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有多少老公愿意回家当爸爸,下面小编就用2623个字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估计阅读需要7分钟!
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
川爸一直说想做个全职爸爸,陪她长大,带她到处看看世界,可惜作为家里的经济支柱,他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生孩子前我们商量过,不管多忙多辛苦,至少能保证一个人多陪陪孩子,权衡之下,这几年,我放慢了工作的节奏,虽然乐在其中,但对自己热爱的事业却有些遗憾。如果川爸能接过这把枪(带孩子不像打仗),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一定会支持的本来,如果把婚姻比作经营公司,夫妻双方就是平等的合作伙伴,谁主谁事,谁主谁事,谁是全职妈妈还是全职爸爸,就应该尽量实惠,而不应该被性别差异所束缚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作者是@喵姐,她是一家全国性新闻机构的资深编辑。她的工作是在(懂)时事评论上写很多高(见)大(不),当了妈妈后,她就成了各种和她有关的新闻的专业评论员(八)。
生完孩子后,很多人会选择做全职妈妈,而爸爸们总是被诟病错过了孩子的成长,更别说愿意回归家庭撑起半边天了。
但是也有人正直地为他们的妻子和孩子成为全职爸爸,但那是别人的丈夫......
这几天,有个帖子刷遍了《瞬间》:舍不得老婆放弃热爱的事业,31岁重庆人何先生辞职在家专心做全职奶爸,看到各位妈妈朋友的各种羡慕嫉妒恨,纷纷转发给我老公“学习”。
在家带娃的何先生
何先生曾经在机械行业工作,收入稳定,妻子是甜品厨师。"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当她忙起来时,她不能照顾孩子,我不忍心让她辞职。"何先生干脆辞职把孩子带大。他说。
男人的事业可以重头来过,女人的精力也就那么几年;而且,带孩子不只是女人的责任,男人同样关键;孩子的童年也就那么一次。
遇到这么善解人意的老公,老婆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地球!网友纷纷为为什么先生声援,称他是重庆好爸爸。
我特别留意了下,原帖下面点赞最高的留言都跟“钱”有关:
首先,妻子的工资必须能够支撑家庭的正常开支,否则,就没有然后了......谁赚的多,谁就养家,没问题!
我也非常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何先生妻子的收入肯定不低于何先生。
事实上,全职奶爸对我们80后并不陌生,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认同并接受这个非常规的职业,不仅在中国如此,在世界各地也是如此。
来看看下面这组统计数据:
英国的全职父亲数量从1993年的11.1万人上升到2013年的22.9万人。澳大利亚的全职父亲数量在过去10年中翻了一番,现在已经超过了10.6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继续上升。新加坡现在有超过1万名全职父亲,是十年前的三倍。1989年,美国大约有100万名全职父亲。到2014年,这个数字翻了一番,达到200万。
许多媒体和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家庭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经济共同体,谁出去工作,谁在家带孩子,都应该遵循优化家庭资源配置的原则。
简单来说,那些更擅长赚奶粉钱的人出去工作;那些愿意照顾孩子的人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家陪孩子。家庭角色如何划分更多的是由经济因素而不是性别因素决定的。
说说我的一位朋友吧,他就由于经济原因主动选择做全职爸爸。
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广告文字撰写人,“怀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发展不太理想,工作一年后就辞职了;妻子在一家外企做销售,收入不菲;朋友们除了做自由撰稿人,写广告赚点小钱,悲哀地发现自己没有其他长处。
在权衡和最大化家庭利益后,夫妻俩最终选择了女主外男主内的模式,“我们的家庭没有内外之分,一切决策都建立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其实只要观念转变,男人也可以做家务,带孩子,在家有所作为”,朋友的老婆还是很肯定他会做全职爸爸的。
当然,朋友的生活状态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有很多前提条件:比如家庭前期的财富积累,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同情,以及朋友内心的强大。
但他的故事对我最大的启发是:生活不应该是多么实惠的吗?
原因不难理解,但传统观点不易改变。许多休完产假的母亲都在考虑是否要全职照顾孩子,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本身就充满了强烈的性别歧视?
对于全职来说,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一对夫妻在有了孩子之后,是否需要长期安排一方伴侣在家担任全职角色,全职角色可以是女性,也可以是男性,但由于中国根深蒂固的父权思想,全职工作的范围自然仅限于女性。
家庭成员的分工和角色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整个社会对“好父亲”的标准难道不是在潜移默化中变化的吗?
此前,舆论对“好爸爸”的定义更倾向于男性的事业成就,但对履行家庭责任的要求很少。
如今,男性除了经济供给能力外,还需要在家庭琐事和育儿方面有较高的参与度,才能被称为"好爸爸"。
林志颖就是被公认的“中国好爸爸”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女性职场地位上升导致家庭内部权力结构变化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一味要求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妻子放弃事业回归家庭,既不是经济理性的最佳选择,也不是对女性的尊重和不公平。
在一个可持续发展、潜力十足的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分工必然取决于个人事业的发展,谁能成就一番事业,谁就进入了自己的事业。
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如果一个男人根本没有事业,只是一个家庭厨师,他可能要承担比全职妈妈更大的压力和风险。
我看了一档育儿真人秀节目,让几个爸爸互换角色,把老婆换成全职爸爸10天,刚过3天,爸爸们已经元气大伤,叫苦不迭。
其中有一位爸爸的话,给我的感触最大:
他说,看着宝宝在家感到疲惫、失落、无序是小事,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传统)男人,实在受不了全职爸爸的生活,缺乏自我认同和内心的平静,所以不可能愿意做好这份工作。
我的模范全职爸爸朋友也坦言,虽然很荣幸能陪伴孩子成长,但他的“转行”并不容易,面对冷言冷语和不理解是肯定的。
更有礼貌的人会对你微笑,不礼貌的人只会说:‘你看的书都浪费了!’扫地、洗衣服、换尿布、母乳喂养,每天都是一样的,那对我们男人来说是最困难的,所以(相比全职妈妈)它的压力是不一样的。"
长期的全职身份真的很考验一个人的心理建设能力,妈妈们已经为决定是否全职回家而撕破脸了,更不用说总是以大老爷们自居的爸爸们了。
正因如此,能够把家庭利益放在第一位,敢于打破传统偏见的父亲才如此难能可贵。
我想,不管你选择做全职妈妈还是全职爸爸,不管外界环境如何,都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努力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强大。
这也是为什么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如此重要,因为只有拥有了独立的人格,才能在成长过程中不受社会偏见的影响,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推荐阅读:
我们的爸爸,还真该跟这些鸟类爸爸学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