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8月30日电题:春天的故事,不朽的传奇——特区精神述评
这是2020年9月17日深圳南山区后海地区(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陈万华摄
这是深圳深南大道上的创业牛雕像(摄于2020年10月12日)。新华社记者徐亮摄
敢闯敢试——“杀出一条血路”
早年参加革命工作的袁庚,1978年任招商局常务副主席,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于1979年诞生在紧邻香港的宝安南头半岛,改革开放的山炮被引爆。
“刚到蛇口的时候,真的是又穷又白,晚上睡觉都要挂蚊帐,不是防蚊子,而是防蛇防老鼠”清华大学毕业后来到蛇口工作的顾立基回忆道。
当时,蛇口工业区的第一个项目蛇口港开工了,刚开始的时候,工人每人每天8小时只能运输20至30卡车泥浆,工程进展缓慢,袁庚首创大锅饭,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每天完成定额55辆车,每辆车奖励2分钱,超额每辆车奖励4分。
工人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平均每个人每个工作日运输80至90卡车泥浆,有的甚至达到131卡车,工人们每个月可以拿到高达110元的奖金和工资,有些人的月收入远远超过蛇口工业区的中层干部。工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进度正在迅速推进。
从蛇口工业区的改革探索开始,深圳经济特区诞生,40多年的时间里,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城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区域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77万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且差距巨大,与香港不相上下,与当年的逃离香港浪潮相比,如今越来越多的香港人选择在深圳创业定居。
敢为人先——“第一个吃螃蟹”
率先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工资制度,敲响中国土地拍卖第一锤,成立第一个外汇调剂中心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特区鲜明的特色。
1987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发布,这一著名的18号文成为激活中国科技创新活力的导火索。
华为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政治环境和深圳经济环境的变化,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的发展,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
1988年,深圳市政府成立资本市场领导小组,当时我国首批赴日学习证券专业知识的留学生之一于国刚担任专家组组长,他带领专家组成员花半年多时间翻译了200万多字的外文资料,通过移植和借鉴,创作了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蓝皮书《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材料汇编》。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率先启动集中交易,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快速发展的“春天”,为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这是2020年8月24日的深交所。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地方国有企业发展中创造骄人业绩;逐步建立特区金融体制,建立全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深化财税价格流通体制改革......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企业创新活力不断激发。
作为汕头经济特区1987年推出的24小时回复的升级版,目前的汕头市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为企业办理税务等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服务。1987年,在汕头投资设厂的港商陈喜谦因代办事务延误等问题向特区管委会提出意见和建议,管委会迅速承诺24小时内回复企业举报的问题。此后,24小时回复成为汕头的金字招牌。
近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通过实施,57项省级管理权限调整由重点园区管理机构实施,朝着向世界最高水平开放的宏伟目标,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如火如荼。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旺达表示,特区敢为人先的基因贯穿并激发了创新的第一动力。
埋头苦干:续写“春天的故事”
4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特区奋斗者以特区精神为动力,敢于尝试、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迎难而上。
国贸、地王大厦、金钥100、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全国劳模、华南中国建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陆建新,1982年来到深圳,参与了这些地标建筑摩天大楼的意义,他见证了三天一层的"深圳速度",带领团队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被誉为"中国楼王"。
珠海横琴一角(摄于2020年9月13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万华摄
如今,朝着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建设目标,深圳创业牛正在努力打造深圳温度,企业推动转型升级,学校、医院、保障房等装配式建筑,以及城市绿道、旧城改造项目等一大批民生项目正在推进。
特区建设者们埋头苦干精神不改,追求创新发展的目标不变。
“几十年来,只锁定了一个城墙入口”任正非这样总结华为的发展壮大之路,今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204亿元,净利润率9.8%。
弹指一挥间,沧海变桑田。
这是厦门和鼓浪屿的演武大桥沿线(拼接照片,摄于2017年8月24日)。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在特区中的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一组由333个废旧集装箱组成的临时建筑十分醒目,这就是前海管理局的办公地点,为了方便企业就近开展业务,前海管理局决定整体搬迁至前海工地,利用集装箱搭建办公场所。
正是怀着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始终秉持实干进取的精神,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自2010年成立以来,共推出645项制度创新成果,6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始终保持开拓精神、创新活力、干事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特区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改革者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