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一直在看由湖南卫视和潘礼平团队联合出品的育儿综艺节目《谁知盘中餐》。
节目中让一群大都市年龄在5--13岁的二胎孩子们一起走进乡村,离开爸爸妈妈的照顾,在农村自力更生为期一周生活,节目紧紧的和当下厉行节约的主旨相联系,通过孩子们自己生火做饭、田间插秧等劳动等来亲身感受粒粒皆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
不得不说,这档节目的教育意义既生动又深刻。带动屏幕前的孩子们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学会感恩。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和厨房做饭,就是两个平行世界,风马牛不相及。
事实上,厨房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最简单的生活技能,蕴藏着最深刻的人生哲理,从食材中开始领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活态度。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曾形象地诠释了做饭对孩子的益处:
“动手做饭跟做实验一样,可以训练一个人的专注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难想象那些只会念书连煎蛋、煮蛋都不会的孩子,会懂得怎么做实验。”
很多发达国家都重视“厨房教育”,做饭是学生的必修课。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一书中介绍,芬兰学生每天到校,第一件事情不是学习,而是动手为自己做午餐。
在日本,电视台开设了专为儿童学习的烹饪节目“一个人也行”,一些民营机构还开办起儿童烹饪学校。
在英国、丹麦、新加坡等国家,做饭也是很多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这些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厨房教育”?让孩子早早熟悉厨房,好处真的太多了。
独立生存的能力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个曾火爆全国的魏永康。13岁时以总分606分的高分考进全国重点大学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以全系总分第二的成绩本科毕业,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然而,学业还未及一半,在他20岁那年,却被劝退回家。
一个从小就成为别人家孩子的神童,却在20岁时遭遇了滑铁卢。
为什么会这样?
中科院给出的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
也就是说魏永康虽然学习一流,但是20岁的他竟然没有任何生活能力,无法独立照顾自己,从而被迫退学。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在学习,其他一切都没有学习重要。
从小他母亲事无巨细地照顾着他,包括每天早晨都会给他挤好牙膏,给他穿衣服,离开母亲,他就是生活上的白痴儿……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魏永康母亲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甚至害了魏永康。
魏永康的经历,让她母亲痛定思痛,后来她幡然醒悟,她重新学习着做母亲,将20多岁的儿子当做蹒跚学步的婴儿,带着他重新“成长”。
她手把手地教他洗衣做饭、料理家务,教他照顾瘫痪的父亲。
现在的魏永康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中年人,娶亲生子,在一家软件公司上班。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说过一句话:
“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必须要学会做人,才有资格谈论其他。
我们教育孩子,是让他们先生长,再生存。
可成长的正确轨迹从来都是:先生存,再生长。
应采儿曾经发过一个微博,照片上的Jasper正在兴致勃勃地做着披萨。
应采儿不失时机地说:“妈咪不需要你学会下棋画画弹琴,但是希望你会做饭。”
《谁知盘中餐》节目中孩子们在买蔬菜、择菜、洗菜、切菜、炒菜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生活的自理能力,还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数学、科学、哲学、时间管理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他们掌握了从课堂上根本没法接触到的知识。”
例如,节目中,每个孩子的生活费是10元,孩子们就得根据预算,计算食材的价格和购买数量,这是对孩子运算能力的培养。
孩子获取知识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用双手去感知,动手去做事。
所以,会做饭的孩子,离开父母依然可以活得很好,会把自己照顾得很好,这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食物可以传递爱
台湾作家蔡颖卿在她的书《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告诉我们,食物是爱,至少,食物使爱变得丰盛,滋养我们以为平凡无光的生活。
一顿在家做的美味佳肴,拥有着可以抚平人心的力量。
亲手做的一餐一饭,有一种平实稳固的味道,经得起细细咀嚼、值得我们用心领会。
食物里,包裹着几代人流传下来的情怀。幸福的家庭,都离不开一个热气腾腾的厨房。
《谁知盘中餐》中彤彤的脚扭到了,医生建议她在一边休息,但是她为了让自己的妈妈吃到最爱的汤时,她忍着伤痛给妈妈做饭。
我们看到彤彤这样不辞辛苦的做饭,彤彤的妈妈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彤彤给妈妈做的这一餐饭中,并不是简单的一餐饭菜,而是包含着自己对父母深深的爱。
还有非常可爱的混血儿李奥利和李帝利两兄弟,也是通过食物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手足之情。
弟弟爱吃螃蟹,因为生活费有限,哥哥没有给弟弟买到他爱吃的螃蟹,后来哥哥偷偷去集市卖掉西红柿换取螃蟹️,亲自剥开喂他吃,让弟弟离开父母以后还能得到哥哥如此般的宠爱。哥哥因为爱弟弟,所以才会想尽办法的给弟弟做他喜欢吃的食物。
螃蟹只有两只,弟弟选择吃了一个小的,把大的留给了妈妈,什么是爱?这就是爱,我把我最爱吃的,留给最爱的妈妈,好吃的东西一起分享。
小暖男的举动,也是把李妈妈感动到流泪。
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卢梭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感恩父母的付出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修课,而现实生活永远是最好的教科书。
孩子们通过自己生活做饭、田间活动,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不容易,就像李帝利所说的:
“吃饭很容易,吃到饭就很难。”他从而更加感恩父母对自己的照顾和付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孩子们插秧、赶鸭、晒谷、下水捕鱼、给父母做一顿饭这些活动中,孩子们都得到了迅速的成长,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内心感悟:
米是脚踏泥巴、手握稻穗一粒粒换来的,收获每一粒谷子就要流一滴汗……
曾有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
妈妈查出了宫颈癌需要立即住院治疗,22岁的孩子最发愁的不是妈妈的病情,竟然是谁给她做饭!
到了中午,孩子打来了电话,不是关心妈妈的病情,而是问妈妈,自己中午吃什么?
心理学曾指出:一个人只有在被需要和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进而感悟爱并产生责任感。
爱干家务会做饭的孩子,更懂得换位思考,体察家人的不易,从而激发出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变得更有担当。
写在最后
蔡少芬说过:“做饭是最简单的锻炼,但其实柴米油盐也是一种成长和修行。”
孩子的未来不仅需要琴棋书画诗酒歌,更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文化知识,还有一种更重要的能力叫做生活技能。
那个感动了500万人特殊的故事《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
得了癌症的妈妈千惠一直再思考:“如果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那我最想给孩子留下的,究竟是什么?”
不是钞票、房子和车。
千惠说:
“做饭这件事和生存息息相关,我要教会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务。
学习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体健康,能自食其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
如果说吃吃饭,是人生第一大事。那么做饭,应该是妈妈要教会孩子的第一大事。 教孩子做饭,就是教孩子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