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经典语录 五月五端午节的句子,五月粽香情浓经典语句?

五月五端午节的句子,五月粽香情浓经典语句?

艾草青青,粽香浓浓。情思飘飘,思忆绵绵!最是一年端午香!在这个飘香的节日,每座城,每颗心里,都溢满了浓浓的端午节味道。这是记忆中飘香的端午,放在心里溢满了馨香,今儿把艾香散飞,凝成一只粽子,化作漫天的思念。

青青艾香飘端午,浓浓情思粽是情。此情此景九州同,万家欢乐乐万家。

粽香总会如期飘荡在五月端午这一天。无论风雨,不管磨难,祖祖辈辈怀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打大鼓!

五月五,端午节,

外婆叫我去做客。

舅母叫我包粽子,

舅舅叫我编竹船。

竹船好,粽子多,

粽子坐船飘过河。

飘过河,干什么?

把屈原爷爷救上河。

大河里,船连船,

外爷带我看龙船。

龙船长,龙船多,

比起赛来像穿梭。

他拍手,你唱歌,

我喊号子真快活。

儿歌1.

端午节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儿歌2.

端午节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儿歌3.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儿歌4.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儿歌5.

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彤彤。

儿歌6.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儿歌7.

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锣鼓,一二三四五,你划龙舟我打鼓。

儿歌8.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

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儿歌9.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儿歌10.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

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儿歌11.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qiāo)锣(luó)鼓,端午习俗(sú)传千古。

儿歌12.

五月五,是端阳,满树满街包粽忙,粽叶宽,粽梭长,包起四角不四方。大米江米白如雪,艾叶箬(ruò)叶绿油油。

五月五,端午到,赛龙舟,真热闹。

吃粽子,带香包,蚊虫不来身边闹。

大端午节是端午节另外的一个时间,在我国的一些省份,端午节分为大端午和小端午,大端午是有一些地方才过的,而小端午就是我们俗称的端午。

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

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还有,在屈原故乡秭归有三个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

秭归人从农历四月底就开始忙碌:泡糯米,杀鸡鸭、扫庭院,备锣鼓,修龙舟……到了五月初五头端阳这天,人们开始包粽子、煮鸡蛋、吃大蒜、喝雄黄酒,还采来白艾和菖蒲用红纸条扎成束后悬于门前。

到了农历五月十五这天,各家各户备下佳肴接女儿、女婿回家同享,俗称“过大端阳”,这期间的重头戏包括划龙舟、投粽子、办诗会,这种热闹的节日气氛一直持续到农历五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末端阳”,前后长达20天。

为什么那一带的湘西人过五月十五大端午?据说原因有二:其一:纪念屈原。

屈原名篇《涉江》有以下文字:“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因此,辰、溆一带的湘西人视屈原为半个乡人。

当年,屈原过鄂渚(湖北武昌)、入洞庭、溯沅水、经枉陼(湖南常德武陵)、至辰阳(湖南辰溪)、入溆浦,不久又下沅江、入洞庭、渡湘水,到了长沙附近的汨罗江,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大概是公元前278年,屈原当时约62岁)。

噩耗传到湘西,已过十来天,所以湘西一带的端午节比别的地方迟10天。

其二:战争使然。

据传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武威将军刘尚带兵征湘西,全军覆没。

在朝廷无将可使之际,年逾六旬的伏波将军马援主动向汉光武帝刘秀请战(“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和“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都是马援的名言)。

马援举兵之时,正值农历五月初五,士兵面带难色,马援厉声说:“端午佳节,蛮酋必醉,进可成功。

今日乃小端阳也,后将与诸将过大端阳。

”当即进兵,果然守兵过端午喝得酩酊大醉,毫无防范,马援因此势如破竹,不几日便降服了湘西一带。

五月十五日这天,马援杀猪宰羊,犒劳将士。

自此,湘西一带就过五月十五大端午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a202204051610239ec8zu-0.html