的情投意合,谈话内容的丰富异常。
4.“母亲延安换新衣”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具体表现“换新衣”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①用“换新衣”表示延安的变化是拟人手法。
这样写,既使形象更加鲜明,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
②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诗人选择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铺陈、复叠的手法,一个“新”字,便跃然眼前。
5.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
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这是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和党的领袖。
这样突出了延安的“特殊性”,又能进一步表达诗人热爱延安的原因。
读者读到这里,联想到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地位,对延安的敬意便会油然而生。
这样写不是打标语、喊口号,诗人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我们读起来,毫无枯燥和说教之感,而是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6.诗歌的结尾两句是“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首诗是1956年3月9日于延安写的,当时诗人并没有离开延安,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①“再回”,是紧扣开头和题目中的“回”字。
从“回”开头,又回到“回”字,首尾呼应;②虽然诗人还未离开延安,但离开延安是势所必然。
诗人怎能舍得呢?因此,诗人采用这样富有浪漫色彩的结尾,来表示与延安无法分割的感情;③这样的结尾,还包含了诗人对延安必定会与祖国各地一样飞速发展、大步前进的预见。
因此,人虽未离,思想已飞到了未来,诗人顺着历史发展,预见了未来延安更为动人的情景,因此,到了那时,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亲”。
这样的结尾,正是言简意深,意深而情更深。
课 后 习 题 解 答第一题各部分内容概括见“文章结构”。
这五部分内容是按照“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第二题1.动作描写:“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一头扑在亲人怀……”这些诗句中,“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
这些外在的动作,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出了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极度兴奋、喜悦,诗人与延安关系的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
2.场景描写:“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描写出老人前来团聚时亲切、热烈的场面。
3.语言描写:“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前一句写老爷爷进门喘气的动作、神态,后一句写出老爷爷讲的话。
“气喘得紧”表现出老人急于和诗人见面,匆匆赶来,心情激动;“梦见鸡毛信”“可真见亲人”表现出老人为见到当年共同战斗过的诗人而满心欢喜和亲切喜悦的感情。
第三题1.示例:“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这两小节中“根”与“亲”、“妈”与“大”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节奏感,形式也非常活泼。
另外,诗人还运用了比兴手法写出了当年的延安生活,表现出诗人和延安、延安人民的亲密关系。
2.示例: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风物带有陕北的地方色彩,都是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生活场景或标签式事物;诗中“登时”“莫要”“几根根”等表达方式来自陕北方言。
诗歌表达的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第四题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千声万声”是夸张,把延安比作“母亲”是比喻,抒发了诗人回到延安时无限欢喜、激动的感情。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其中“唱”“笑”“把手招”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描写了“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都热情欢迎诗人等人的到来,表现了诗人故地重回的无限喜悦之情。
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运用了夸张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诗人急欲看延安和看不够延安的感情,表现出延安变化之大。
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延安”比作“母亲”,抒发出诗人由衷歌颂延安旧貌换新颜的喜悦之情。
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
第五题、第六题略。
03 3 安塞腰鼓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刘成章,1937年生,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省延安市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其代表作《羊想云彩》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
二、字音词义瞳tóng仁:眼珠。
亢kàng奋:极度兴奋。
晦huì暗:昏暗。
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羁jī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羁,约束。
蓦mò然:突然,猛然。
冗rǒng杂:繁杂。
震zhèn撼hàn:震动,摇撼。
磅礴:形容词,(气势)盛大。
渺远:遥远。
渺,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jiá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大彻大悟:完全领悟,完全明白了。
三、主题概述本文通过描写安塞腰鼓的表演场面,歌颂了生命之奔腾的力量,让人感受到黄土高原所蕴含的壮阔以及当地人民豪放的气概和精神。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4段):写表演前宁静的氛围,为后面描写安塞腰鼓的表演蓄势。
第二部分(第5-27段):描绘安塞腰鼓壮阔的表演。
第三部分(第28-30段):鼓声戛然而止,世界寂静,意境深远,余音袅袅。
五、鉴赏品读1.“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从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这句话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它的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无限赞美。
2.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所蕴含的是什么?安塞腰鼓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是一个表现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源的象征体。
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本文运用大量的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通过描写安塞腰鼓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歌颂了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激荡的生命,磅礴的力量,表现要冲破束缚和阻碍的强烈愿望。
4.关于本文的主旨,应该怎样理解?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多重见解:①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
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②表达想要冲破束缚和阻碍的强烈渴望。
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
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些束缚和羁绊的力量。
③歌颂阳刚之美。
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阳刚之美。
④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
“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不必患得患失。
044 灯笼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其代表作有《潞安风物》《黑红点》《北极星》《忘年》《烟尘记》等。
二、字音词义争讼sòng:因争论而诉讼。
皎jiǎo洁: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
斡wò旋:调停,调解。
静穆mù:安静而严肃。
怅chàng惘wǎng: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
褪tuì色:颜色失去鲜艳,变得暗淡。
锵qiāng然:1.形容金宝珠玉等声音清脆;2.形容书声琅琅。
熙xī熙然:指一副快乐满足又舒适的样子。
暖融融róng:状态词,暖烘烘的。
马前卒zú:封建社会称武将、官吏出征出行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
现指在前边摇旗呐喊、为人捧场的人物。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三、主题概述作者运用散文的自由笔法,回忆其早年与“灯笼”有关的一些生活景象,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
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借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说“火”。
先说小孩喜欢火的天性,再说大人也须用火,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11段):文章主体。
写“我”有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第三部分(第12段):结尾说“火”。
灯笼不足以言志,火把、探海灯和燎原烈火方能寄情。
五、鉴赏品读1.“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赏析这句话。
将“飞蛾扑火”与小孩子对火的喜爱进行类比,强调了小孩子对火、亮喜欢之强烈。
使内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文章第1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3.“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一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这是慈母经常吩咐“我”的一句话,属于语言描写,这句话对为生活在外挣扎的“我”来说是美好的回忆和极大的慰藉。
这句话单独成段,强调了它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并引出下文“我”对小时候上灯学的回忆。
4.村头挂灯笼有什么作用?①有行好的意思。
②孤行客“四面虚惊”的时候得到慰藉。
5.“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赏析这两句话。
这两句话采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
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
作者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表达了他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6.结合文意,分析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地希望自己能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家园。
7.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作者喜欢灯笼的过程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了作者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