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些描写太湖的语句?
1、西湖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当一阵阵清爽的微风拂来,湖面泛起一层层涟漪,石堤上的垂柳也婆娑起舞,炫耀它那妩媚多娇的英姿。
虽然杨柳已过了最生机勃勃的春季,不如以前的嫩绿,可亭亭玉立中却透着淡淡的成熟,娇嫩的柳儿变得更有一番风味。
细长的柳条划过清澈的湖面,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柳条儿倒映在湖面上,使湖水也染成了绿色,仿佛一湖翡翠向东奔流。
2、阳春三月,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笑盈盈地走来了。
湖畔的小草探出头来,用那淡淡的青色给人们传递春的信息;杜鹃也用它那圆润、甜美的嗓音唱着“春之歌”,那声音动人心弦;一支支莲也从河底的淤泥里破土而出,长出嫩绿色的荷叶芽,远远望去,就像尖尖的小羊角;桃树也不甘示弱,露出了笑靥;小燕也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泥土的馨香------习习春风,蒙蒙细雨,使洪湖变得活跃起来。
野鸭在湖上追逐玩耍,鱼儿在水里畅游生长------、一条长长的白线映入了我的眼帘。
随着汽车的靠近,白线渐渐变宽,颜色也开始变成绿色、浅蓝色,最后,一大片纯蓝色的湖水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我终于见到了美丽的青海湖。
3、鹅湖望去无边无际,浩阔的水面波澜壮阔,发出“哗哗”的水声,温柔恬静,不受风大的影响而变得凶恶了,且这种声音不绝于耳,或许这是湖水在大风的日子里,唱的一首雄壮的歌儿吧!
4、第一次来太湖时,天上下起了春雨,这雨似乎总喜欢在江南一带凑热闹,这么一闹,倒给太湖增添了神秘,此时此刻,那雨滴和桥上的木板接触的灵巧的声音也能把人吸引住。
5、站在船头,整个湖面笼罩在濛濛秋雨之中,放眼望去,碧波万顷,千岛竞秀,群山叠翠,若隐若现,朦朦胧胧。
那湖水的蓝,群山的绿,融为一体,不是蓝,不是绿,又恰似蓝,恰似绿,好一个“春来江水绿如蓝”,你的心胸便也被荡涤的如这蓝绿的山水一样清澈。
难怪800年前的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就发出如此感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话水来”。
6、游太湖时,方爱坐船。当看着艄公缓缓地摇着橹,听着橹拍打水面的声音就觉得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那船桨激起涟漪,摇晃到不远的地方,也悄悄消失,湖面一抹而平。渔船数只,本来已是秀美不过,还有那青山重重叠叠,近山如簪,远山如烟。远处,不时飞来几只鸬鹚,它们的抓鱼动作似乎也成为太湖中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7、西湖是柔美的,是妖娆的,有些不出格的狂野,时而也是宁静的。
没有起风的时候,无声的西湖“静如处子”,淡雅,柔情似水,朦胧中,平静的湖面,更像一面不曾打磨的镜子,显得那么和谐。
碧蓝的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使我似乎感觉不出谁是天,谁是湖。
在阳光照耀下,湖面有些金光闪闪,像是粘上了白娘子。
飘扬的裙子上的金粉,是那么细滑,那么闪烁,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9、荡舟在那烟波浩渺、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使人感到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感受。
我陶醉在这没有粉饰的质朴圣洁的美中,想放声高歌,又怕破坏了这和谐的气氛。
于是索性支起双桨,躺在小船上,任湖风轻拂我的脸颊,任碧波拍打船弦,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
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
10、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这如画的景色中,他们都是做着一个朦胧的“江南梦”。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来不著万斛船,一苇渔舟恣奔快。
”太湖的美景像一杯绿茶,自然清新;太湖的美景像一段丝绸,绚丽光洁:太湖的美景像一幅画卷,描绘出她的幽静,描绘出江南的别致…
二、赞美太湖的句子有哪些?
①
1,《太湖恬亭》 宋代 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山涵幽树鸟相依。译文:栏杆靠近着溪水绿叶遮蔽着,溪水河岸由高到低的消失在翠叶中。独自一人在断桥上看着落日,山林幽静小鸟相依在树上。
2,《月夜阻风,泊舟太湖石塘南头四首》 宋代 杨万里万里青天一轮月,三更雪浪太湖春。若教白日来经此,不见新熔万顷银。译文:万里青天上挂着一轮明月,太湖的春色迎着晚上的雪浪。如果白天经过这里,白雪就已经融化成了万顷银水了。
3,《太湖》 明代 胡缵宗傍海月生潮不出,缘江路隔水还连。 译文:月亮初升依傍着湖面没有一丝潮水,沿着江面路面相隔,湖水相连不断。
4,《过太湖》 明代 汪衢玻璃万顷水云铺,大半人家住近湖。捕得细鳞才出网,儿童穿柳赌呼卢。译文:湖水万顷像玻璃似的铺在水面,一大半的人家都住在太湖附近。刚捕到的鱼儿刚从湖里捞出,小孩子们穿过柳树打赌呼着是鲈鱼。
5,《太湖秋晚》 宋代 章甫处处橙黄橘绿,家家莼菜鲈鱼。昨夜秋风又起,扁舟谁赋归欤。译文:太湖周围到处是黄黄的橙子,翠绿的橘子,每户人家都是在做莼菜鲈鱼。昨晚秋风有刮起来了,那里的小船是属于谁的呢?
②
1、傍晚时分,西方露出了美丽的晚霞,又红的,有蓝的,有黄的,还有紫的,把太湖装点得分外美丽。行驶的船只靠近了码头,太湖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2、往前走,一片诱人的新绿尽收眼底,那是满池的新荷。荷叶有的平展着圆盘浮在水面上;有的绿伞般在空中摇曳;有的兜着水珠把阳光反射得灿烂夺目;有的长得很高,却未展开叶面,勇敢地挺立着。荷花则多半含苞待放,白中透粉的一朵朵花儿,活像一个个花仙子借着微风,在池中裙袂飞扬,翩然起舞。
3、夜幕降临,太湖边上的渔家灯火陆陆续续的亮了,这时你可以在水上人家边吃饭边欣赏着太湖的夜景。这时的太湖非常平静,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灯火,而小岛也非常的安静,在平静的太湖中就像一颗黑珍珠。
4、有时,太湖像一头脾气暴躁的野兽,看那湖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大风吹动着浪阵,汹涌迸散,不断奏出那部巨湖乐神秘的和弦。漫天的浪花,前仆后继地开在那巨石上,炸裂成无悔的壮丽,然后重聚成蓝色的花苞。
5、已经不是那么令人感到清醒了,午后的阳光把金色撒在湖上,波光粼粼,那湖仍是如此美丽。那一叶叶小舟,一艘艘渔船,在湖面悠悠地浮着。这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透着太湖的端庄秀气,显着太湖的江南风韵。美轮美奂,清新空灵到了极至。
6、我走在太湖山庄的堤坝小路上,吹着湖风,心情格外舒畅,风好象吹到了我的心间。放眼望去,太湖真是一望无垠!我心中真是有万般高兴:今天我来太湖是来对了,太湖竟有这等美色。
7、在平静的沉睡般的湖面上,点点白帆随风荡漾。湖水漾起微波,几条小鱼跃出水面,翻转着身体,跳着“水上芭蕾”,瞬间又潜入水底,湖面又恢复了平静。游轮缓缓前进,驶向太湖仙岛。
8、来到太湖边,湖面一望无际,湖水清澈见底,水草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湖周围是密密丛丛的芦苇,芦苇丛中不时传出一阵阵野鸭的叫声。而湖中央是一个美丽的小岛――天堂岛。
三、太湖诗有哪些?
1、太湖秋夕
唐代: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译文
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
夜是如此地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落下一层微霜。
似睡非睡,似梦非梦,隐隐地感到海风吹过,听到远远的地方有大雁南飞的声音。
2、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
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随天随子一起隐居。可他如今在何处?我独倚栏杆缅怀千古,只见衰柳参差风中飞舞。
3、题岳阳楼
唐代: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岳阳城下的江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独上高楼倚靠着栏杆眺望。
春天,草木的绿色与远处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红波近处,似乎就是国都长安。
岸边山上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哭得凄惨,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还有许多困难。
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4、水调歌头·沧浪亭
宋代:苏舜钦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太湖岸边的景物一片凄凉,明净的湖水环接着洞庭山,浩渺湖泊不见鱼龙的踪影,它们被锁在弥漫的烟雾里。正想起范蠡和张翰的时候,忽然有一只小船载着鲈鱼,迅速驶来,撇开重重波浪。傍晚,暴风雨突扑面而来,只好沿着小洲弯处回航。
胸怀着干一番事业的大志,如今正当身强力壮的年华,耻于投闲置散隐居水乡。为什么壮年时就面容憔悴,容颜变得衰老,白发苍苍?真想在寒冷的潭水中垂钓,但是又担心鸥鸟猜疑妒忌,使鱼儿都不肯游近钓丝旁。还是划着小舟穿过芦荻去,默默地观看湖面浪涌涛荡。
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1、太湖秋夕 唐代: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译文 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
2、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译文 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
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
3、水调歌头·沧浪亭 宋代:苏舜钦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译文 太湖岸边的景物一片凄凉,明净的湖水环接着洞庭山,浩渺湖泊不见鱼龙的踪影,它们被锁在弥漫的烟雾里。
正想起范蠡和张翰的时候,忽然有一只小船载着鲈鱼,迅速驶来,撇开重重波浪,傍晚,暴风雨突扑面而来,只好沿着小洲弯处回航。
4、吴山图记 明代: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
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
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
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译文 吴县、长洲两县的县治,在吴郡的郡治所在地,两县划分境界各自管理。府城西南的众多山冈,都在吴县境内。其中最高的山峰,有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等山。
灵岩山上,春秋时吴国的宫殿的故址就在那儿,还有西施的遗迹。
像虎丘、剑池以及天平、尚方、支硎等处,都是名胜所在地。太湖浩浩淼淼,面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在湖中沉浮,真可以算海内奇观了。
5、湘月·五湖旧约 宋代:姜夔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
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
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
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
暗柳萧萧,飞星冉,夜久知秋信。
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译文 曾在太湖相约,问这一年发生了何事?使我未能如愿,长久辜负了这清美的景色。
太阳落入西山,渐渐听见有人呼唤我,大家悠闲自在地坐在船上。
劳累的渔民大都收网回家了,水鸟按时归巢。
月光下的沙洲一派幽静。
待船行至中流,更加从容舒缓,人们停止摇桨,水面澄清如镜。
谁能唤起湘水女神,摇曳着如烟似雾的长发,拨弄着琴弦,弹奏出幽怨的琴曲。
同游坐客高谈阔论,感叹在座之人,都是风流雅士。
风吹柳枝发出萧萧之声,夜空中星星缓慢坠落,夜深才知道现已经是秋天了。想起家乡的美味,往日的赏心乐事谁会去了解。
四、描写太湖湖光山色的佳句?
1、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多么静的洞庭湖啊,静得像一面镜子;多么绿的洞庭湖啊,绿得像一片草坪。
4、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水是多么美丽,如同白玉盘里放着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令人遐想。
5、啊!洞庭湖的君山是多么雄伟壮观啊!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卫着洞庭湖,好让洞庭湖不受风雨的侵扰。
1、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3、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4、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③
《吴江垂虹亭作》: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人称米南宫。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以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精鉴别,善书画,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有《宝晋英光集》等。
《吴江垂虹亭作》
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
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江南。
破鲈(lú)鱼:如同说“鲈鱼破玉”。鲈鱼,一种淡水鱼,又名银鲈、玉花鲈,主产于吴江一带,吴江有“鲈鱼乡”之称。玉破鲈鱼,形容切好的鲈鱼肉莹洁如玉。金破柑:形容剖开的柑橘灿若黄金。洞庭东西山盛产柑橘,品质较优。“金破柑”,《宋文鉴》作“霜破柑”。
《吴江垂虹亭作》是两首山水诗。
第一首描写了太湖边的美好景色,是写实;第二首则由水天一色的湖光水色联想起织女架起了织布机、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垂虹桥,素以“江南第一长桥”而名闻遐迩,自宋始建之日起,即被誉为三吴绝景。
改建为连拱石桥后,“环如半月,长若垂虹”,“三起三伏,蜿蜒似龙”,其壮丽秀美,更是独步江南。
历史上有百余名名人为此吟诗作画,赞叹不绝。
其中宋苏舜钦“云头艳艳开金饼,水面沈沈卧彩虹”,宋杨杰“八十丈虹晴卧影,一千倾玉碧无暇”,以及宋郑懈“插天虫带虫东玉腰阔,跨海鲸鲵金背高”,世称吴江长桥三名联。
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霜破柑,
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这是北宋诗人米芾吟咏吴江垂虹桥的一首诗。它以富有画意的笔触形象地描绘了这座水波连天、长虹飞渡的古代名桥的宏伟景象。
垂虹桥位于吴江松陵镇东门外,横卧于古吴淞江正源之上(古吴淞江又名淞江或吴江),原名“利往桥”,俗称“吴江长桥”,因桥上建有垂虹亭,故又称“垂虹桥”。
垂虹桥建于北宋年间,它的建造与古代吴江的地理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古吴江就是一个水乡泽国,县城松陵镇位于古吴淞江之滨,镇南即为烟波浩渺的太湖。
吴淞江在松陵东南接纳太湖水东流入海,正如旧志所称:“吴江以南,一望无际,皆太湖之委,松江之始也。
”唐宋以前,这里江面宽阔,水深流急,风高浪大。
古运河在此又借道吴淞江,如遇上天气骤变,则常常翻船溺人,官府漕运屡遭损失,当地居民往来也极为不便。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官府召集民众在江湖之间修筑了吴江长堤,堤东为江,堤西则湖,为了让湖水东泄,就在县城东南留有一大缺口,运河以西、长堤以外仍然风大浪急,日夜无休。
为了保证漕运的通畅以及居民往来方便,修建一座长桥把县城与吴江长堤连接起来已势在必行。
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当时吴江知县李问和县尉王庭坚募钱百万兴建长桥,次年6月桥成通行。
当时桥长1300多尺,西北-东南走向,砖木混合结构,桥面铺砌青砖,双边萦以修栏,用木万计,桥中心比较宽阔,建亭名垂虹,桥下85孔互相联缀。
垂虹桥上临波涛万顷的太湖,远远望去,犹如中流砥柱,屹立于洪涛之中。
波光桥影,远山近芦,苍茫如画,成为绝景。
桥成以后,舟楫免于风波之险,徒行者晨往暮归,皆为坦道,十分方便。
宋元时期,太湖之水从桥下浩荡东流,垂虹桥便成为吴淞江的咽喉,为数众多的桥孔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吴淞江浪涛之险,所以宋代曾有“松江未过不愁,过了垂虹百不忧”的诗句。
垂虹桥建成以后,便成了文人雅士们的游览胜地,历代文人途经垂虹桥无不吟诗作赋。
不少诗人登临桥上,南望波涛汹涌、水天一色的太湖,触景生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垂虹桥也随之名闻天下。
北宋诗人张先曾为吴江县令,有诗云:“桥南水涨垂虹影,清夜澄光合太湖。
”南宋著名文学家姜夔途经垂虹桥时,留下了“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萧。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的佳句。
王安石、苏轼、米芾、杨万里等宋代名家都以登临垂虹桥,面对万顷太湖,远眺洞庭诸山,品尝鲈脍为乐事。
垂虹明月,松江鲈鱼,钓雪晴沙,足使历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由于木桥易腐,加之常遇兵燹,长桥屡遭毁坏,因此垂虹桥自建成后,几乎每年都要维修,桥孔也时增时减,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竟多达99孔。
到了泰定二年(1325年),吴江州判官张显祖以石易木,下开62孔,桥孔为弧形联拱式结构,并在东西两桥堍各立巨大石狮一座。
到了至正十二年(1352年),吴江监州那海又重修垂虹桥,并亲书隶体“垂虹”两大字悬匾于亭。
此后世皆称垂虹桥而不称利往桥。
明永乐二年(1404年),吴江知县蒋奎又用石砌面,双边冀以双层石栏,栏杆上雕刻有狻猊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邑人包咸等人出资重修垂虹桥。
由于城市闾井变迁,淤滩封占障塞,到了民国四年(1915年)夏,官民又积资重修此桥,但此时桥孔之数仅存四十又四了,不过它一头连接东门城墙,一头直通郊野,水波连天,仍然壮观。
解放后垂虹桥尚可见37孔。
垂虹桥在历史上已显示出它的作用。
然而,由于河道淤塞,改道频繁,特别是在明清之际,东太湖淤浅迅速,吴淞江正源北移,垂虹桥下已不是太湖东泄的主要通道,桥孔逐渐被泥沙所堙塞,流水不畅,长桥南北逐渐淤涨成田。
明清两代在疏浚吴淞江的同时,虽然对桥洞多次疏浚,但终不能恢复其旧观。
解放后,此桥曾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未作认真保护。
由于长年失修,1967年5月2日,垂虹桥先是倒塌一孔,但无人敢问。
在那动乱的年代,有谁还顾及这毫无“政治价值”的古桥呢?于是一夜之间,基余桥孔都接连倒塌,古桥石块则被附近居民和单位擅自挪用,如今只有东西头尚残留七八个桥孔。
久负盛名的垂虹胜景现在几乎荡然无存,只有前人留传下来的诗文还能使后人思想起当年的景况。
正是:垂虹桥影虽无踪,名十诗文照汗青。
垂虹桥历经宋、元、明、清,至1967年塌废,前后存在了920年。论其结构与今苏州宝带桥相似,然而桥身之长,孔数之多,修葺之频繁,在中外建桥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正如当代桥梁设计大师茅以升所言:“吴江垂虹桥与河北赵州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同为我国古代有名的桥梁。”
垂虹桥倒塌处现辟为垂虹遗址公园。
五、描写太湖山水诗词?
描写“太湖山水”的诗词有:
1、宋·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昨夜毗岚撼山岳,七十二峰俱倒卓。太湖万顷涓滴无,黄叶乱飘星斗落。
2、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中秋全景属潜夫,棹入空明看太湖。身外水天银一色,城中有此月明无。
3、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西风簇浪花,太湖连底冻。冷照玉奁清,一片无瑕缝。面目分明,眼睛定动。不墯虚凝裂万差,漆桶漆桶。
4、宋·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邬那青青处,山高云半垂。面面栽荆棘,游人到者稀。寥寥五十载,昨是今何非。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
5、宋·毛并《水龙吟·渺然震泽东来》
渺然震泽东来,太湖望极平无际。三吴风月,一江烟浪,古今绝致。羽化蓬莱,胸吞云梦,不妨如此。看垂虹千丈,斜阳万顷,尽倒影、青奁里。
追想扁舟去后,对汀洲、白萍风起。只今谁会,水光山色,依然西子。安得超然,相从物外,此生终矣。念素心空在,徂年易失,泪如铅水。
六、鼋头渚的充山隐秀的句子
淅淅沥沥的小雨洗去了尘霾,浇息了炎热,给无锡太湖鼋头渚景区带来一派清新,翠绿的叶、五彩的花被濯的更加艳丽,漫步在雨中,细细的品味着朦胧中的湖光山色,如入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